汉口北二人转

古汉语是如何转化为现代汉语的?
1个回答2024-02-17 04:20
历史是发展的,一切都随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而发生着变化。汉语也不例外,而且还将不停地发展下去。现在社会上不断出现新词(网络词汇最为显著),与此同时,一些原先比较流利的词不断淡出主流或已遭弃用就是明证。
在古代口语里说的不可能是白话文,因为白话文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但说的也不会是文言文,因为文言文是古时的书面语,是古时文学家们提炼的语言。古代口语里说的应是较文言文要浅显、直白、通俗得多的大众语言,不过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是比较生涩的。由于那时没有音像材料,我们现在很难(几乎不能)得到古时口语的准确情况。即使古文里的对话,也是经过文学家们的提炼,面呈已非原汁原味。
至于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的字为什么会意义不同,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涵盖的。不过主要还是社会因素起决定作用。随着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频繁,逃往的区域不断扩大,就存在一个相互同化的问题,即语言不断接近,都是保留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所改变,这是一个长期的永不停息的过程,日积月累变化也就大了;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也决定语言的变化,而且更明显。
总之,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决定的语言的演变,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的字自然会意义不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存在的继承,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发展,若干千年后,我们的语言也将变得生涩难懂。
古汉语是如何转化为现代汉语的?
1个回答2024-02-11 23:51
其他回答:我们说的古汉语,其实在中古前确实是记录人们口头说话的语言。但是在中古之后,(我们这里指的是语言学的时间划分,中古即指隋唐时期),书面语和口头语就渐渐地分离了,当时的文人为了追求古风,特意在作文或者记录一些事情的时候用古代的语法和汉字,说白话的老百姓又不会写字,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的白话语言不能流传到现在的原因。 我们知道,在宋代,元代的时候,市井艺术开始兴起,我们知道的有元杂剧,勾栏瓦舍,我们会发现元杂剧我们基本上能读懂,而不是像一般的文言文那样晦涩。我在翻元史地方志的时候发现,其实元代官方用的文言文和前面的朝代没有什么区别。这就说明元杂剧真切地记录了元代的白话。 古代口语也分阶层,士大夫阶级肯定说的是文言文,但是不保他不和家中的佣人说白话,老百姓们,显而易见,是站在语言发展的最前端,说白话文是肯定的了。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征之一就是单音节词占优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用两个字表示的词在古代大多数使用一个字表示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的变化,人的智商的提高,要用有限的字代表日益增多的事物,就必然会造成一些字、词改意或者多意,一旦词义产生引申,就有可能偏离当初造字时的本意,以至于最后可能与本意相差甚远,因此才会有古今意。 当然,也有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民族融合造成语言的变化,这就是语言学家要研究的了。 不知道这样说你是否能明白一点。
东南西北方向转呀转儿歌?
1个回答2024-02-04 12:11

太阳出来暖洋洋, 背起书包上学堂, 不迟到,不旷课, 老师教导记心上。 面向太阳认方向, 前面东来后面西, 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南北我不忘。 注:面向太阳“日出——右手是南;日落——左手是南。”

天气预报中的北转南风或者南转北风怎么理解的呢
1个回答2023-05-07 18:58
就是挂旋转风。
武汉话是北方方言?
1个回答2023-02-12 20:35
武汉话就是北方方言
老汉开车去东北 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3-09 18:47
老汉开车去东北 这首歌的歌名叫《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歌名: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歌手:雪村
发行时间:2001-08-01
发行公司: 京文唱片
所属专辑:音乐评书之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作曲 : 雪村 演唱:雪村
作词 : 雪村 演唱:雪村
歌词:
老张开车去东北
撞了
肇事司机耍流氓
跑了
多亏一个东北人
送到医院缝五针
好了
老张请他吃顿饭
喝得少了他不干
他说........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
俺们那嘎盛产高丽参...

俺们那嘎猪肉炖粉条...
俺们那嘎都是活雷锋...
俺们那嘎没有这种人...
撞了车哪能不救人...
俺们哪嘎山上有珍蘑...
那个人他不是东北人 ...
翠花 上酸菜
二人转:东北
1个回答2024-02-12 22:17

C

你喜欢的东北二人转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0 01:44

我最喜欢的二人转是小沈阳的二人转,表演的非常搞笑,还有赵本山的一些二人转也非常有意思,每年春晚我都会守着电视看赵本山的二人转。

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走场类曲艺、地方戏,是广泛流传于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的戏曲形式,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风柳、春歌、半班戏、双条边曲等。二人转融合了东北秧歌、民间说唱莲花落、戏曲、东北民歌、笑话、杂耍等曲艺形式,大约有察塌信300年的历史。说白了,二人转和河南豫剧啊、河北梆子啊,都是一种地方戏曲的形式罢了。

二人转是本衫袜山大叔让全国观众了解了东北的幽默和乡间地头的喜剧形式。二人转只是一种戏曲形式。二人转绝不等同于东北的小品、幽默剧。只是,因为本山老师太出名了,而他又是一个二人转演员出身,所以,人们容易将本山老师和二人转画等号。东北人习惯了自黑,也擅长调侃自己来娱乐大众,二人转本身并不搞笑,它只是习惯用一种夸张的、并带有一种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形式来展现一段故事罢了。

小沈阳早期学的是传统二人转,不是现在大家经常看到的那些搞笑为目的的二人转,是包公断案西厢记这类的传统曲目严肃题材,但这种戏爱看的人太少,于败轮是小沈阳不得不走上扮丑搞笑之路,这方面他确实很强,我是从春晚上《不差钱》才认识的小沈阳,当然他也是从这部作品从而一炮走红,我觉得他演戏方面应该是有潜力的。

观点粗糙,欢迎评论、互动。

二人转:东北
1个回答2024-02-29 08:17

B

解析:

该题目考查一些剧种的流行地域,正确的是B。A晋剧在山西、内蒙古一带流传,梆子盛行于北方,京剧主要是在北京。

东北二人转有什么角色
1个回答2024-03-12 13:25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