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天仙配黄梅戏经典唱段
1个回答2024-03-17 15:32

黄梅戏《天仙配》的经典唱段是《夫妻双双把家还》。

《夫妻双双把家还》是一首黄梅戏的经典曲目,故事讲述,董永家贫,父亡,卖身傅员外为奴三年,得资葬父。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最小的七仙女钟情于董永,只身下凡,与其结为夫妻。为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日;七仙女邀众姐相助,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夫妻双双回转家门。

此时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震怒,令其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仙女无奈,忍痛泣别,留下千古憾事。《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移植自青阳腔,经历代艺人的表演加工而具本剧种特色。

黄梅戏《天仙配》介绍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卖身》,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黄梅戏的保留剧目之一,是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

1952年班友书等改编了《路遇》一折,将董永由秀才改为农民,将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为“思凡下嫁”;1953年陆洪非改编了全本,形成了《卖身》、《鹊桥》、《路遇》、《上工》、《织绢》、《满工》、《分别》七场戏;后来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磨合定型为始于《鹊桥》,终于《分别》的六场次。

经典的黄梅戏选段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9-04 20:55
《女驸马》、《夫妻双双把家还》、《打猪草》等等隐掘信,你还灶轮可以尝试听听安徽地方的黄梅小调,经典的散森是《摘石榴》
黄梅戏著名选段
5个回答2023-10-21 05:16
一、《天仙配》选段:1、天宫四赞;2、飘飘荡荡;3、路遇;4、满工;5、猜碧分别;
二、《女驸马》选段:1、绣楼独叹;2、花园穗枣举会;3、中状元;4、洞房;5、眉清目秀美容貌;
三、《牛郎织女》选段:1、果然喜从天上降;2、架上累累悬瓜果;3、三年岁月浓如酒;
四、《小辞店》选段:1、花开花放;2、喊一声蔡郎哥;3、舍不得;4、一见店姐心如刀绞;
五、《梁祝》选段:1、十八相送;2、望你望到谷岩卜登场;3、英台描药;4、山伯描药;
六、《孟姜女》选段:1、十二月调;2、梦会;3、哭城;
黄梅戏选段《谁料黄榜中状元》说的是一则怎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0-31 07:33
冯素贞中状元的故事
黄梅戏游园惊梦选段寻梦简谱
1个回答2024-03-15 21:58

寻梦简谱:

游园惊梦分五段:

第一,游园。

第二,惊梦。

第三,寻梦。

第四,写真。

第五,离魂。

黄梅戏天仙配歌词
1个回答2024-03-16 17:42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今日回家身有喜, 笑在眉头喜在心里,娇儿生下地两眼笑眯眯,董郎欢喜我也欢喜,谁人不夸我好夫妻。

董永: 娘子不能把我丢,

董郎夫  娘子妻啊!

午时三刻就要到,

拼死我也不放手!

来年春暖花开日,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不怕你天规重重活拆散,天上人间心一条,天上人间心一条。

钟声催得众姐姐回宫转,我再把我再把董用永看一番。

卖身葬父去受苦,再回寒窑待何年。

我看他忠厚老实长得好,身世凄凉惹人怜。

他那里忧愁我这里烦闷,他那里落泪我这里也心酸。

七女有心下凡去,又怕父王戒律严,我若不到凡间去,孤孤单单到何年。拜谢大姐好心肠助我下凡赠难香辞别大姐到人间去,

但愿她夫妻恩爱日月长。

霞光万丈祥云开,飘飘荡荡下凡来,神仙岁月我不爱,愿做鸳鸯比翼飞,愿做鸳鸯比翼飞。

拓展资料

《天仙配》是中国古代神话爱情故事。原作是民间流传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庆市文化馆的班友书第一次改编,其中《路遇》一场参加第一届华东戏剧汇演,获大奖。

班友书的改编把民间冗长的本子改为七场,改七仙女受命下凡为主动下凡,改董永书生为劳动人民,改傅员外傅善人为恶霸地主,总之删繁就简,形成现在《天仙配》本子的基本框架。班友书是解放前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擅长古典诗词,改编《天仙配》时,用古典诗词重新填写了许多唱词,奠定了现代《天仙配》的基础。

后来陆洪非借走班友书的改编本,在此基础上再次改编,但基本没有超出班友书已经打好的框架。




黄梅戏天仙配歌词
1个回答2024-03-22 07:10

天仙配

文:云中鹰

董永卖身葬父  孝心感地动天

七握掘女动心爱怜  喜结恩爱良缘

玉帝一声令下  天兵天将下凡

董郎妻离子散  携儿追妻天边

银簪划破黑暗  银河风雷电闪

槐荫老人误言  百日好合荒诞

鹊儿架起彩桥  七月七日相见

牛郎星男儿汉  织女星诉思恋

千古传说不变  流芳百世人间

世人羡慕神仙 段迟核 茶余饭后美谈

扩展资料:

《天仙配》是中国古代神话爱情故事。原作是民间流传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庆市文化馆的班友书第一次改编,其中《路遇》一场参加第一届华东戏剧汇演,获大奖。

班友书的改编把民间冗长的本子改为七场,改七仙女受命下凡为主动下凡旦握,改董永书生为劳动人民,改傅员外傅善人为恶霸地主,总之删繁就简,形成了《天仙配》本子的基本框架。班友书是解放前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擅长古典诗词,改编《天仙配》时,用古典诗词重新填写了许多唱词,奠定了现代《天仙配》的基础。

平调《天仙配》又名《张七姐落凡》、《百日缘》。故事改编自明传奇《织锦记》。由王昌言、李庆番整理改编,张光、王文德导演,武安县人民剧团首演,秦崇德饰董永,李秀奇饰张七姐。参加1954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戏曲音乐二等奖,秦崇德获演员三等奖。

黄梅戏《天仙配》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26 12:16
叙说天上七仙女倾慕人间而下凡,对勤劳善良却穷困潦倒的董永由同情至钟情,在槐荫树下结为伉俪。正当他们在天宫姐妹的帮助下,完成董永的雇主傅员外的苛刻要求后 ,玉帝却强令七仙女即刻回天宫
黄梅戏天仙配歌词
1个回答2024-03-28 10:31

天仙配

文:云中鹰

董永卖身葬父  孝心感地动天

七女动心爱怜  喜结恩爱良缘

玉帝一声令下  天兵天将下凡

董郎妻离子散  携儿追妻天边

银簪划破黑暗  银河风雷电闪

槐荫老人误言  百日好合荒诞

鹊儿架起彩桥  七月七日相见

牛郎星男儿汉  织女星诉思恋

千古传说不变  流芳百世人间

世人羡慕神仙  茶余饭后美谈

扩展资料:

《天仙配》是中国古代神话爱情故事。旦握原作是民间流传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庆市文化馆的班友书第一次改编,其中《路遇》一场参加第一届华东戏剧汇演,获大奖。

班友书的改编把民间冗长的本子改为七场,改七仙女受命下凡为主动下凡,改董永书生为劳动人民,改傅员外傅善人为恶霸地主,总之删繁就简,形成了《天仙配》本子的握掘基本框架。班友书是解放前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擅长古典诗词,改编《天仙配》时,用古典诗词重新填写了许多唱词,奠定了现代《段迟核天仙配》的基础。

平调《天仙配》又名《张七姐落凡》、《百日缘》。故事改编自明传奇《织锦记》。由王昌言、李庆番整理改编,张光、王文德导演,武安县人民剧团首演,秦崇德饰董永,李秀奇饰张七姐。参加1954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戏曲音乐二等奖,秦崇德获演员三等奖。

对花选自黄梅戏什么
1个回答2024-04-08 14:48

对花选自黄梅戏什么回答如下:

《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

对花:

我国北方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小调。歌唱者以互问互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比赛智能、传授知识、娱乐游戏。它的演唱形式多样,有的用乐器伴奏,有的甚至伴以锣鼓边舞边歌。

歌曲多采用分节歌形式,十二段词,每段唱一个月的内容,问、答各一句,不断交叠,句幅渐紧,更替渐密,越唱越热烈。每段唱词只有两句,如问:“正月里来开的什么花?”

答:“正月里开的是迎春花。”以下就是大段的衬词。有相互称谓的“哥哥呀”“妹子呀”,有嬉戏、逗趣的“得儿呀”,有模仿锣鼓的“七个隆冬、八不隆冬”等等,十分热闹。

河北、陕北、河南、辽宁等省都有各自较典型的曲调。此外,东北、华北地区还流行“反对花”,即以十二月对起,倒推至五月,也颇具特色。

《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其唱腔属于“花腔”,即民间小调。节拍灵活,曲调明快流畅,生活气息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歌色彩鲜明。

《对花》是以花为主题的问答式对歌,各种各样的花作为艺术符号,被置于唱词之中,即景设喻,借花抒情,引起对美好生活的联想。作品中保留着较多的口语和方言,比较典型的如“么”代“什么”,“么用处”“么杆子么叶”,都是安徽安庆方言。

语言的地方色彩增添了作品的乡土气息。“得儿喂,得儿喂的喂上喂”等衬词,使作品既具有民歌的风味,又创造了更多表演空间。两个主人公利用衬词所做的风趣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