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三齐名的二人转演员

二人转演员‘魏三’的老婆?
1个回答2022-08-26 02:18
是东北那噶的
魏齐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20 20:50

魏齐是战国时魏国相国,门客魏人范雎随魏中大夫须贾使齐得到齐襄王的欣赏,须贾怀疑范雎与齐国有染,将这种情况告诉了魏相魏齐。魏齐盛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使舍人鞭笞范雎,后者奄奄一息,最终诈死之下得守者与魏人郑安平之助潜逃入秦。秦昭王向赵国索要魏齐人头,魏齐绝望之下,怒而自刎。待到信陵君在门人劝说之下,终于驾车赶来时,已悔之晚矣。

魏齐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5-04 08:58

战国时魏国相国,门客魏人范雎随魏中大夫须贾使齐得到齐襄王的欣赏,须贾怀疑范雎与齐国有染,将这种情况告诉了魏相魏齐。魏齐盛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使舍人鞭笞范雎,后者奄奄一息,最终诈死之下得守者与魏人郑安平之助潜逃入秦。范雎在成为秦国相国之后,秦昭王四十二年,秦昭王为了替范雎雪恨,欲杀魏齐。当此时也,魏齐寄居于平原君门下,秦昭王向平原君索要魏齐人头,平原君拒不肯交。秦昭王遂向赵王施压。魏齐见赵王迫于压力兵发平原君所围捕他时,夜里偷偷逃到赵相国虞卿家里。虞卿见事不可为,挂下相印与魏齐一同逃跑。跑路途中欲求助于信陵君,信陵君畏秦,犹豫未肯见。魏齐绝望之下,怒而自刎。待到信陵君在门人劝说之下,终于驾车赶来时,已悔之晚矣。

齐欲伐魏
1个回答2023-11-28 17:07
劝谏齐王不要伐魏
用形象的寓言故事——《犬兔相争、农夫得利》
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齐欲伐魏
1个回答2023-12-10 06:20
1、“罢”通“疲”,意思是乏、累。
2、顿:困顿、疲弊。弊:困乏、疲惫
“顿其兵”“弊其众”两句中的“顿”“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其兵顿”,“使其众弊”。
4、
(1)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功劳
(2)下令修养士兵,不再出兵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齐欲伐魏
1个回答2024-02-04 18:17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译文: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赏析: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齐欲伐魏 文言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2-09 21:44

《齐欲伐魏》翻译如下:

齐王想发兵攻打魏国。淳于髡对他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则是世上数得着的狡兔。韩子卢追逐东郭逡,接连环山追了三圈,翻山跑了五趟,前面的兔子筋疲力尽,后面的狗也筋疲力尽,大家都跑不动了,各自倒在地上活活累死。

有个老农夫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捡走了它们。与此相同,要是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士兵百姓都疲惫不堪,臣担忧秦、楚两个强敌会抄我们后路,以博取农夫之利。”齐王听后很是害怕,就下令休养将士,不再出兵。

评析:淳于髡能言善辩,不仅改变了齐国的进兵方略,而且也改变了齐王对他受贿一事的看法。受贿当然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是淳于髡认为它与国家进兵方略来比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毫无关系,“我”提的意见真的是不错的建议,这与“我”受贿与否毫无关系。

事实本身不能言说自己,只有人的语言给事实以不同的解释和说明。只要学会解释,任何事实的意义都会变得对你有利。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啊。

与其相关的寓言有——《鹬蚌相争》

《齐欲伐魏》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文言文《齐欲伐魏》
1个回答2024-02-05 12:55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②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③,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注释】

①齐王:齐宣王。

②韩子卢:卢,黑犬。

③东郭逡:东郭山之狡兔。



【译文】



齐国要进攻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猎犬,东郭逡是世上动作最敏捷的兔子。韩卢追捕东郭逡,绕山三圈,翻山五座,这时兔子在前面已跑得精疲力竭,猎犬在后面也追得疲惫不堪,兔子和猎犬都疲困之极,各自都昏死在那里了。农夫获得,不费力气,不受劳苦,独得其利。现在齐、魏两国交战,长期相持不下,双方兵力疲困、民众劳累,我担心强大的秦、楚会乘机而入,也像农夫那样独得其利。”齐王听说后,十分害怕,于是撤回将士,不再进攻魏国。

======================================



告诉我们要警惕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也告诉我们统治者不要穷兵黩武,争强斗胜,要注意修养生息,于民得利。
齐欲伐魏
1个回答2024-01-30 20:52
1。东郭逡是世上数得着的狡兔



2。环山追了三圈,翻山跑了五趟



3。有个老农夫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捡走了它们,而没有劳苦。



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不要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3。以“犬兔相逐”的故事类比齐国伐魏后所面临的形势,使齐王认识到伐魏三弊。以故事说理,形象生动,易使别人接受。

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采用委婉的方式,充分尊重对方,使之乐于接受你的意见。
齐欲伐魏
1个回答2024-02-11 09:28
1、“罢”通“疲”,意思是乏、累。
2、顿:困顿、疲弊。弊:困乏、疲惫
“顿其兵”“弊其众”两句中的“顿”“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其兵顿”,“使其众弊”。
4、
(1)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功劳
(2)下令修养士兵,不再出兵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