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科知识重点归纳

初中各科知识点归纳
1个回答2022-06-05 09:18
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大全
初中几何公式包括:线、角、圆、正方形、矩形等数学学几何的公式
初中几何公式:线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初中几何公式:角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中几何公式:三角形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初中几何公式:等腰三角形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初一科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2-11 02:24

初一科学知识点归纳如下:

1、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2、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3、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4、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5、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注意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量液体时量筒应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仰视导致:偏小,俯视导致:偏大。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个回答2023-04-09 03:21
这里有最全面的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1个回答2022-06-03 23:41
问老师不就行啦
初二英语知识点归纳
1个回答2022-07-24 02:55
同意同意!!!
谁帮我把初一上学期的各科知识点都归纳一下啊?
1个回答2022-08-06 22:10
科学去我们校网看一下吧!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1-28 22:38

1、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2、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3、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4、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5、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2个回答2022-04-25 22:32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
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
3个回答2022-07-13 06:06
这种东西没有必要归纳的,只要多注意细节就好了.一般要考都会让20%以上的人达到优秀线,所以不要紧张
初二下册全部科目的知识点归纳
1个回答2023-03-31 08:35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一、有余数除法 1.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 3.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认数 1.认识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千以内的数位名称及其顺序; 2.会读、写千以内的数,能按指定要求从某数起数到一千; 3.能根据千以内数的组成及含义,正确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以及整百数加整十数与相应的减法; 4.能合理灵活地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三、分米和毫米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实际长度的表象; 2.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进行有关长度单位的换算; 3.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四、加法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笔算和在100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以及三个数连加的式题; 2.理解加法的验算方法,会用交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 3.正确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的式题; 4.学会判断一个三位数大约接近几百;会估算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大约几百,会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加、减法运算正确解答; 五、认识方向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辨认上述方向; 2.会用上述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关系; 3.运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六、减法 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被减数在1000以内的笔算减法; 2.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 3.会用差加减数的方法验算减法; 4.会把被减数和减数看着与其接近的整百数进行估算,体会估算的应用价值; 七、认识角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认识角有大小,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上述各角; 八、乘法 1.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2.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 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4.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5.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九、统计 1.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