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演奏家

王宏伟的月光伴奏
1个回答2022-09-22 03:50
您是人才,您自己做啊,别这种态度,否则高手也不会帮你的
广东音乐余其伟演奏名曲
1个回答2022-06-19 01:02
余其伟擅长演奏高胡广东音乐《春到田间》、《鸟投林》、《双星恨》、《珠江之恋》、《二泉映月》和《故乡情景》、《思念》、《夙愿》等乐曲。
急求大张伟《大摇大摆迎春来 》伴奏
1个回答2022-11-29 07:49
不带广告的!那是免费咯!有也不会发了!需要伴奏的可以康康主页!说明一下,这是伴奏制作广告!
什么是伟大?为什么伟大?为什么因此而伟大?伟大有什么用?
4个回答2022-12-06 08:42
伟大出于平凡之中.平凡本身就是一种伟大.不要认为有媒体宣扬的人就一定伟大,平凡之人被媒体宣扬,当然知道的人更多,是伟大的.难道不宣传就不伟大了吗?做一个平凡的人,是不需要别人来宣传的.
伟大,就字面上谈是指他的思维、意识、行为、著作、理论、成就、工作、等等比周围的人要好,能推动社会进步,这就叫伟大。
金秀贤隐秘而伟大中弹奏的禁歌叫什么
1个回答2023-01-16 17:26
临津江阿!电影里说了的,在韩国是禁曲。有很多版本的!
急求《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诗歌朗诵的伴奏,着急!
1个回答2022-09-29 19:18
管弦乐《红旗颂》片段。
伟大的伟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15:32
丰功伟绩、
雄伟壮观、
丰功伟业、
宏伟壮观、
轩昂魁伟、
高风伟节、
丰烈伟绩、
魁梧奇伟、
卓伟之才、
峰峦雄伟、
衣冠甚伟、
雄材伟略、
奇伟磅礴、
丰功伟烈
俺答到阿伟大伟大
1个回答2024-02-29 09:51
火神 可以重75改,把人踢上天,然后你就可以看着连了,最简单就是一个大蛇文动物的俺答到阿伟大的
小伟和4个小朋友。一共做了29面起。小伟。做的最多。那小伟最少做多少个?
1个回答2024-01-18 09:46
小伟和4个小朋友,一共做了29面起,小伟做的最多,
那小伟最少做(6)个,
(29+1)/(4+1)
=30/5
=6(个)
《瓦尔登湖》:一颗伟大灵魂奏出的天籁之音
1个回答2023-12-06 19:02
十多年前,在大学图书管里捧起这本《瓦尔登湖》的时候,每次没翻几页就觉索然无趣。那一颗年轻躁动的心里装满的是不安与浮躁、是不切实际的梦想、是丝丝缕缕的女儿情,那时以自己单纯的阅历和浅薄的想法还无法理解这样一个深邃而脱俗的灵魂。

十多年后的现在,因为某种因缘际会再次翻起,我就像一只误闯入粮库的小老鼠,贪婪啃啮着、咀嚼着这里的每一粒粮食,恨不能全部裹入腹中,用它深邃的思想和脱俗的观念去洗刷自己久在世俗樊笼里集聚的尘世灰尘,清除内心里那些疯长的俗世欲望的杂草。

《瓦尔登湖》创作于19世纪上半叶,当时的美国工业化进程加快,自然资源被大量攫取,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物欲横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瓦尔登湖》的作者美国作家、哲学家梭罗为了想要从容的生活,直面生命的本质,领悟生命的教诲,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便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畔。

在这两年零两个月里,他隐居山林,自己种植、捕猎、建造房子。他远离喧嚣和世俗,以山湖为友,以禽兽为邻,把自己思考的全部精华凝聚成这本《瓦尔登湖》,它成了自然文学的典范,它又像一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人类精神的家园,它和《圣经》一同入选美国国会图书馆“塑造读者的25本书”。

然而这样一本充满哲思和人生智慧的著作读来却犹如山间清风拂面,让人倍感清新爽快,又如一泓清澈的山泉,能够清晰地照见内心里世俗的尘土,让人心生惭愧。文中大量引用古希腊神话故事,孔孟之道、佛经、古今中外先贤们的妙语,读来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作者的语言时而清新隽永,时而辛辣讽刺,时而深刻精悍,时而幽默风趣,阅读过程中忍不住为之拍案叫绝。

正如简介里所说,阅读这部作品,“人们会认识到生活的阻碍,体会到生命的本质。”正如其他所有传之不衰的经典一样,它像一盏耀眼的明灯给人的精神带来指引,引导着人不断地去反省自己的得失,思考生命的价值,感悟生活的真谛。

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

多少人不是为了生计和房子、车子不辞劳苦地奔波着?又有多少人为了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而宁肯选择疲惫不堪?乃至还有那么些人难道没有为了名声和地位而不惜违背内心去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在现代人看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房子,梭罗认为那只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工具,而可怜的人类为了寻求生活的这种庇护,却沦为了自己工具的工具。

在梭罗看来,“对物质和名利的追求只不过是千万种生活方式中的一种罢了。”然而,我们万万千千的人却把生活过成了一种单一的模式,终其一生把自己困在物质的牢笼里,心为形役,精神被束缚,灵魂被捆绑,这样的生活何其悲哀!这样的生命失去了活力!

他说,“大部分的奢侈品以及很多所谓的舒适品,它们非但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反而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两年两个月里,自己搭建木屋,感受构建的乐趣;自己打猎捕鱼,释放人最原始的野性;自己种植作物,过最简朴的生活,靠自己双手的劳动养活自己。他所拥有的物质也不过是仅仅能满足自己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

他对物欲横流嗤之以鼻,对口舌之欲轻蔑鄙视,对聚敛财物视如敝屣。他认为终其一生都在为必需品而奋斗,为生活辛苦奔波是愚蠢的生活。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既自以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

鲁迅曾经也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孔子也赞扬其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管是梭罗对物质生活的不屑,还是陶渊明和鲁迅所反对的心为形役,或者是颜回的安贫乐道,都是因为对人生有着更崇高的追求,所以内心都是丰盈的,灵魂是富有的。

梭罗告诉读者:生命的价值,在于做一个有自由灵魂的人,不要亦步亦趋,要保持自己的本真和不断探索的欲望。

在《经济篇》里他写到:“大多数人都过着一种绝望的生活。说白了,所谓的听天由命就是深深的绝望。”

命运就像一个枷锁,牢牢地锁住软弱的、随波逐流的灵魂,因为随波逐流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内心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他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向前走的每一步路都是踏着前人的脚步前行,他缺少开拓的勇气和独辟蹊径的能力,他安于现状,他亦步亦趋,他谨小慎微,他卑躬屈膝,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像一棵可怜的水草,随着风和浪东西摇摆。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可怜的,是没有尊严的。

而强者却会试图努力打破这个枷锁,不人云亦云,与被安排好的命运相抗衡,努力摆脱世俗的漩涡,去寻找自己内心里那个最真实,最丰盈,最不受羁绊的灵魂。因为内心里有着坚定地梦想,有着清晰的自我,他能够与一切的困苦斗争,把别人的赞美看得云淡风轻,更不会把别人的嘲笑和轻视放在心头,一切都阻挡不了他追寻自我的步伐,他用充盈而独特的内心去构建宏伟绚丽的精神大厦。

每个人想做一个怎样的自我因人而异,一生将用怎样的方式度过,那需要充满勇气用一生去探索。是碌碌无为还是有所建树?是随波逐流还是特立独行?是跟随前人的脚步亦步亦趋还是独辟蹊径勇敢前行?

梭罗说,“选择踏上一条探索人生之路······他们会构建更加宏伟壮丽的人生宝塔,会生活得更加恣意潇洒。”

他不认为一个人的生活该去听从别人的建议,“长者有时甚至连指导年轻人的资历都不具备,因为他在岁月里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一个人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那需要自己去经历,去沉淀,去思索,需要开阔的视野和非凡的勇气。

在《结语》中,他说,“去追逐真正的自我才是更加崇高的活动······如果一个人能够勇敢自信地循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前进,一种崭新的、普世的且更加自由的法则会在他的周围和内心确立起来。他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了,孤独不再是孤独,贫穷不再是贫穷,软弱也不再是软弱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内心里的那个最真实的声音演奏着怎样动听的旋律?电影《无问西东》里的一句台词给了最好的回答:“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和平与喜悦。”

梭罗在两年零两个月的隐居里,如他自己所说,“我之所以住进林地,是想要从容地生活,去直面生命的本质。我想要去领悟生命的教诲,免得到临终的时候才幡然醒悟:自己原来没有真正生活过。”

瓦尔湖畔的他把自己的所见用隽永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幅远离喧嚣、风景旖旎的画卷,那里有翠绿起伏的山峰、澄澈宁静的湖面、欢快闹腾的禽兽、叽叽喳喳的鸟雀······

所以当随手翻开《瓦尔登湖》的时候,会有一股清新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那或许是一股山间的风,或是一缕温暖的日光,还或许一阵清新的雨,再或者是一两声悦耳动听的虫鸣······

游弋在这一行行或诗意蕴藉、或泼辣深刻、或幽默风趣的文字里,灵魂的尘土被一次次洗涤,世俗的观念被一次次冲刷,它一次次带着你踏入生命的密林,体悟生活的真谛,思考人生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