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长相守

缘定今生情,不等来生爱,分若长相守下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6-25 00:20
这句话哪来的啊?
从古到今坚守岗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11:51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从古到今坚守岗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2:15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相守,许下今生。求配下一句
1个回答2022-11-25 06:15
相爱,诺于来世。
古今中外坚守原则的人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17 08:31
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褚遂良学识渊博、性格耿介,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并委以重任。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之时召见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说当年汉武帝托孤于霍光,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我的事以后就全都托付给你们了,又对李治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佐朝政便放心了,就这样褚遂良成为托孤之臣,也是李治最强的维护者。

当年,太宗与众大臣说十分垂怜儿子李泰,因为他与太宗说:我到今天才成为陛下最亲近的儿子,此为我再生之日。我只有一个儿子,百年之后,一定为陛下杀了他,把王位传给晋王。众朝臣听了面面相觑不说话,唯独褚遂良走上前说:哪有陛下百年之后,为天下君王的魏王能杀死自己的儿子传位给晋王的道理?太宗才幡然醒悟立李治为太子。

李治即位后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河南郡公。褚遂良与永徽四年被拜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政大权。然而褚遂良成了李治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上成了最大的绊脚石。

永徽六年,一天高宗传召长孙无忌、褚兆誉遂良、李勣和于志宁入内殿商议废黜王皇后册立武氏。因这些人事先知道所以都迟迟不说话,只有褚遂良说我奉先帝遗诏辅佐陛下,如果不尽愚忠无脸去见先帝。高宗以皇后久未生育,而武昭仪生有皇子为由回应众位朝臣,而褚遂良第一个出来反对,并说:绝不会为了曲意奉承陛下而违背先帝的遗命。凭高宗怎么解释,褚遂良就是不同意,高宗第二天再次召集众朝臣商议此事,褚遂良直言不讳的说到了高宗的痛处判升:武昭仪曾经伺奉过先帝,掘猜老褚遂良还说:愚臣触犯了圣上的尊严,罪该万死,只愿不辜负先朝的厚恩,哪里还顾性命。并把上朝时执的手板放到台阶上说要告老还乡,高宗一听大怒,命令侍卫把他架出去。而坐在皇帝后边的武则天则恨不得立刻将他处死。

高宗最后仍是不顾众人的反对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褚遂良被贬为潭州都督、桂州都督、武则天后来又将他贬为爱州刺史。显庆四年禇遂良在流放中死去。而武则天毕竟不是一般的女人,登上帝位阅遍群臣的她虽然痛恨褚遂良的迂腐,却也佩服他的正直忠诚。武则天明白不可能所有人的喜欢你,但只要你坚守原则,即便是敌人也会为你起立鼓掌。最终武则天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了和解,不想把懊悔带到另一个世界留下了为褚遂良平反的遗诏。
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6-06 18:40
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名人有商鞅、季布、李苦禅等等。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分析:“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
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着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分析:只有诚信待人者,才能被别人诚信相待。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分析:真正的画家、艺术家都是些感情真挚而丰富的人。他的不虚伪造作,讲诚信,从不食言,真可谓画品如人品。
求古今中外名人守法用法的故事简便的最好是40个字的
1个回答2024-05-10 19:32
西汉张释之
其後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
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大意是有人在把刘邦庙里的玉环偷走了,汉文帝大怒要治罪,张释之认为论罪当斩。汉文帝很生气说受不了这货太过分了,我让你办案就是要判诛族,结果你按照法典回答我,这搞不成。张释之说律法的规定就是这样,罪恶本身是一样的,怎能以对陛下您本人的忤逆与否而做出区别判罚?在宗庙里偷个礼器就要族诛,那如有百姓在刘邦坟上取了一捧土走了,该如何判罚?

唐周时期狄仁杰

仪凤元年(676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
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简单点说,就是武卫大将军误砍了唐太宗陵园内的柏树,狄仁杰说他应该被免职。但唐高宗说要杀掉,狄仁杰又说不行,罪不当死。唐高宗用了和汉文帝一样的理由,说砍老爹陵园内的柏树让我不孝,必须死。狄仁杰就用了上面张释之的例子和魏文帝曹丕与辛毗的例子来说明。总结说,陛下的法典,各种罪名判罚都不同,哪有犯了非死的罪名却一定要死的?法如果变换不定,那么百姓将无所适从。如果陛下一定要改变法典(意味把这事定位死罪),那么从今日开始(你先定了死罪,以后就都是死罪了,但武卫将军不能死,因为此时你还没改法律)。
古老的今时剩像守护生命时光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3-03-19 03:11
守护你的时光
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故事很多,你了解哪些?
1个回答2023-02-04 07:55
季布一诺千金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