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不能止渴

饮鸩止渴中的(鸩)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10 14:30
饮鸩止渴里的鸩是什么?
鸩(zhèn):这里指
毒酒

饮鸩止渴 [
yǐn
zhèn
zhǐ

]
《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喝毒酒来解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严重后果。

处;晋·葛洪《抱朴子》:“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
希望能帮助到你
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1 10:09

词 目: 饮鸩止渴 发 音: yǐn zhèn zhǐ kě 释 义: 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出 处: 《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饮鸩止渴的“鸩”!
1个回答2023-01-20 18:20


传说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另一种说法:鸩不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食蛇鹰,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如武当山地区。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还有一种说法,鸩是一种稀有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
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
1个回答2024-01-18 10:48
饮鸩止渴 [yǐn zhèn zhǐ kě]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贬义
出 处
晋·葛洪《抱朴子》:“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
例 句
我们现在毫无计划地滥采自然资源,无异于~,最终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牵萝补屋 杀鸡取卵 挖肉补疮 剜肉医疮 剜肉补疮 急功近利扬汤止沸 漏脯充饥 饮鸩而死
反义词
从长计议 高瞻远瞩
典 故
“饮鸩止渴”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东汉时,有人于大将军梁商之前,诬告霍谞之舅父宋光,私自删改朝廷诏书,光为此而入狱。时年仅十五岁之霍谞上书予商,为光辩白。书曰:“光位极州长,素来奉公守法,无纤介之罪,纵于诏书有所存疑,亦不敢冒死而擅改。犹如人在饥时,以毒草来充饥;而于渴时,饮鸩酒以解渴,甫一沾唇,未入腹中,已告命丧,焉可为哉?”商阅书后,甚觉有理,呈于皇上。未几,光免罪获释。
饮鸩止渴 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4-05 21:17
“饮鸩止渴”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近义词有饥不择食等。
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15 11:32
饮鸩止渴

【拼音】yǐn zhèn zhǐ kě
【释义】用毒酒解渴,比喻用有害的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而不顾后果。
饮鸩止渴成语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0 17:41

【饮鸩止渴】

【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典故】:《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说得是东汉时,担任过廷尉的霍谞,从小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就读 了大量儒家经书,在当地出了名。 霍谞有个舅舅名叫宋光,在郡里当官。由于他秉公执法,得罪了 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篡改诏书,从而押到京都洛阳,关进监狱。 宋光下狱后,霍谞的心情一直不平静。当时霍谞虽然只有十五 岁,但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他从小常和宋光在一起,对舅舅的为 人非常清楚,知道舅舅不可能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他日思夜想怎 样为舅父伸冤,最后决定给大将军梁商写一封信,为舅舅辩白。信中 有这样一段话: “宋光作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得到朝廷的任用。 怎么会冒触犯死罪的险去篡改诏书呢?这正好比为了充饥而去吃附 子,为了解渴而去饮鸩呢?如果这样的话,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 喉处就已经断气了。他怎么可能这样做呢?”梁商读了这封信,觉得 很有道理,对霍谞的才学和胆识也很赏识,便请求顺帝宽恕宋光。不 久,宋光被免罪释放,霍谞的名声也很快传遍了洛阳。

鸠据说这是一种鸟,鸟的羽毛含有剧毒,只要把羽毛泡在酒里,立成毒酒,饮之立毙。。

中国古代的毒药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鸠」这种毒药,成语中的「饮鸠止渴」便是源自于此

饮鸩:止渴
1个回答2024-01-29 19:15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饮鸩止渴”指喝毒酒解渴,“饮鸩”是方式,“止渴”是目的,二者为方式与目的对应关系,且一般情况下目的是不能达到的。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唇亡”是原因,“齿寒”是结果,二者为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抽薪”是方式,“止沸”是目的,但一般情况下目的是可以达到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拔苗”是方式,“助长”是目的,二者为方式与目的对应关系,且一般情况下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贪生怕死”指贪恋生存,畏惧死亡,也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贪生”和“怕死”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饮鸩止渴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9 20:09

出自《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成语饮鸩止渴读音?
1个回答2024-02-11 23:50

  饮鸩止渴

  【拼音】:yǐn zhèn zhǐ kě

  【释义】: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出处】:《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例句】: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