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好服紫

齐桓公好服紫表达什么道理 齐桓公好服紫
1个回答2024-02-27 05:03
《齐桓公好服紫》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讲的是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齐国都城里的人便都穿紫色的衣服,说明老百姓对偶像或权威人物的审美取向是非常趋同的。
齐桓公好服紫
1个回答2024-02-15 09:49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于是全国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因此在那时,5匹没有染色的布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所以紫色的衣料昂贵的厉害,但全国的百姓却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没个完,我该怎么办呢?”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您自己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在这时,侍从中如果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桓公一定会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桓公说:“好。”就在这一天,没有郎中再穿紫色衣服了;在那第二天,国都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齐桓公好服紫
1个回答2024-02-29 07:07
原文: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译文: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在那时,5匹生绢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所以紫色的衣料昂贵的厉害,但全国的百姓却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没个完,我该怎么办呢?”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您自己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在这时,侍从中如果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桓公就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那人说:"是."就在这一天,没有侍卫近臣再穿紫色衣服了;第二天,城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注释:
1,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服紫:穿紫色的衣服.服:穿.
2,国:都城.
3,五素不得一紫:五匹生绢换不到一匹紫色的(绢).素:未染色的绢.
4,管仲:字夷吾,春秋时齐国的丞相,助齐桓公称霸.
5,嗅xiu:气味.
6,左右:指身边的人.
7,郎中:官名,侍卫近臣.
8,明日:第二天.

老师的归纳总结: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齐国都城里的人便都穿紫色的衣服,说明老百姓对偶像或权威人物的审美取向是非常趋同的.本文以生动的事例说明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告诫人们,作为领导人或具有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须谨慎,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按老师上课讲的还有书上的注释修改了一下别人的,请笑纳
齐桓公好服紫
1个回答2024-02-08 10:03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解释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于是全国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因此在那时,5匹没有染色的布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所以紫色的衣料昂贵的厉害,但全国的百姓却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没个完,我该怎么办呢?”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您自己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在这时,侍从中如果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桓公一定会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桓公说:“好。”就在这一天,没有郎中再穿紫色衣服了;在那第二天,国都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寓意: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社会上层对于社会风气的形成、变化是负有责任的。当前社会风气日渐败坏,社会道德日益沦丧,很大一部分原因,套用一句俗话来说是很恰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或[总结版]:上行下效。所以,居上者,要以身作则。居下者,不要盲从。
齐桓公好服紫。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29 06:41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于是全国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因此在那时,5匹没有染色的布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所以紫色的衣料昂贵的厉害,但全国的百姓却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没个完,我该怎么办呢?”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您自己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在这时,侍从中如果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桓公一定会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桓公说:“好。”就在这一天,没有郎中再穿紫色衣服了;在那第二天,国都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齐桓公好服紫相一
1个回答2024-03-12 19:33
齐桓公好服复紫
齐桓公好服制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xiu 四声:气味)。’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其人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译文】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整个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正在那个时候,5匹生绢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紫色的布料很贵,整个都城的百姓喜欢穿紫色衣服的风气不消失,我该怎么办呢?”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在这时,侍从中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你就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 齐桓公说:“好。”从这天开始,没有侍卫近臣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二天,城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齐桓公好服紫文言文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13 07:23

齐桓公好服紫文言文的意思介绍如下:

原文: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纤樱雀?”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xiù:气味).’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译文: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整个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正在那个时候,5匹生绢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紫色的布料很贵,整个都城的百姓喜欢穿紫色衣服的风气不消失,我该怎么办呢?”

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

在这时,侍从中如果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桓公就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那人说:"是."

从这天开始,没有侍卫近臣再穿紫色衣服毁早了;到第二颂山天,城中也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第三天,国境之内没有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齐桓公好服紫
1个回答2023-12-04 18:40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于是全国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因此在那时,5匹没有染色的布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所以紫色的衣料昂贵的厉害,但全国的百姓却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没个完,我该怎么办呢?”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您自己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在这时,侍从中如果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桓公一定会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桓公说:“好。”就在这一天,没有郎中再穿紫色衣服了;在那第二天,国都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齐桓公好服紫
2个回答2023-12-11 01:31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于是全国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因此在那时,5匹没有染色的布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所以紫色的衣料昂贵的厉害,但全国的百姓却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没个完,我该怎么办呢?”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您自己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在这时,侍从中如果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桓公一定会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桓公说:“好。”就在这一天,没有郎中再穿紫色衣服了;在那第二天,国都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齐桓公好服紫表达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7 00:56
《齐桓公好服紫》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讲的是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齐国都城里的人便都穿紫色的衣服,说明老百姓对偶像或权威人物的审美取向是非常趋同的。本文以生动的实例说明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告诫人们,作为领导人或具有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须谨慎,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否则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附原文: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xiù:气味)。’”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其人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