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侗乡

侗乡之夜 巴乌
2个回答2023-10-26 20:07
侗乡之夜,在考级教程中属于六级的水平,但个人感受,难度可以达到8级。主要是那么几个地方,一个是中间的小高潮部分,12 3336 22232 1116 233部分,吐音的处理,整个节奏的跳跃性,要十分注意。然后就是做型备双吐,6333 1333 6333 1333部分,这个是完全吃硬功夫的,没有点斤两不要轻易尝试。其实整个曲子最难的部分,我个人认为是结尾的667 1712**** 6671****
阿幼朵的歌曲《苗乡侗寨》
1个回答2024-03-05 15:20
飞向苗乡侗寨
歌手:阿幼朵
[ar:阿幼朵]

清甜甜的米酒,
姊妹的饭,
滋养着苗乡人,
千万年的爱,
风雨中的花桥,
鼓楼明月,
见证着侗家人,
不变的誓言.
雷公山的飞歌,
天上飘来,
远古的浪漫传说到现在,
月亮山的大歌,
飘向云外,
落在那心里是幸福花开.
飞向苗乡,
飞向侗寨,
带着你的梦,
一起来.
醉在苗乡,
醉在侗寨,
让心灵回归,
回归自然.

清甜甜的米酒,
姊妹的饭,
滋养着苗乡人,
千万年的爱,
风雨中的花桥,
鼓楼明月,
见证着侗家人,
不变的誓言.
雷公山的飞歌,
天上飘来,
远古的浪漫传说到现在,
月亮山的大歌,
飘向云外,
落在那心里是幸福花开.
飞向苗乡,
飞向侗寨,
带着你的梦,一起来.
醉在苗乡,
醉在侗寨,
让心灵回归,
回归自然.
飞向苗乡,
飞向侗寨,
带着你的梦,
一起来.
醉在苗乡,
醉在侗寨,
让心灵回归,
回归精彩.
再见了
阿幼朵的歌曲《苗乡侗寨》?
1个回答2024-03-01 05:00

飞向苗乡侗寨歌手:阿幼朵 [ar:阿幼朵]清甜甜的米酒,姊妹的饭,滋养着苗乡人,千万年的爱,风雨中的花桥,鼓楼明月,见证着侗家人,不变的誓言.雷公山的飞歌,天上飘来,远古的浪漫传说到现在,月亮山的大歌,飘向云外,落在那心里是幸福花开.飞向苗乡,飞向侗寨,带着你的梦,一起来.醉在苗乡,醉在侗寨,让心灵回归,回归自然.清甜甜的米酒,姊妹的饭,滋养着苗乡人,千万年的爱,风雨中的花桥,鼓楼明月,见证着侗家人,不变的誓言.雷公山的飞歌,天上飘来,远古的浪漫传说到现在,月亮山的大歌,飘向云外,落在那心里是幸福花开.飞向苗乡,飞向侗寨,带着你的梦,一起来.醉在苗乡,醉在侗寨,让心灵回归,回归自然.飞向苗乡,飞向侗寨,带着你的梦,一起来.醉在苗乡,醉在侗寨,让心灵回归,回归精彩.再见了

醉侗乡吴敏成原唱
1个回答2023-09-12 01:45
**醉侗乡**的原唱是吴敏成。
侗族用侗语怎么读
3个回答2023-10-22 22:28
这个不大好困灶讲出来,侗族在慎尺握侗话里只有一个字,有"jian"也有“gong"读出着些音的时候,最后是要把嘴巴闭上结尾,差不多这样宽庆
侗戏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8 09:06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消烂饥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从学术上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毗连地区,居住着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当地活跃着一种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戏剧形式——侗戏。侗戏,侗族的戏曲剧种。最早形成于贵州的黎平历歼.榕江、从江一带,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拿返道等侗族聚居地区。侗剧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接受汉族的戏曲影响而形成。

侗语的语音
1个回答2024-03-08 00:56

①声调有分化。南部方言第二、三土语有6个舒声调和 4个促声调;北部方言第一、二土语和南部方言第一土语有9个舒声调(全清阴平L、次清音平P、阳平C,全清阴上S、次清阴上T、阳上X,全清阴去V、次清阴去K,阳去H)和6个促声调(全阴短入L、次阴短入P、阳短入C,全阴长入S、次阴长入T、乎团阳长入X)。阴调类(第1、3、5、7、9调)的送气声母字各分出一个新调值,这在侗语中占优势;北部方言第三土语有7个舒声调(仅第1调有分化)和4个促声岁或橘调。
②浊塞音声母已消失,同语支水语、毛南语的声母m b、 nd、 妱b、妱d分别与侗语的p、t、m、l相对应。
③声母,特别是塞音声母都分不送气和送气两套,并有少数腭化和唇化声母。送气声母的音节只出现在一定的声调。
④韵母趋于简化。北部方言有6个元团谨音:a、e、i、o、u、?#91;,其中?#91;是短元音;南部方言元音分长短:第一土语有短元音奃(短а)和?#91;;第二土语a、i、u、o都分长短;第三土语融水话有短的奃、?#91;、o。元音分长短的现象虽有消失的趋势,但促声韵不是两个调而是4至6个调,与原来的元音长短有关。可做韵尾的元音和辅音有-i、 -u、-m、-n、-嬜、-p、-t、-k(或-妱)8个。北部一些地区辅音韵尾有失落或合并的现象。
⑤现代汉语借词使侗语增加了几个新的声韵母,如堭、堭h、徲。

侗乡肇兴侗寨只一条主街,距离主街远的人家怎么出行?
4个回答2022-12-25 17:00
侗乡肇兴侗寨虽然只有一条主街,但并不是没有其他的道路,只是汽车开不进去罢了!离主街远的人家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出行方式,比如单车或者摩托车,再加上侗乡并不是很大,即使只有一条主街,对人们的出行也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侗族神话对侗族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1个回答2024-02-16 07:15

侗族神话的影响:

  (一)侗族远古神话传说内在的精神,是侗族民族精神最原始、最直率的表现,也是后来侗族神话故事得以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各民族的远古神话传说,一般都贯穿着先民对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产生的疑问:如天空何以完整无缺地安放在大地的上头;某些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是怎样修复的;地势何以是西北高而东南低;日月星辰为什么按照特定的轨道运行;昼夜何以周而复始地嬗递不绝;江河滔滔不止地倾注大海,何以没有满溢泛滥。侗族远古神话传说也同样表达了侗族先民的发问,表现了先民们对大自然的秩序即大自然的规律这一深层疑问的朴素回答。 
  1、“雾生万物”的自然观。侗族先民把物质性的“雾”作为自己哲学的基本范畴,阐述了万物的形成、自然现象的发生以及回答了宇宙本原等问题。他们认为,宇宙万物是物质元素不断结合变化的结果,这种物质元素就是“雾”。侗族神话这样叙说:万年之前/天地不分/大雾笼罩/世上无人/云开雾散/把天地分/天在高上/地在低层/天有日月星辰/地有万物生灵/这反映侗族先民的探讨:天地形成之前整个宇宙处于混沌未开的状况,没有人类和自然万物。混沌的雾气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形成天宇和大地,而后又产生日月星辰和万物生灵。“雾”是物质的本源。把“雾”这一具体物质作为万物的始基,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的产生与侗族先民生存的客观环境不无关系。侗族人民生活在山峦迭嶂、常年雾霭弥漫的大山里。他们对宇宙万物的形成建立在对自然现象的直观和臆测的基础上。 
  2、通过斗争分化出人与动物两大序列。侗族先民认为,人类产生以后,最初是与动物在一起生活的,人就是在同动物的生活(斗争)中得到改造,从而分道扬镳,真正成为人的。侗族神话《人类起源》和《洪水滔天》的故事里都讲述到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劳动的伟大思想。 
  3、物质在运动中产生了万物与人。侗族古歌《人类的起源》不仅探讨了万物与人的起源,而且还要深入一层,涉及了生命的起源。侗族先民的神话传说虽然不能与科学史观相提并论,但其中不乏科学进化论的意识。侗族先民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意识,从个别的具体事物入手,如由卵变(神话棉婆孵蛋),或者由树蔸→白菌→蘑茹→水→虾子→额荣→七节→松恩(人),这是对自然界有序联系的简单思考,头脑中初具了事物间皆有因果联系的哲学意识。他们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初级的、原始的因果联系的链条。 
  4、叙说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侗族神话传说含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侗族先民在长期与自然界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天就是自然,人可以胜天。“人定胜天”的观念在侗族创世神话、史诗以及民间传说中到处都闪现着。 
   
  (二)人类的先民往往借助主观意识来解释种种自然现象,进而推究自然秩序是如何确定的,于是构成了“推原神话”的重要内容。侗族远古神话推论着自然界的秩序和规律,并且把某种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的愿望寄托在虚幻的故事情节中以满足精神上的安慰。其推论和虚构的过程为有序的神话故事传说孕育了直接的形成条件。 
  1、朴素自然观与侗族民俗。如同原始人类崇拜的动植物、太阳、火焰,崇拜自身的生殖机能一样,当代侗族的民俗活动中,仍然有许多这些原始文化事象。比如,侗族人民对太阳的崇拜。侗族的鼓楼坪,常用扁圆形的鹅卵石镶砌成各种图案,鼓楼坪中央的圆形图案和对称地向四周幅射的射线,就是太阳和它光芒的图案。侗族人民在鼓楼坪祭礼萨岁的仪式,就在这样的图案上进行。侗族背带上盖小孩头顶的布,也绣有五彩太阳和金色的射线,侗族唱耶歌(侗族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把祖婆萨岁尊为太阳神),举行“崴也”活动,都要歌唱太阳并模仿太阳运转的形式。这些都表现了侗族对自然、对人类生殖能力的崇拜,并以此构成侗族神话的直接来源。 
  2、朴素自然观与巫术。在侗族地区,巫术文化事象比较普遍。巫术文化是在朴素自然观的“万物有灵”思维上产生的。在当代侗族社会,首先,巫术活动出现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并经常以傩文化(巫文化的一种)的形式出现。其次,巫术运用在款组织的活动中。侗族款组织的首领有的就是巫师,既通人事,亦懂“神事”。在举行《约款法》的活动时,他们不仅要求全体村民参加,还要邀请各种“神灵”出席。遇到一些疑难案例,常常采用“神判”来解决。巫师是人界和神界的使者,即使当事人受了冤枉,也要维持“神判”的结果,可见巫术文化的权威性,也正是这种权威给侗族神话加上了更加神秘的力量。 
  3、朴素自然观与侗族文学。朴素自然观的“泛灵论”原则,认为万物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感情、有意欲,有一拟人格的精灵存在,这是先民们极为幼稚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主额观尚未分化的“自我中心论”的表现。于是,日月星辰,宇宙万物,一概各有神明,皆可与人相感通,皆可拟人化,并成为后世审美中广泛出现的拟人、比喻、象征的渊源。侗族神话文学最明显的艺术特色即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格的广泛运用,与侗族先民的朴素自然观有关。作为侗族文学古老形式的侗族神话,最突出的文学表现价值特征也在于此。 

侗族:

  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为287万人,十年人口减少近10万人。

  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居民统称为侗族。

  

侗族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7:20
相传新晃侗族自治县林冲乡唐家村进湾去的刘家坡小河边有一座大山,名叫老师坡(老师:古时候的风水先生,不是现在的人民教师)。这里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哩。
  刘家坡半坡上住着一寨刘姓人家,我老家也在这里,从小常听寨子里的老人们讲起老师坡的来历。老师坡位于刘家坡的斜对面,这里是一处悬崖,有几十丈高,旁边有一条小道可以通到崖顶,崖顶上是一丘水稻田,悬崖的正下方的位置有一个一人高的山洞,洞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这条河直通前面的大山源头和山外舞水河,据说这个洞那个时候叫邪家洞(邪家:邪魔的称呼),邪家就住在这里,洞里黑乎乎的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没有人敢进到这个洞中。那个时候寨子里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也还算红红火火,可是寨子里的人们隔三差五就会发现自己家里不是少这样,就是掉那样!人们也感到非常奇怪,但是又不知道从何找起。
  有一天,寨子里有一个妇女赶着两只鸭子到小河边的田里劳作,就放两只鸭子到小河上游里觅食,可是这两只鸭子眼看顺流直下,进入到这个邪家洞里。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不是很好,家里有鸭子可以下蛋补贴家用,眼看鸭子进到洞里不出来,妇女急了,也不管村里老人告诫过说这里是禁地,就直接进洞去找鸭子,黑灯瞎火的她一路走进洞,在洞里左拐右突,可是就只听见鸭子声音在前面不远处,就是寻不见鸭子的踪影。
  她在洞里走了两公里左右,突然发现前面好像有亮光,妇女转过一个湾,前面豁然开朗,金光闪闪,洞里有石床、石椅、石锅石碗筷,在洞里的另一个角落妇女还发现了村里丢的一些东西:火筒棒(火筒棒:侗族人用竹子做的吹火用的工具)、灰筛(灰筛:侗族人做灰碱粑用来筛火木灰的一种工具)、米口袋等等,一对夫妇正在吃粑(粑:侗族过年过节的一种食物),看见妇女进来并邀请妇女一起吃,妇女问他们村里丢的东西怎么会在他们这里,夫妇说是从村里借来做粑过年的,等过完年就还回去,还要拿粑向村里人道谢哩。
  妇女就坐下来和他们吃粑,吃饱后他们就拿了两个粑送妇女说是拿回去给小孩吃,妇女道谢就问他们有没有看见她的鸭子进来,夫妻两个都摇头不承认,妇女说:“明明看见鸭子进洞来,求求你们行行好我还要靠这对鸭子生蛋给我家娃娃补身体哩!”这时在不远处又听见几声鸭子在叫,妇女说:“你们还说鸭子不在你们这里,现在鸭子怎么会在这里叫?”夫妻两个听妇女这么说,也火了:“你自己放鸭子不看好,跑到我们的洞府里来,又不是我们让它们进来的,是它们自己跑进来的,跑到我的洞府里来拉屎弄脏我的洞府不说,我们好心请你吃粑你现在还来向我们问罪,这里不欢迎你,你给我出去!”于是夫妻两个就施个法术招来一只大蟒蛇一步步把妇女逼出洞外,妇女刚出洞,夫妻两个送给她的粑就变成了牛屎坨坨。
  妇女很生气,就回村里了,回到村里妇女说了很多仿仿佛佛的话,到最后发展到不认识自己的公婆、丈夫和儿子!村里有经验的老人说:“她的魂魄恐怕是落在邪家手里了,要救回她就必须在附近请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师来给她取魂魄!”于是家里人就出钱在附近请了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师,这位道师道行可是了得,他能看风水宝宅、能探穴找墓地、能请龙求雨。
  他在寨子里开坛斗法,道师先派一个“跳同”进洞去捉妖取魂,“跳同”进洞半天什么也没抓到,道师没办法只好亲自上阵,他带着一群人从寨子里放着炮,敲锣打鼓来到洞口,只见他脚穿草鞋,双脚包裹着裹脚的布,右手持道鞭,左手拿师刀,胸前挂个水牛角,锣鼓喧天,牛角声声,在洞口又是念咒语,又是翻筋斗,闹腾一阵,最后道师说:“我现在要进洞取魂,我会脱下脚上的草鞋,等会你们会看见这双草鞋打起架来,你们在洞外不要只顾看两只草鞋打架而忘了敲锣打鼓。”
  道师进洞取魂去了,在外面的人过了一会果真看见两只草鞋打起架来,刚开始他们还没有忘记道师的嘱托,敲锣打鼓,可是后来两只草鞋越打越激烈,他们也就只顾笑去了,而忘记了敲锣打鼓,这时只听到悬崖上面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块大石板从悬崖上掉下来,不偏不正刚好把洞口堵死,眼看道师被大石板封在洞中,大家没办法,这个时候道师在里面用牛角顶住大石板,因为这个牛角是个法器,牛角在大石板上顶出碗口那么大个洞来。道师就靠他的妻子每天从这个碗口大的洞给他送饭活下来,本来道师是可以出来的,他是想让他妻子帮忙,但是又怕妻子意志不坚定所以要考验一下她的意志,眼看妻子每天都在坚持给他送了半年的饭,道师知道妻子意志很坚定了,有一天,他看妻子每天给他送饭很幸苦,于是就解下脚上的一双裹脚布递给妻子说:“你拿着这双裹脚回家去放在锅子里,然后挑水烧大火煮这双裹脚,要煮七七四十九天,我就有办法脱离这个洞了!”
  妻子听得很仔细,回家后就天天挑水煮这双裹脚,当煮到第四十八天下午的时候,妻子想:就这么一双裹脚,天天要我挑水煮,它能有那么神奇吗?就凭它也能救出我的丈夫,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妻子很好奇,于是就揭开锅盖看个究竟,当她揭开锅盖,里面哪里还有裹脚,一对龙躺在锅里,早就生了鳞甲、龙爪、龙冠,就是还没睁开双眼,她这么一揭开锅盖,本来快要成气候的两条龙,又变回了裹脚布,同样的一个法术使用了一次,就不能再使用第二次了。这样她反而害死了自己的丈夫。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道行高深的道师,就把这座山命名为老师坡,他捉妖取魂的山洞就叫老师洞,现在那个山崖下还留下了当年那个老师用牛角桶在石壁上的窟窿。只要遇到大旱人们都会到那个山洞门口去求雨,那是有求必应的哩。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