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里的姑娘

吊脚楼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2 01:02
吊脚楼是一种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建于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建造时,顺坡面开挖成两级台阶式屋基,上层立较矮的柱子,下层立较高的柱子。这样房子建成后,就可使前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面呈同一水平。而自上而下直接立在下层屋基处的柱子,则构成托举支撑前半间房屋的吊脚柱,“吊脚楼”即因此而得名
吊脚楼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26 15:04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手皮该全部都悬空的,所型卜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卜薯穗建筑。

吊脚楼名字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21 02:32

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建筑,最原始的雏形是一种干栏式民居。当人类的记忆尚处于模糊不清的原始时代的时候,有巢氏创造的吊脚楼就作为最古老的民居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吊脚楼是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清秀端庄,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它是一个令人忘俗的所在,散发着生命的真纯,没有一-丝喧嚣与浮华。身临其境,俗世的烦恼会烟消云散,困顿的胸怀会爽然而释。如果对大城市的奢华和浮躁感到厌恶,应该切身地去体验吊脚楼所呈现的“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泛舟静静流淌的江水中,欣赏两岸错落有致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每个人心里都会生出莫名的感动一-这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时光赋予了她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吊脚楼网的寓意就是来自这里的。在这里你不会被时间追赶,不会让思考留下的伤口吞噬了快乐。

开心的大脚姑娘
1个回答2024-03-04 19:08
因为老人年龄大了,耳朵没有以前那样灵敏了,就算经验再丰富,由于年龄的关系,做的也没有以前那样好了。
湘西吊脚楼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2 20:45

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所谓干阑式建筑,即是体量较大,下屋架空,上层铺木板作居住用的(庄裕光《干阑建筑》)一种房屋。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山区。因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重庆吊脚楼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4-04-30 21:57

由于长江、嘉陵江横跨城区,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具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是最美丽的地方。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柔和的阳光照在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楼房上,加之点点灯火,远望看去:山坡上,有时明亮,有时眩目,有时隐约,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浓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组组闪烁的光芒连接两岸,浇活整座城市。

不过,目前完全木结构的吊脚楼在重庆已经很少见,由于年代久远,大量的传统竹木结构吊脚楼成了危房,或被拆除,或被改造成砖木结构。

吊脚楼的故事。(简洁五十字以下)
1个回答2024-02-18 11:02
很久以前,土家人的祖先居住在山洞中或大树下,靠狩猎、捕鱼为生。
天上张天王看见土家人世代住山洞和大树下,生活很苦,他要去东海龙王那里借一座殿宇来送给土家人。
张天王到了东海龙宫,见到龙王就直说了。龙王心想:我的殿宇又大又重,量你也搬不动。于是就答应了。
张天王来到一座吊脚三柱二骑的殿宇前,用手轻轻一提,就把殿宇提起来了。龙王一见,后悔不该答应。只好勉强地说:“用后还回来。”张天王说:“七天就还回来。”
张天王提着殿宇来到土家山寨,叫土家族人仿造了一座三柱二骑(即三根柱子落地,两根柱子悬空)吊脚楼房。
七天过去了,龙王就来找张天王还殿宇。张天王说:“你要,我还你。”提起殿宇顺手一丢,就把殿宇丢在一条河边,横搁在河的两岸。“你自己去搬吧!”龙王自知搬不动,只好气冲冲地回龙宫去了。从此以后,每逢雨水季节,龙王都要发怒涨洪水,让水将河上的殿宇冲掉。人们也在涨水季节不能从殿宇中过河。于是人们又在桥下安上斩龙刀,龙再也不敢直闯殿宇楼房了,人们不但有房住了,来去过河也方便了。
吊脚楼,是土家人所喜爱的住宅。它一头立在平坝上,和侧面的厢房连接;一头吊在坎下,自成两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设牲畜栏圈。上层的三方大都有栏杆、扶手、阳台,敞亮干净,即可在里面挑花绣朵,读书写字,又可接宾待朋,晾晒衣被,居住舒适,非常好看。它有个来历。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户土家农民,夫妇俩拉扯着两个孩子。每天丈夫劳动归来,总是把蓑衣、斗笠放在阶沿上。不料一天早晨,蓑衣和斗笠却被拉到了墙旮旯里,原来是狗在上面睡觉过夜了哩。为了避免再出这种事,他们就找来了一根大竹篙,用葛藤绑在阶沿外边的柱头上,好挂蓑衣和斗笠。
一次,妻子坐在屋檐底下织麻补衣,两个孩子老缠她,使她做不成活路,她烦不过,找了几节木杠,几块木板,就着挂蓑衣和斗笠的竹篙搭成了一个平台。她坐在上边去,继续织麻补衣,再也不怕孩子吵闹了。
人们见这样子好,便进一步把平台发展成住房,这就成了吊脚楼。
有关吊脚楼的文章
1个回答2024-04-18 23:38
吊脚楼生在新疆维语尔自治区伊宁市的我,小时候总爱往阿洪庙跑,去看维语尔老乡们的礼拜。父亲总是在这个时候捉住我,向我述说我们的老家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家吊脚楼。还说那里的人在吊脚楼里生长,背着背娄上山采蘑菇、竹笋、玉米,还以吃上竹筒饭,听瑶歌,看瑶族长鼓舞,真是叫人向往啊――我的江华瑶族山寨。真正走进吊脚楼,是我们举家迁回祖籍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第三年。那年我初中毕业时班里有一个瑶山的同学盘相斌邀请我去他这做客,盛情难却就一同前往。我们先从县城沱江镇乘车去务江,然后过渡,接着便是徒步三十里的山路才可以到他的家――务江乡金板冲。三十里弯弯曲曲的山路一路走过,无数正宗的瑶家吊脚楼映入眼帘:有的临水而居;有的依山而恬;有的落座山涧;有的映入丛林。那份清新雅致;那幅幸福祥和;那片田园风光;那缕瑶风拂面。醉了我的心,醉了我多年的梦,醉了我的前进和后退……到家了,相斌捧出一大碗苦茶让我解渴。清凉的茶,甜甜的带一份淡淡的香气溢人心脾。他阿妈烧火煮饭微笑着面对每一件事。他阿爸拉我在自家的吊脚楼前边聊边喝茶。我好似到了家一样的温暖。那份亲切在别处是无法体会的;那份真挚在别处是无法想像的。我沉浸在这份喜悦、温暖、幸福中好开心好快乐……晚餐在吊脚楼里举行,酒是瑶家汉子的最爱。大碗大碗的吞咽瑶家汉子的豪爽。可我向来不喝酒,却也逃不过这瑶家自酿的情感。酒悄悄流进我的肚子,流进我的血管,流进我的这篇文字里。醉了。肚子里翻江倒海。我这就醉了吗?一路折腾向口腔进发。这么真实的醉了吗?真的吐了吗?吐了。难受,幸福的难受……鸟鸣唤醒我疲惫的心,我睁开眼睛,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窗外,松涛阵阵,溪流欢歌,阳光普照,晨炊袅袅,莫非我走进了世外桃源?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吃了早饭便和相斌背了背娄去认识瑶山,去认识撒落瑶寨的颗颗明珠――吊脚楼。山路。又一次踏上山路。相斌说山泉水喂养的瑶歌在吊脚楼里生长,吊脚楼是她的家。这时歌声响起,甜甜的瑶歌在瑶寨回荡。吊脚楼上那古老的木窗格子里又飘出山泉水一样叮咚的声音,甜润枯燥乏味的生活。绿绿的山风拉着醉人的瑶歌震撼响彻瑶山的角角落落。歌声装在背娄里走出吊脚楼,盛在酒碗里,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落在亮着心灯的阿妹的吊脚楼下,吻在阿妹甜甜的梦靥里。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背娄里躺着陈年的旧事。口渴了,你随便走进哪家吊脚楼,都会有清爽的苦茶滋润你心田;你累了,随时可以席地而坐,听松涛虫鸣,品山林幽静;你饿了,随便刨几个红薯烧几个玉米。在这山里,你是主人,你是主宰命运的主人。走进大山,你会发现竹笕在山边把清澈的山泉水一路接进瑶家吊脚楼。那个把人高的木桶里,山泉水舀也妥不完。那水是吊脚楼的生命之水,养着憨厚纯朴的阿哥,养着如花似玉的阿妹,养着缠绵的瑶歌――不屈的民族之歌。吊脚楼,累了一天的背娄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回到你的怀抱。山里的玉米,红薯、花生和着一天的幸福喜悦也回到了你的怀抱。大锅里烧着竹笕接回来的山泉水。洗去一天的疲惫、臭汗、尘土和烦燥。晚餐不敢沾酒。怕醉在吊脚楼,怕弄脏了吊脚楼,怕脏了那份心情。吊脚楼:你的每一根木头都是一曲瑶歌;每一块木板,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瓦砾,都是一抹风景;每一簇篝火都是一段生活。吊脚楼,你的故事不管是喜是悲,都是让人永远回味的没有结尾的长篇……
红楼梦中二姑娘指的是谁
1个回答2024-02-01 22:30
元、迎、探、惜都是贾政的女儿,其中二姑娘指的就是迎春。 
对面楼里的姑娘
1个回答2024-03-16 22:10
引言:你亲见看见一个人死了,事过不久,在一个没有阳光、阴风飒飒的日子他又出现了,并且忧郁着脸一直跟着你,你会怎么样?
我上中学时,特别流行张震讲的鬼故事,其中《对面楼里的姑娘》最让我记忆深刻、毛骨悚然,以至于看见对面楼的人,尤其是姑娘都感觉他们身带邪气。
那年冬天,对面楼新搬来一对母女。母亲没什么模样,姑娘倒娇柔可爱。因为楼层相同,所以我只要趴窗就能看见粗握茄那对母女的情况。我经常看见母亲在阳台和厨房忙碌,姑娘则在房中读书。我很想跟姑娘成为朋友,那样上街或游园就会有人陪我一路到家了。然而,没等我与姑娘结识,她就死了。据说是母亲不在家,姑娘回来准备饭菜,把汤坐到灶台上就进屋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结果汤溢火灭煤气中毒,等母亲回来发现时已晚。
婷婷少女,正是花季,稀里糊涂就死了,心里一定充满怨气跟不甘。《对面楼里的姑娘》中的情节反射似的映入我的脑海,我开始竭力避免看见对面楼,甚至对面楼的每个人。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回避就越经常遇见,我越是不想看见对面楼的一切,那一切就越往我眼里挤。这也许就是敏感的缘故,姑娘都死十天了,我还常见她在对面楼的屋里晃来晃去。我肯定自己是因恐惧产生了幻觉,为保尊严没和任何人说。
这天冬至,天空堆满乌去,北风飒飒,下着轻雪。我奉母命出去买菜,路过对面楼时突然刮起一阵阴风,接着楼里走出一个女孩儿,正是死的那个姑娘。我想尖叫,但我又怕那只是我个人神经质,所以咬牙闭眼一通狂奔。再回头,姑娘没有了,我长松口气匆匆买了东西往回走。一阵很大的风迎面吹过,我本能地背过身躲避沙尘、杂物,与此同时,对面楼里的姑娘闯入我眼中。她的表情是那么忧怨,手里拎着东西一步步朝我走来。我再也无法劝自己相信那是幻觉了,我怀疑她可能感触到我之前想跟她交朋友才一次次在我面前是现身。我想跑,怎奈腿剧烈颤抖,努力半天却没出多远。她就要到我近前了,很可能拽我去冥界做朋友,我不能坐以待毙,我要垂死一搏。司马南说过真遇见鬼也不用慌,最多被他杀死同他一起变鬼再找他算账。我用这句话给自己打气,紧握刚买的长条倭瓜,在她走近我时没有任何前奏地大喝一声一倭瓜拍向她的头。由于内心恐惧,她躲得麻利,倭瓜未能命中其头,而是砸在她的肩膀上。尽管如此,这一击的力量仍不可乎视。随着倭瓜的断裂,她“哎哟”一声跌在地上大放不满。
奇怪,鬼还知道疼,还懂得理辩?我心里纳闷,恐惧仍没减轻,只是不想一跑了之了。我想把事摆清,她以后就不会再缠着我。借着她又一次疑怨,我反问她干吗总缠着我,我是想跟她交朋友,但那前提是她必须活着。她听完我的话愣怔片刻,而后态度更加暴躁,并且充满嘲讽,“你这人是不是真有病?我走这条路回家不行啊?凭什么说是跟着你?人交朋友的前提当然是对方活着,难道你认为我是岩察鬼?”
她的话外音令我本能意识到什么,恐惧一下减少,脸悄然发烧。“你不皮孙是后楼死那姑娘?”
“当然不是!死那是我妹妹,我是她姐。我们是双胞胎!”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怎么就忽略双胞胎这茬儿了呢?平时不见姐姐,可能人家在外地读书或有别的事。我确实有病,而且是脑袋有病。这一闹招来不少围观者,我的人算丢到家……
恐惧幻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