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海草原

张芝和张旭哪一个是草圣
2个回答2023-01-22 06:47
张芝是。张旭人称“草王”,不是“草圣”。不管他俩水平谁王谁圣,肯定都比他们的同族后辈张柏芝的书法强不少。
后补:原来张旭也有“草圣”称号,这么说有草圣称号的为三人,即张芝、张旭、怀素。不过我以前学的课本上,是称张旭为“草王”的,狂草方面的名头要胜过张芝和怀素。这个名头上,弄不清楚是怎么变化的。
张芝和张旭哪个是草圣?
1个回答2023-01-20 12:10

张旭是草圣。

张旭(685年?—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先后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因而被世人称为“张长史”;大约在乾元二年(759年)逝世,享年大约七十五岁。

人物生平

大约垂拱元年(685年)或稍前,张旭出生在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年长后,张旭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开元初年或稍前,张旭书艺已成,并为吴道子所钦慕,吴道子遂向张旭求教笔法。

开元十三年(725年),张旭在洛阳,大约担任左率府长史。此时,张旭的书法已臻高境,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之后,张旭又担任金吾长史,世人因而多称其为“张长史”。

草圣张芝和张旭是一个人吗
2个回答2023-08-07 22:31
张芝是东汉人
张旭是唐朝人
赏析滕毓旭《小草》儿童诗歌
1个回答2024-01-29 18:54
小草,被谁用脚踏倒。露珠是它的眼泪,叭嗒叭嗒,碎了。太阳公公看见了, 替它把泪擦掉。风儿婆婆看见了,轻轻把它扶好。小草笑了,摇着嫩嫩的叶片,吱吱吱吱长高。 用拟人手法把路边的小草幻化成和幼儿年龄相仿的孩子,露珠犹如他晶盈的泪水,又将自然现象的太阳和风人格化,成为爱护孩子的长者,使幼儿感到十分亲切,既感受到生长在和煦阳光中、轻风吹拂下小草的可爱,也体味到人间温馨的真情。
草圣到底是张旭还是张芝
2个回答2023-01-26 16:08
张旭和张芝都有草圣称号,怀素因为没有楷书基础就写草书,虽然飞扬跋扈也难以掩盖他楷书基础差的缺陷,字体塌方,歪扁,所以他没有获得草圣的称号
张旭草书《心经》与怀素草书相比如何?
3个回答2023-01-29 19:46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张旭和怀素两个大师在草书的造诣方面都非常的高,很难说出谁更好谁更强。

我们先看张旭。他被后人称为草圣,可见他在草书方面有独到的笔法和视角。他的草书得益于对楷书和行书的一种升华。他在写作《心经》的时候心里是平静的,他希望用草书来表达他内心的一种洒脱和自由。

我们再来看怀素。虽然都处在唐朝,但是论年代的话怀素称得上是张旭的后人。他的草书也是受到了张旭的影响,但是他又在张旭的基础之上得以发挥自己的特点。

他与张旭不同的是,他喜欢酒后写作。古书记载怀素常常是酒醉之后艺兴大发。拿出笔墨挥洒一篇,如行云流水般激情澎湃。速度时而快时而慢,笔尖时而粗时而细。字体时而大时而小。。

所以两位大师在草书上的真迹上面留存较少,但是他们在造诣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写作的方式上有些不同而已,难以做出定论。

以草书而闻名张旭难道只擅长草书吗
1个回答2023-02-26 16:32
还有他写的楷书《郎官石记》
旭旭宝宝是谁
1个回答2024-03-16 20:45
旭旭宝宝--永远的竞速达人人称大旭、旭哥、宝宝,拥有众多粉丝的刷图竞速偶像。目前国服红眼刷图记录保持者。喜欢制作自己的竞速视频,面对喷子表示“我的
旭日像什么,旭日像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03:05

1.旭日像一袭个巨大无比的火球,桔红色的,喷薄而出。
2.旭日像少女的脸庞,羞答答的,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3. 旭日像顽皮的孩子,在大海中没有玩耍够,不情愿的跳着脚,离开了海面
4.旭日像初生的婴儿脸一样红扑扑的
5.旭日像是天国的大门在许许敞开
6.旭日像一只火红羽毛的凤凰一样停靠在一幢屋脊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草书创始人是谁,是传说中的张旭吗?
4个回答2023-03-01 13:25

张旭并非是草书的创始人,草书这种字体是出于书写方便这一目的经由隶书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并不存在明确的创始人。草书这种字体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众所周知,自秦始皇完成统一并建立秦朝之后他为了方便各地百姓进行交流对文字也进行了统一,这文字便就是小篆。不过由于小篆这种文字的书写相对比较复杂,故而除它之外秦朝当时还出现了一种名为“隶书”的文字。

相比起篆书,隶书更为简化,从而更加便于书写。也正是因为书写便捷,隶书后来才会逐渐取代篆书,待发展至东汉时期隶书的发展已达顶峰。在使用隶书过程中汉朝百姓有时会因为赶时间抑或是为了其它原因而草率书写,如此一来原本方整的隶书就会变得不那么方整,于是久而久之就诞生了名为“章草”的早期草书。这个时期的草书大体上还维持着隶书的形态,但是比起传统隶书又多了一分草率。

等到了汉末时期草书得到进一步发展,“章草”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慢慢演变为“今草”。相比起章草,今草开始脱离隶书形态,字与字之间开始出现笔势相连,与此同时文字的书写也变得更加简化。今草这种字体十分盛行于魏晋时期。经过这段时期的发展该字体在进入唐朝之后变得越发“狂放不羁”,于是“狂草”顺势而生。

伴随着狂草字体的出现,张旭、怀素等人也因擅长草书而闻名于世。其中张旭这人性情十分不羁且酷爱饮酒,每每酒醉之后还会乘兴挥毫,故而人们将他称呼为“张颠”。张旭的狂草在唐朝时期极具盛名,也因此被评为唐朝“三绝”之一。同样因擅长草书而闻名的怀素同样是草书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其别称是“草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