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尘守孝

守孝时间?
1个回答2024-03-17 07:37

守孝,旧俗指尊亲去世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知和交际,表示哀悼。

古有守孝三年之说。

实际守孝时间为27个月,因为母亲用母乳哺道育孩子要27个月。

现代没那些规矩了。

除了3听天后出殡外,还要烧七个期专。每期7天,共49天。

然后是烧百日,也就是过世后100天。

再就是烧三个周年,即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

关于古人守孝
1个回答2024-03-17 00:52
父亲死了守三年,母亲死了守一年,不能成亲,饮食上不要太过奢侈,最好吃素,貌似也不能出仕,有比较苛刻的说收效期间不能同房,但是实际上很难真正被遵守,也就形同虚设了。
国孝指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后的丧事,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宴乐婚嫁,以示哀悼,一年,只有有相当高身份的人死了才能让全国守国孝,普通的妃子死了肯定是没有的,不然全国人民都打光棍了。至于皇帝嘛,在礼制上无需为妃子们守孝,就连皇后都没这待遇,因为皇帝的子嗣关乎政治嘛。
守孝时间
1个回答2024-06-20 13:10
一般三周即可。
或者多点的四十九天。
再多的就是三年守孝了。
老规矩一般就不要串门了。
还有就是...(ˇˍˇ) 想~
就当自己是和尚吧。
鱼肉都能吃的,不要紧。
现在已经不必以前了。
最重要的是生前孝顺就好。
至于老人身后,小节而已。
愿好人一生平安。
曾子守孝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3 22:49

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做到“吾日三省”。还处处以颜回为榜样向他学习。因此孔子特地向曾子讲授孝道的知识,就是后来的《孝经》。  
  曾子的孝道十分出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奉养父母,虽然生活十分俭朴但是每餐必有酒肉供养父亲。还有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放弃了多次去异地做官的机会。  
  二是尊敬父母,与父母在一起时不敢大声说话,曾子做什么事都请示父母。  
  三是取悦父母,“耘瓜受杖”的故事就是曾子刻意取悦父母的典型事件。  
  四是思念父母。曾子三十一岁时,父亲去世,曾子七天没喝一点汤水,并守孝三年。  
  有一次他吃生鱼,感觉味道很鲜美,但却把它吐了出来,别人问起原因,他说:“我母亲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生鱼的味道,现在我却吃了生鱼的美味,所以就把它吐出来了。”从此以后,终生不再吃生鱼。双亲去世以后,曾子每次观看丧礼,都会想起死去的父母,经常泪水浸湿衣襟。

三字经中是"守孝弟"还是"首孝悌"或是“首孝弟”再或者“守孝悌”。
1个回答2023-08-25 01:42
首孝悌,是“首”不是“守”,其实把2句一起读来就知道是首,首孝悌 ,次谨信,首次之分,另外,其实也可以写成 首孝弟,,但此时弟 发音应为弟 tì,基本字义为 古同“悌”,孝悌。 所以不管是悌还是弟,都可以说是写对了,但读音应该是 tì
为什么守孝要守三年
2个回答2022-12-26 07:48
非是必须,实则表达痛悼哀念先人。人三岁方脱父母怀抱能行走,故而守孝三年略还恩情,以报 释怀。
一般人要怎么守孝?
1个回答2023-02-24 14:57
  但是我感觉心里有孝在哪里都是守孝,再说当老人活着的时候多点孝顺就行了。虽然爷爷过世了很伤心,但是还是以后多孝顺活着的长辈吧。
大部分的守孝风俗是:“三年内不准结婚,周年内不准参加婚礼,如果必须结婚的话,那么需要在百日之内完成,就是你爷爷过世百日之内,这叫做借孝”。
守孝三年期间 儿子能否不在家过春节?
1个回答2024-01-25 10:20
现在没有那么墨守成规的说法了。 如果在生前对老人孝顺,死后守不守三年还有具体意义吗?没人会挑理的。
孙女 守孝
1个回答2024-02-27 07:26
立志守孝,精神可嘉。但民俗中常言“爷爷奶奶花花孝”,意思是孙子、孙女为祖父母守孝,不必太讲究。正所谓“笑见翠竹弄贤孙”嘛!
古人丧事守孝词语
1个回答2024-03-02 02:41
披麻戴孝
[pī má dài xiào]
[释义]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