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抱佛脚

成语临时抱佛脚
1个回答2024-01-24 18:35
临时抱佛脚
【读音】: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解释】: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出处】: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临时抱佛脚”的由来有何典故?
1个回答2024-02-11 02:21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典故由来有两则:其一出自洛阳龙门石窟,早期的佛教场所,不一定会建庙,也少有烧香之类,但一定会建塔,在佛塔上多雕刻佛脚以代表佛祖,供世人礼抱膜拜。另一则则为:“云南之南一番国,俗尚释教。有犯罪当诛者,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愿削发为僧,使贳其罪”。两则典故,前者为中性,后者则逐渐被演变形容为一些人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的行为,明显带有贬义。但是两则典故都没有说临时抱佛脚的结局到底有没有灵验,所以每每遇到想随愿的事,我还是会临时侥幸的抱抱佛脚。
临时抱佛脚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1 01:50

临时抱佛脚 [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基本释义: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出 处

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临时抱佛脚的上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2 21:49

没有下一句,只有上一句。

上一句是:平时不烧香。

谚语。原来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

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出处】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唐·孟郊《读经》诗 【解释】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临时抱佛脚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8 20:45

这句俗语是东汉时由外族人传入中国的。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民族建立的小国家,这个小国家的民众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

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后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无比。

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号啕大哭起来,并不断用磕头表示忏悔。这个罪犯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

正在这时,追兵赶到。兵丁差役见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诚信佛、真心悔过的态度感动了,便派人去禀告官府,请求给予宽恕。官府听后,不敢作主,马上禀告了国王。

国王笃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入寺剃发当了和尚。后来,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国传播佛教时,将这个故事和所产生的惯用语“临时抱佛脚”带入中国,成了现在的俗语。

临时抱佛脚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4 20:20

临时抱佛脚的相近成语有: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渴而穿井、临阵磨枪。

临时抱佛脚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07 21:27

临碰冲时抱佛脚,笑神歼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瞎拿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临时抱佛脚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3 00:12
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解释]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临时抱佛脚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8 12:52
临时抱佛脚的相近成语有: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渴而穿井、临阵磨枪。
临时抱佛脚
1个回答2024-02-11 12:02
如果分数线没有上的话,是不用报的。
即使你报了,达不到分数线,也不会给你投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