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的赏析

张九龄 望月怀远 的赏析
1个回答2023-01-09 20:21
哪一个字表明了相思之苦?(怨)哪一个字表明了自我抚慰之情?(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异同同:都“共”一个月亮,相距遥远的亲人,道出
天下
离人
的共同感受,表达对亲友的思念祝福。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
明月
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异:《月夜》不说自己
见月
怀念妻子,而说妻子
望月
思念自己,爱情。“千里共婵娟'是中秋节时所作,思念的是自己的弟弟,亲情。
张九龄 望月怀远 的赏析
2个回答2022-07-07 15:42
哪一个字表明了相思之苦?(怨)哪一个字表明了自我抚慰之情?(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异同同:都“共”一个月亮,相距遥远的亲人,道出天下离人的共同感受,表达对亲友的思念祝福。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异:《月夜》不说自己见月怀念妻子,而说妻子望月思念自己,爱情。“千里共婵娟'是中秋节时所作,思念的是自己的弟弟,亲情。
简要分析望月怀远的意境
1个回答2022-10-12 06:54
看着月亮,思念家乡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的翻译和赏析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02 20:27
一轮明月升起在海上,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请看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的翻译和赏析?
2个回答2022-07-08 04:20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怀素写字全文赏析
1个回答2024-02-20 12:05
唐·怀素《怀素写字》原文: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白话释义: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
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作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
怀素十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无法阻止。进入佛门后,改字藏真,史称“零陵僧”或“释长沙”。家贫,买不起纸张,只好在寺院的墙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叶上,练习书法;为了练字,还制作了一块漆盘。
怀素年轻时,书法在于“不师古”。按照中国的笔法传承,他还“不得法”,还处于正统书法的门外。
望月怀远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5 15:34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望月怀远讲了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8 01:45
一轮明月升起在海上,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望月怀远这首故事主要写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01:36
一轮明月升起在海上,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望月怀远》主要讲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04:34
没看过`爱讲啥讲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