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有 .
3个回答2022-09-01 19:26
求人不如求己。一个人爱好学习,他就会锲而不舍,不是外部环境所左右的。外部环境的改变只能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但不能改变他发奋学习的动机。就像古时的司马迁,身处逆境并没有影响他书写《史记》。
学习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2-15 15:50
上课绝对不要分心
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0-28 05:07
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任务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激发动机的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1-07 12:25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的动机源于需要,同时也要收到外界环境的制约,所以可以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对相对应的需求进行分析,给予对于的目标和可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这样应该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从而产生行为。
幼儿园管理中常见的激励策略
1个回答2024-02-28 22:16
幼儿园管理过程中最常见的激励策略就是对幼儿做出表扬,可以通过发小红花或者是发放奖品和奖状的方式就可以对他们做出一定的激励。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什么?
1个回答2022-12-15 09:52

学习策略分为三种成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1、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我们进行信息加工的最基本方式,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三种形式。复述策略为了促进工作记忆中信息的保持,对信息进行重复记忆。

常用的方法有划线、圈点、批注、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等。精加工策略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方法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等。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便于理解和记忆。

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以及归类等。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常以单项选择题形式考察,一般会给具体方法进行归类属于哪一策略。大家备考中注意分类,避免混淆。

2、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理解和控制的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进行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确定认知过程和环节、认知结果、选择认知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常用形式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学习材料、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等。

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不断反省和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是否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常用形式有领会监控和注意监控。

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遇到困难或偏离目标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具体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工具利用策略和人力资源利用策略。教师资格考试中单选题备考简单了解。

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5-09 09:11
勤记笔记,弄个错题本,温故而知新。
学习策略有哪些不同的种类?研究学习 策略有什么意义
2个回答2022-11-30 10:48
一、种类:
1、认知策略
2、元认知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
二、研究性学习:
1、定义: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带着问题,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方式去研究获取新的知识。
2、意义:
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分析问题,然后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数学中的行程问题,研究这类问题将会告诉我们:如何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探索隐含条件之间联系,从而建立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构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2-14 02:08
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定时学习;
每次不用太多时间,但要保证每天尽量不间断,当然偶尔可以给自己放假或减小工作量;
定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经验,今后做得更好。
养成一个好习惯,你会终身受益的!
学习策略的内容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0-09 11:29

特征:

主动性,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的使用的。

有效性,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过程性,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程序性,是由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规则和技能构成的。

意义:

1.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

3.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与发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