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官渡位于现在什么

官渡之战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0:06
以少胜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骄兵必败
官渡之战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0:06

以少胜多_成语解释

【拼音】:yǐ shǎo shèng duō

【释义】:用少数的力量战胜多数的力量;以弱小战胜强大。

【例句】: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有关官渡之战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1 23:55

仁义之兵_成语解释

【拼音】:rén yì zhī bīng

【释义】: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三国演义 官渡之战 内容
1个回答2022-05-01 22:00
袁绍滚回家了。
与官渡之战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7 08:34

淝水之战: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半渡而击 官渡之战:倒屣相迎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梦三国2 官渡之战怎么玩的人那么少
1个回答2022-12-18 15:28
这个下午人多
官渡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31 10:19

官渡古镇历史悠久,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诏大理国时期,已是滇池东北岸一大册卖集镇和交通要冲。40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因临近滇池,先人们以捕食螺蛳为生,长久以态绝往,螺蛳壳堆积如山,古称“涡洞”,现存的许帆姿姿多古建筑就建在这一新石器时代贝丘文化遗址上。宋以前设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又改坐轿或骑马过状员楼入昆明城。因此得名“官渡”。另有同名游戏。

官渡地名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6-12 15:31

官渡,这个响亮的地名,叫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雅致,韵味无穷。那么,这个耐人寻味的地名,是怎么得来的呢?还真有一段故事呢。古时候,堵河上游称武陵河,发源地为巴山。武陵河中部有个小河口,为“南岭”,河西有小街,名“南岭街”。

春秋时期的一年夏天,上庸国派使臣过四川联系盐业贸易,途径南岭(即现在官渡),才走到峪口,天就下起大雨来。那使臣一行为了赶路,冒雨前行。天黑时赶到了南岭街东岸,因天黑雨大,无法渡河,就在东岸村子里住了下来。

谁知这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三天三夜。山洪暴发,河水漫过两岸,淹了许多田地村庄。第四日雨过天晴,洪水仍没有消退,波涛滚滚,咆哮如雷。又等了三天,水才消退。但当地没有船只渡河。那使臣便找来村中组长,请他派人砍了一片斑竹,用大竹扎了竹筏子,找来几个识水性的人,才护送使臣一行渡过河去。

那使臣在南岭街住了两天,考察了当地民土风情,已深知当地山民渡河之难,便亲自画了一张渡船图样,又从随带的商贸款项中拨出银两,吩咐地方族长里正照图打造,开辟渡口码头,以利往来行人。

从此,南岭便有了第一只渡船,南岭渡口因为是官家创办的,所以当地人随口叫“官渡”,沿用下来,也就成了地名。后来报县府批准,索性把南岭街改为官渡街,并在小河口竖了一方石碑,上书“官渡”。从蒲溪以下至两河口这一段河流,也统称为官渡河,一直沿用到现在。

官渡之战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9 03:16
倒屣相迎 暗度陈仓 以少胜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骄兵必败
还有很多
参考古书
官渡之战 成语
1个回答2024-02-17 10:45
倒屣相迎

暗度陈仓

以少胜多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骄兵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