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编导考题:小说改成戏剧作品怎么改?
1个回答2024-03-06 05:48
戏剧要有人物,场景,冲突,把主要人物集中在一个场景起一场冲突,在冲突之中,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有什么办法引导孩子可以改变呀?
1个回答2024-03-12 08:43
宝妈您好,别担心孩子还太小我家宝宝也这种情况不用发愁,慢慢来
帮我修改一下故事,编导作业
1个回答2024-01-21 23:52
哈哈。。。想要哪个版本?
机器人成为最终的牺牲者?
更感人的应该是机器人知道自己只能是个机器,不可能带给张琦幸福,然后它主动帮张琦找到他男朋友,并重新挽回他们 的感情,而且私下交代她的男朋友她所有的喜好和厌恶的细节{细节要够详细},然后张琦和他男朋友就幸福的生活下去,而机器人在他报废前最后一个要求就是把他的住能量核做成一个音乐盒,以后就可以天天陪着张琦。
帮我改下故事结尾,编导作业,老师让我把结尾改更感人些
1个回答2024-01-23 04:08
机器人不顾大雨侵蚀的疼痛舞动着身躯想要安慰她,张琦又哭又笑,她抱着机器人说我不会再不信任你了,我们一辈子都要在一起,机器人摸摸张琦的头说好,并递上了她的药,他在她耳边轻轻说到以后记得要按时吃药。张琦吃完药准备和机器人一起回家,突然发现机器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闭上了眼睛,没有了动静。她无言在路上坐了很久很久……
如何引导孩子改正缺点
1个回答2024-02-16 03:04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惩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将帮助爸爸妈妈让宝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礼仪和是非观念。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当孩子犯错误时,运用一定的手段加以惩罚是完全必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年幼的孩子难免会因为淘气、懒惰等缘故而有意、无意犯各种错误,这是一个让爸爸妈妈十分头疼的问题。1岁前,孩子还太小,身体协调能力比较差、思维方式也比较单一,犯错误往往不是故意的,这时,爸爸妈妈完全可以无条件地原谅宝宝。但当孩子1岁以后,有些时候,爸爸妈妈就不能太纵容宝宝了,因为这时的小家伙已逐渐具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在爸爸妈妈说教无效的情况下,适当的惩罚就要显神威了。
但惩罚也不是没有原则的。不恰当的惩罚往往会伤害年幼孩子稚嫩的感情,影响家长和孩子之间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着负面的作用。下面,我们将阐释几条惩罚的原则,希望能给爸爸妈妈有所帮助和启示:
1 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告诉孩子,只要他犯了错误,无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在生气时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不是故意的,爸爸妈妈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负责赔偿。
但同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爸爸妈妈将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和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而且惩罚必须坚决,要进行到底,要让他们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了。
2 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爸爸妈妈平时就应早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孩子自己会知道在犯错后将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几率。当孩子犯错误后,家长应平息自己的情绪,不要一时冲动而妄自随性惩罚孩子,而应该按照已定好规则行事。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
3 惩罚的原因要讲清楚
4 惩罚的方式灵活多变
有些爸爸妈妈在孩子犯错后,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通训斥和抽打,其实打骂是最不可取的惩罚手段,它常常会伤害到孩子的情感:或者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压抑孩子的好动、好奇、天真的个性。
其实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取行之有效的惩罚方式。如果孩子很内向、很敏感,那么建议爸爸妈妈不要采用罚站等硬性惩罚方式,而是采用一些含蓄的惩罚方式,比如借助寓言、故事、童话,适当加以引申发挥,旁敲侧击,委婉地给予批评教育,或是惩罚他陪着爸爸妈妈一起干家务等等;如果孩子很好胜、很倔强,那不妨采取故意冷淡的方式进行冷处理,使之感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
5 惩罚要适度
孩子犯错性质是不同的,爸爸妈妈应分清缘由来进行处理。对于那些故意的、严重的错误,要严惩;对于那些无意的、轻度的则应从轻惩罚。不要让孩子因犯了一个小小错误而受到过度严厉的惩罚,这样会让孩子因恐惧而拒绝承认错误。
6 就事论事在惩罚孩子时,家长经常犯的毛病就是将孩子以前犯的错误都翻出来,前后联系,越想越气,结果往往一个小错误引发了一场大惩罚,使孩子从中受到伤害。爸爸妈妈惩罚孩子时,应对事不对人,不要总是去翻旧账,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7 要及时惩罚
不要对孩子说“等你爸爸回来再收拾你”之类的话语,这并不适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因为小孩子没有什么时间观念,等到他被惩罚时,早已忘了惩罚的原因了。所以惩罚应及时,即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比如发现孩子将家中的玻璃器具打破了,要及时指出其错误,并要求他立即将破碎的玻璃打扫干净,而不能等时过境迁,再来惩罚他。
8 家长态度要保持一致
在对孩子实施惩罚时,家长的态度一定要保持一致,如果父亲不让孩子出去玩,而母亲却将孩子放了出去,就会导致孩子对惩罚不以为然,觉得父母中有一方袒护自己,也就更不听话,从而收不到惩罚的效果。
9 注意惩罚的场所
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幼儿固然小,但也是有自尊的,当众不留情面的惩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10 惩罚后的安抚
孩子受到惩罚改正错误以后,爸爸妈妈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言语和行动上的肯定,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了、被冷落了。爸爸妈妈要让孩子明白,他之所以受到惩罚,并不是他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并不是爸爸妈妈不喜欢他,而是他这件事情做的不对。
有些年幼的孩子在受罚后,会自卑地认为自己不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了,从而情绪低落。这时,爸爸妈妈一定给予安慰,告诉他爸爸妈妈还是喜欢他的,只是不希望他做错事而已,父母真心爱他,希望他能学好。这将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心理安慰,并为了获得爸爸妈妈的继续疼爱而避免犯错。
孩子在深索中学习与成长,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因此要慎用惩罚,只有真正爱护并充分理解孩子,才能正确运用惩罚,才能让惩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何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的教学设计
1个回答2024-01-29 15:27
《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学设计

《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学设计

[《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对自己所做作业的责任心,《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学设计。
2、懂得四种基本的修改符号和修改方法,初步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作文中的病句。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将课外收集的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向大家汇报,提高学生对修改文章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修改文章的兴趣。(如:鲁迅、贾岛王安石……)
(二)、指导点拨
1、指导学生学习修改前与修改后的文章,再说说自己学懂了什么?归纳:
修改文章的作用:修改文章是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好文章的重要方法;修改文章能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学设计
文章修改的内容:错别字,不恰当的词,用错的标点和不通顺的句子。
文章修改的方法:删、补、调、换。
2、说说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让学生把原句和修改过的句子对比起来读一读,说说修改后的好处。
(三)、修改自己的文章
师:现在我们也学王安石、鲁迅他们,一起来改改自己的作文。
1、拿出自己最近写的作文,自己修改
2、同桌相互交换,修改同桌的作文。
3、同桌两人一起讨论,你觉得怎样改更好。
(四)、小结
师:说说通过这次修改,你有什么体会。
孩子不合群怎么引导和改变?
1个回答2024-02-04 15:22
孩子不合群,作为教师,应该对于引导,使他们改变这种现状,不合群的孩子,要不就是自卑,要不然就是孤僻,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孩子做事特别慢,做些什么可以引导他改变?
1个回答2024-02-16 17:05
孩子还小的时候对于时间是没有概念的,需要家长不断的引导沟通。先让孩子形成时间意识,比如通过教孩子辨认时钟的刻度啊 ,通过沙漏来让孩子体验时间的流逝...
孩子做事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事情是否是孩子感兴趣的。同样是做事,写作业、吃饭给孩子带来的满足感是远远比不上玩游戏的。
在我们亲子中心,对于拖延、做事慢的孩子通常就是利用孩子爱玩的特性来引导他们的,通过在游戏中设置时间属性、延迟满足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
修改病句笑话导入故事
1个回答2024-03-27 15:04
我觉得这个可以找一找目不识丁的故事来给大家讲
我儿子5岁了,但特别胆小,没主见,我很心烦,请问该怎么引导孩子改变他
1个回答2024-01-18 22:01
朋友你好,

你在教育孩子上十分细心,很好,如果你说的这些不进行积极的引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父母对孩子的管理太细心了,凡事替孩子做,凡事替孩子想,孩子缺少必要的锻炼和自理的机会。不要认为孩子做不好就不让孩子自己去做。学习和经历使孩子自己的事,也是孩子的权利,家长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另外,也要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并放开手,不要干涉太多。也要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并鼓励孩子在竞争中的微笑的进步,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尽量少批评孩子。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