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胸倒立动作要领

两手成掌放在胸前是什么舞蹈
1个回答2024-04-12 07:18

1.印度舞

2.傣族舞

倒立的要领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1 16:01
一脚前一脚后 注意勾脚尖 锁腰就是绷住腰 双手手指张开死抓地板 头不要抬太高看地上。全身都绷住。不要害怕。尽量离墙。
三点头手倒立动作要领?
1个回答2024-02-20 03:49

三点头倒立比头倒立更需要对身体的整体控制能力,更加考验核心、手臂、背部的连接。

三点头倒立的基本进入方式

第一步:

膝盖跪地,双手撑地,头顶着地,头和手呈等边三角形

第二步:

膝盖离地,臀部改稿,双脚往前走

第三步:

双手核心用力,膝盖放在大臂后侧

第四步:

膝盖并拢,转动髋部,膝盖离开手臂

膝盖继续向上提

从双角式进入三点头倒立

第一步:

双脚一条腿的宽度

双脚内扣,双手撑地,弯曲手肘

第二步:

头顶着地,手肘内夹

第三步:

腹部核心启动,双脚离地,向上提

三点头倒立的初级练习方式

靠墙练习,砖块放在肩膀下方,保持肩膀上提

臀部后侧贴墙

三点头倒立的高级变体

手肘内夹并拢,指尖朝外

膝盖放在大手臂上方

在前面体式基础上,左膝盖放在右大臂后侧

左膝盖向左上方打开,左手离地抓左大脚趾

练瑜伽,保持心态的开放 ,多尝试不同的方法 。

不倒翁舞蹈 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2-17 01:56
早上好!
这首舞曲是《Por Una Cabeza》, 中文译名《只差一步》或《一步之遥》。这首华丽而高贵动人的探戈名曲
祝您开心。。。
nobody舞蹈的要领
1个回答2024-02-02 01:31
三和七的关系

最主要就是要可爱啊呵呵

七分可爱,三分动作,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傻傻可爱清纯所以首先要定位,再就是把几个主要动作练习,拍手扭腰想象自己可爱桌性感着
舞蹈鲜花要领
1个回答2024-02-15 09:49
  芭蕾的基本标准是:轻、高、快、稳。轻即体态轻盈,高即挺拔向上,快即舞姿娴熟,稳即老练稳健。另外,挺拔向上是贯穿芭蕾演员所有动作的基本体态,演员水平的高下,往往并不反映在旋转的多寡、跳跃的高低,而在轻盈、稳定、规范、纯净之余,举手投足都遵循“开、绷、直、圆”的要素,动作之间没有任何多余的“零碎”。   1.芭蕾的手位   学习手的位置之前必须学好手的形态: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大拇指不必碰中指,而是朝向手心既可。我国至今延用的是下面介绍的七个手位:   一位手   手自然下垂,胳膊肘和手腕处稍圆一些。手臂与手成椭圆形,放在身体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对,并留有一拳的距离。   二位手   手保持椭圆型,抬到横隔膜的高度。(上半身的中部,腰以上,胸以下的位置)但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胳膊肘和手指这两个支撑点的稳定。   三位手   在二位的基础继续上抬,放在额头的前上方,不要过分的向后摆,三位手就象是把头放在椭圆形的框子里。   四位手   左手不动,右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四位。它已是舞姿了。   五位手   左手不动,右手保持弯度成椭圆形。从手指尖开始慢慢向旁打开。在过程中胳膊肘和手指两个支撑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手要放在身体的前面一点,不要过分向后打开,起到一个延续双肩线条的作用。   六位手   右手不动,左手从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六位,形成舞姿。 七位手   右手不动,左手打开到旁边,双手相同地放在身体的两边。 结束   双手从七位(手心朝前)划一个小半圈,手心朝下,向两边伸长后,胳膊肘先弯曲下垂,逐渐收回到一位。结束。   在简单热身后开始基本素质的训练,先从压腿开始。压腿其实并不只是为了舞姿的优美,而是它在健身方面还有许多好处,例如: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减轻肌肉的疲劳感、可以塑造肌肉的线条等等。压腿属于静力拉伸,每次压过之后,还要进行动力拉伸(踢腿)的练习。由于踢腿是比较剧烈的动作,所以还有提高力量和减肥的效果。   芭蕾的站立姿态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要求肩部下沉,从而突出胸部和颈部的美好线条;要求腿部收紧腰部直立,以使姿态挺拔仪态端庄……这个简单的动作除了美观,它对健康和减肥也有直接的帮助。一些学员由于不良习惯给形体造成了伤害,例如:很多人喜欢长时间用一侧肩膀背包,结果使两个肩膀发展得不平衡(一肩高一肩低);再如,很多人错误理解“抬头挺胸”的动作,做成了“塌腰撅臀”,结果使得腰肌软弱无力、腹部日渐突起,而且由于错误用力极可能导致腰部过早老化。   而芭蕾的站姿则能让你感觉人长高了几厘米,可以让你的身线看上去更柔美。教练会在你练习的时候嘱咐你:想象自己是一位公主,很清高,很美丽……通过这样的“内外兼修”,形体与气质都练就出来了。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踢踏类   (一)、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   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 (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手。   5、退踏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   \基本动作加强训练   1、颤踏组合   音乐 2/4 中板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4:保持体态,双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弯腰90°,又脚勾脚“旁虚步”敬礼。   [2]-4:收右脚正步位,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颤膝。   5-8:保持体态,(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体态,原地右“颤踏”(踏右脚颤膝,抬左脚),里“横向摆手”。   -4:原地左右“碎踏”,外“横向摆手”。   5-8:做1-4反向动作。   [4]-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前行。   [5]-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二拍移转)。   手1-2:双手体前内“抹”,3-4:双手外“摊”,5-8:反复1-4动作。   [8]-2:(右始)向左横“踏”四步,双手体侧“摊手”。   3-4:原地右脚“踏”二次,双手体前内“抹”外“摊”.   5-8: 做1-4反向动作。   训练提示:   1、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一)东北秧歌——哏俏脆幽默、热情爽朗它是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城乡、为刚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族民间舞蹈。   它的基本动律特征是:身体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迅速且扎实。常用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等。膝盖部分呈规律性提、顿可分为硬屈伸和软屈伸,与腰胯的扭摆要求和谐一致。上肢动作主要由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绕腕,即前后画横“8”字而形成。   东北秧歌常用的舞蹈道具是手绢,手绢花的动作技巧可谓丰富多彩、秒不可言,常用的有:挽花、缠花、胸花、片花、抖花、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等等。   ①东北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性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哏劲”,这种“哏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与原来秧歌表演中踩高跷的动作技术亦有关.   秧歌的基本律动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属于“走相”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顿步、自由步等,这些舞步的动律大多不太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出稳重、健壮、大方、开朗、淳朴、豪爽之风。“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眼、俏等美的慰藉。“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   “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   “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   ③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其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该民间舞韵律特点—哏俏劲。   ④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因其多样的节奏变化和丰富的曲牌传送多样的感情,因而使得东北秧歌舞蹈感情丰富、性格多样。
跌倒的人舞蹈为什么女性最后倒
2个回答2023-09-27 17:40
跌倒的人舞蹈中女性最后倒下的原因,据编舞家奥利维耶·杜布瓦的解释,是为了展示出女性面对困难不服输的态度。在这个舞蹈作品中,“摔倒”是盯罩一个主题蚂则清,而最后摔倒的人是女性,这既是一种艺术表现,也是闷前对主题的深入挖掘。通过这种方式,该舞蹈作品强调了女性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顽强和坚韧,以及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幼儿舞蹈的创作要领
1个回答2024-01-24 21:09
从生活到舞蹈动作必须运用对比、重复、夸张、美化四种手法。
对比、重复、夸张、美化等手法,在幼儿园舞蹈创编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四种手法,是编舞者应该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和艺木法则,也是一切艺术创造的规律和法则。有些编导往往不太注意运用这些方法,所以导致了一些舞蹈作品缺乏变化、发展,使作品苍白无力。
头手倒立动作要领和教学步骤?
1个回答2024-02-24 21:22

头手倒立(或肩肘倒立)的动作要领是:

蹲撑,头手撑垫成正三角形,两肘内夹。

一腿上举,一腿蹬地。

两腿并拢伸直,紧腰、夹臀,头手支撑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