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论文

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的意思一样吗?
1个回答2024-01-21 03:03

不一样。

一、同日而语 [ tóng rì ér yǔ ]

释义: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译文:灭掉别国或被别国灭掉,让别国臣服或臣服于别国,两者绝不能相提并论。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二、相提并论 [ xiāng tí bìng lùn ] 

释义: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译文:把两个人放在一起谈论,这自然是明白显示主上的过错。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

近义词:一视同仁、同日而语、混为一谈、等量齐观、同年而校、一概而论

反义词:不足齿数、厚此薄彼、不可同日而语、敌众我寡、一分为二

笔顺


扩展资料:

1、一视同仁 [ yī shì tóng rén ] 

释义:不分厚薄,同样看待。

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译文:圣明的人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对亲近自己的人忠实,对疏远自己的人一样重视。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平等对待

2、敌众我寡 [ dí zhòng wǒ guǎ ] 

释义: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出处: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孟子·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译文:然而小本来就打不过打的,少本来就打不过多,弱者本来就打不过强者。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

可以相提并论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2 22:24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无可比拟】:比拟:比较。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伦:类;同类。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截然不同】: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必然联系。

相提并论出自于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1-22 06:28
相提并论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这样的语句。 扩展资料

  该成语与汉朝时期的历史人物窦婴有关,窦婴是汉景帝刘启母亲窦太后的娘家侄子,他善于用兵,功勋卓著,因此被封为大将军和魏其侯,由于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与太子母亲栗姬有过节,因此长公主常在景帝面前吹捧王扒银亮夫人并且攻击栗姬,而王夫人趁汉景帝对栗姬有些厌烦,因此去恶意煽动,最后汉景春宽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

  窦婴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太子,愧对满朝文武,因此他称病告假,不愿意去上朝,商遂劝说道:“您不能使皇帝改变主意,搏改又不能为此事殉节,如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评价相提而论,像是在故意显露皇帝的.错误,作臣子的不该如此啊!”

可以相提并论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12:27
相提并论】:xiāng tí bìng lùn,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作谓语、宾语;指同等对待。
【不可同年而语】: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同“不可同日而语”。作谓语、定语;形容不能相比。
【不可同日而语】: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作谓语、定语;形容不能相比。
【不足齿数】:bù zú chǐ shǔ,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作谓语;表示不能相提并论。
【相提而论】:xiāng tí ér lùn,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作谓语、宾语;指同等对待。
【同年而校】:tóng nián ér xiào,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一概而论】:yī gài ér lùn,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同日而论】:tóng rì ér lùn,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不能相提并论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1 02:25

无与伦比_【拼音】:wúyǔlúnbǐ【解释】:伦:类;同类.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出处】:唐·卢氏《逸史》:“置于州;张宠敬无与伦比.”【示例】:新社会里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是~的.&^^&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想新奇;工艺精美;可谓~.

不可相提并论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18:15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可以相提并论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22:21

相提并论】:xiāng tí bìng lùn,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作谓语、宾语;指同等对待。

【不可同年而语】: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同“不可同日而语”。作谓语、定语;形容不能相比。

【不可同日而语】: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作谓语、定语;形容不能相比。

【不足齿数】:bù zú chǐ shǔ,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作谓语;表示不能相提并论。

【相提而论】:xiāng tí ér lùn,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作谓语、宾语;指同等对待。

【同年而校】:tóng nián ér xiào,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一概而论】:yī gài ér lùn,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同日而论】:tóng rì ér lùn,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成语相提并论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0 17:31
相提并论

xiāng tí bìng lùn



成语典故: 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成语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例句: 二者相提并论,则陈张两公之捐躯殉难,均有所迫而然也。(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区别
1个回答2024-02-14 20:19

同日而语是指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常用于否定式;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

1、释义区别

同日而语一般是指同一事物不同时间比较,而相提并论是指不同事物比较。同日而语一般用在否定句中,相提并论在一般陈述句中。

2、用途区别

同日而语用做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相提并论多用于强调句中。

3、使用对象区别

同日而语用于同一类事物,同日而语强调的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比较;相提并论用于不同的事物。

4、侧重点区别

同日而语用于指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相同比较;相提并论用于指差距很大的事物,差距很大,能够比出差距。

成语辨析的方法

1、注意关键字词,防范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2、注意适用对象,防范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指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指向性有意弄错。

3、注意感情色彩,防范褒贬误用。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类。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而含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与批判的情感态度;介于二者之间的不带褒贬感情的,则是中性色彩的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清褒贬,否则就容易犯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相提并论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3 02:17

成语解释:把两个人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中文发音: xiāng tí bìng lùn。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译文:把两个人放在一起谈论,这自然是明白显示主上的过错。

成语辨析:“相提并论”和“等量齐观”;都含有把不同的等同起来的意思。但“相提并论”指把不同性质的对象放在一起谈论;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等量齐观”只能用于对待事物;表示同等看待。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混为一谈

中文发音: hùn wéi yī tán。

成语解释:把不同的事物或人混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

成语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译文:万人随声应和,不同的事物说成是相同的。

成语辨析:

相提并论和“一概而论”;都含有“不加区别地一起加以谈论”的意思。但相提并论多指不分是非好坏;不管性质根本不同;一律看待;“一概而论”多指不论彼此;不管具体情况;笼统对待。

相提并论和“同日而语”都有“把不同的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的意思。但“同日而语”是指把不同水平的两个人或两种事物既有本质差别;又往往有时间上的差异;多用于否定语气;~并不强调时间上的差别;也不限于用在否定语句中。

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2、反义词

一分为二

中文发音: yī fēn wéi èr。

成语解释: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成语出处:宋 - 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译文:是因为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客观看待问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