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阅读

呼兰河传好句
1个回答2023-05-10 18:36
是呼兰河,不是呼河兰
呼兰河传人物介绍及重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4 18:25

小团圆媳妇健康、天真、活泼小团圆媳妇婆婆保守固执,遵从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麻木、残忍、愚昧二伯-----处于奴隶地位,有时思想却是主子们的思想。作者着重揭示了二伯的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的性格。

《呼兰河传》中小灵花是谁
1个回答2024-03-07 14:14

《呼兰河传》中小灵花是小姑娘

呼兰河传主要人物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25 12:26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有“我”、有二伯、冯歪嘴子、“祖父”、小团圆媳妇。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日军还未侵略中国。

《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1941年底,萧红病危之际要求骆宾基送她北上:萧红要回到家乡去。萧红曾计划写《呼兰河传》的第二部。

人物介绍:

“我”是个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孩子。“我”家住了五间房子。“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而是心里边想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我”想将来是不是“我”也可以到那没有人的地方去看一看。

二伯是长工,在“我”家一做就是30年,而且没有工钱,“我”家只提供有二伯食宿。所以工作30年,有二伯还是一无所有。有二伯是一个很古怪的人,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冯歪嘴子是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他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要争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表现出生的坚强和勇气。

“我”的祖父是个慈祥、和蔼可亲、脾气好的人。他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他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在家里,“我”与祖父的关系最好,常常和祖父在后花园玩。

小团圆媳妇,一个仅仅12岁而被称作14岁的小姑娘;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她是一位健康、天真、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

呼兰河传的其中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5-28 07:49

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描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度过的难忘时光。那时的作者是自由的、快乐的,祖父对萧红的无限包容与慈爱,是成年后的作者最难以忘怀的。或许每个成年人背后的身不由己,最渴望的还是童年时代的那份自由吧。

呼兰河传的名人名言?
1个回答2024-05-05 19:01

呼兰河的人们就是如此,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炎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萧红

《呼兰河传》好词二字?
1个回答2024-06-04 23:04

1、二字好词

白净,柔嫩,笑靥、高耸、集会、严冬、封锁、冰溜 、跌倒、 喝彩 、热闹 、花样

2、四字词语

面黄肌瘦: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貌。

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油头粉面:头上擦油,脸上搽粉。形容人打扮得妖艳粗俗。

喜形于色: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此刻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容光焕发: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貌。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方面大耳: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呼兰河传好词好句)

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貌。

神采奕奕:奕奕:精神焕发的样貌。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耳目一新: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使人感到新鲜

一、《呼兰河传》好句

1、过了几天,老胡家就打起了团圆媳妇,不分昼夜。我念诗时,总能听到她哭的声音。

2、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3、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4、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5、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二、《呼兰河传》

1、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2、创作背景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日军还未侵略中国。

《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 1941年底,萧红病危之际要求骆宾基送她北上:萧红要回到家乡去。萧红曾计划写《呼兰河传》的第二部。

3、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年),中国作家,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1942年因病逝世于香港。主要作品:《跋涉》、《生死场》、《桥》、《牛车上》、《旷野的呼喊》、《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马伯乐》、《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人物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6-01 05:42

1、“我”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60多岁,“我”长到4、5岁,祖父就快70了。“我”是个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孩子。 “我”家住了五间房子。“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而是心里边想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我”想将来是不是“我”也可以到那没有人的地方去看一看。

2、有二伯

有二伯是长工,在“我”家一做就是30年,而且没有工钱,“我”家只提供有二伯食宿。所以工作30年,有二伯还是一无所有。有祥皮中二伯是一个很古怪的人,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3、冯歪嘴子

他是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他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要争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表现出生的坚强和勇气。

《呼兰河传》创作背景: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握悔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日军还未侵略中国。

《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1941年底,萧红病危之际要求骆宾基送她北上:萧红要回到家乡去。萧红曾计谨山划写《呼兰河传》的第二部。

《呼兰河传》有几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06 13:53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从一种特殊的程度上来说,是萧红的一部绝世之作。这部作品在思想上继承了鲁迅对中国人民性质的剖析与批判;在题材上,开创了介于散文、诗歌与小说之间的一种体裁样式;在语言上,文字娓娓道来,朴实清新,沉郁感伤。因此,这部作品无论在思想、体裁还是语言上都有着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呼兰河传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23:57

呼兰河传内容;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的故事。

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在这里生活着的是《呼兰河传》的人们。但宗法社会本质是残忍的,这样,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被愚昧的人们折磨死了。当然还不止小团圆媳妇,还有王大组,也在愚昧的冷眼中难免一死。这大约又是宗法社会的波澜。但它到底还是要复归平静,平静为一种坚韧的生活。这都是小说中磨倌冯歪嘴子的生活提示结读者。

《呼兰河传》,女作家萧红寂寞童年的一曲挽歌,呼兰河畔的一束风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