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李牧

秦牧是哪部小说男主角
1个回答2023-05-24 10:55
明扬天下,作者何昊远
秦牧故居的秦牧路
1个回答2022-12-05 00:27

按《秦牧故居的布置和装饰安排》规划,故居入门正对面的正厅将陈入秦牧大理石半身像,正面墙壁右侧悬挂《秦牧故居碑记》和《秦牧生来传略》两块牌匾。除了故居大门门楹外,外埕、左右厢房、客厅、居室等处要进行复原布置外。观一村还要对村里的秦牧路进行配套建设。
据了解,秦牧路原俗称堤顶路,由国道324线进入观一村,于2000年建成水泥路,2001年开始以”秦牧路”命名,全长300多米。按照规划,将在该路建“先贤亭”,种植树木进行绿化,并完善旅游设施。并将聘请专家选择秦牧的一篇文学作品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在观一村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地点建成永久性的旅游景点,与秦牧故居、天后宫、南盛里建成一个统一的观一大观园旅游区,与毗邻正在开发中的樟林古港红头船文化旅游区连成一片,形成一处具有浓郁潮味的大型人文景区。

秦牧是谁
1个回答2023-05-01 22:46
《牧神记》男主角也叫秦牧
秦牧的代表作
1个回答2024-03-16 08:58
秦牧,原名林阿书,又名林派光、林觉夫、林顽石,(1919.8——1992.10),男,祖籍澄海东里樟林。我国著名文学大师。
秦牧于香港出生。3岁时随父母移居新加坡。1932年回到故乡樟林。青少年时期曾就读于新加坡端蒙学校、樟林萃英学校、汕头一中等学校。1938年春到广州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辗转于粤桂两省。1941年曾在桂林的中山中学教书,并从事写作,开始涉足文坛。历任《中华论坛》、《再生》、《中国工人》诸杂志编辑。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区纵队,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文教厅科长、中华书局广州编辑室主任、中岩敬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主编过《广东教育与文化》、《中华通俗文库》、《作品》诸杂志。曾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糸主任。历届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联执行主席,并任《四海》杂志主编。曾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以作家身份访问过蒙古、古巴、新加坡和泰国。
出版《秦牧消液全集》十卷。他的散文作品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散文一绝”。小说、童话、戏剧、诗歌、文艺理论等都有著作,故又被喻为“一棵繁花树”。
馆藏作品:《秦牧全集》、《火种集》、《拿枣物秦牧散文集》、《彩蝶树》、《秦牧儿童文学全集》、《秦牧文集》、《秦牧散文选》、《花城》、《秦牧科普作品选》、《华族与龙》、《艺海拾贝》、《哲人的爱》、《在国际飞机翼下》、《翡翠路》、《森林水滴》、《秋林红果》、《秦牧华侨题材作品选》、《秦牧论散文创作》、《访龙的家乡》、《中华散文珍藏本·秦牧卷》、《寻梦者的塑像》、《盛宴前的疯子演说》、《巨手》、《晴窗晨笔》、《愤怒的海》。
寻找牧歌 音乐不了情
1个回答2022-07-31 01:29
5555 不错啊
秦牧的原名
1个回答2023-01-13 19:11
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主要作品有《秦牧杂文》、《花城》、《潮汐 和船》、《艺海拾贝》、《长河浪花集》等。
秦牧的原名是?
2个回答2022-09-24 12:41
我知道是林觉夫,可能还有其他名字。
李牧是谁
1个回答2024-02-11 20:17
人名。一般指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前229),他与白起、王翦、廉颇一同被后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另有同名人物多人: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花鸟画家、医生、硕士生导师等。
战国李牧的儿子
1个回答2024-03-05 16:40
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长子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前245)名丹。惠文王子。前266年即位。秦军来攻,拔三城,触龙说赵太后以长安君为质于齐,齐援赵。韩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归秦而附赵,赵令廉颇发兵取上党,驻守长平。秦人施反间计,赵以赵括代廉颇为将。前260年,秦人围赵括于长平,括被杀,四十余万降卒为秦坑杀。次年,秦军围邯郸,前258年,魏公子无忌与楚春申君率兵救赵,秦解围。燕发兵攻赵,廉颇攻燕军,诛其相栗腹。

次子长安君
赵惠文王子,赵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今河北省饶阳一带),孝成王时,质于齐。
女儿燕后
李牧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15 20:07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3]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扩展资料:

公元前229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嬴政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直下井陉,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

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再行反间故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

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