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鹳雀楼古诗

《登鹳雀楼》是不是《登黄雀楼》
1个回答2024-03-06 03:42
登鹳雀楼
[标题]: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体裁]:五言绝句

[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原文]: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写作背景]: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此诗描写作者登楼远眺,眼前展现一幅辽阔的图景:落日西沉,黄河奔腾,诗人不禁咏出含有哲理的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登鹳雀楼昰不是关于黄鹤楼的词
1个回答2024-03-08 05:13
不是吧。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鹳雀楼 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3:23
永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存文化遗址、宝寺名刹、名人故里、山川名胜多达140余处,是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的龙头。依托资源优势,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旅游开发优惠政策,形成了以鹳雀楼为龙头的西线人文景观旅游区和以五老峰为龙头的东线自然景观旅游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首鹳雀楼于 2002年9月实现主楼竣工开放;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五老峰开发四年,一期工程目前全面完成;唐开元大铁牛提升保护工程、中条第一禅林万固寺、避暑胜地王官峪、绝代佳人杨贵妃故里、神医扁鹊庙等一批旅游景点都得到很好开发。世界情侣月已经举办了六届、五老峰登山节举办了两届。受旅游产业的拉动,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全市拥有5家旅行社、7家星级宾馆酒店、15家大型超市商场,旅游城市功能日益健全。
位于永济市蒲州镇的位于永济市蒲州镇的土岗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历经岁月沧桑,寺内殿阁僧舍均已毁坍湮没,唯有13层、高37米的舍利砖塔(俗称莺莺塔)依然屹立于土岗之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唐代佛教寺院的布局和西厢记故事的格局修复了普救寺。现在巍峨高大的主殿、小巧玲珑的西厢书斋、方整宽敞的塔院、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所在的佛居别墅等建筑都已落成,它们依山而筑,错落有致。
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 (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可惜鹳雀楼到宋以后被水淹没,后水退却。
21世纪初,中国人重建鹳鹊楼。有关方面报道,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997年12月,鹳鹊楼复建工程破土动工,重新修建的鹳鹊楼为钢筋混凝土减力墙框架结构,设计高度为73.9米,总投资为5500万元,截至2001年,主体工程已完成封顶,预计2002年底,这座九层高楼将在永济市黄河岸边落成。
鹳雀楼与同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风景胜地的普救寺相隔不远,这两大著名人文景观成为当地的旅游支柱。
土岗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历经岁月沧桑,寺内殿阁僧舍均已毁坍湮没,唯有13层、高37米的舍利砖塔(俗称莺莺塔)依然屹立于土岗之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唐代佛教寺院的布局和西厢记故事的格局修复了普救寺。现在巍峨高大的主殿、小巧玲珑的西厢书斋、方整宽敞的塔院、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所在的佛居别墅等建筑都已落成,它们依山而筑,错落有致。
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 (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可惜鹳雀楼到宋以后被水淹没,后水退却。
21世纪初,中国人重建鹳鹊楼。有关方面报道,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997年12月,鹳鹊楼复建工程破土动工,重新修建的鹳鹊楼为钢筋混凝土减力墙框架结构,设计高度为73.9米,总投资为5500万元,截至2001年,主体工程已完成封顶,预计2002年底,这座九层高楼将在永济市黄河岸边落成。
鹳雀楼与同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风景胜地的普救寺相隔不远,这两大著名人文景观成为当地的旅游支柱。
······································

说行天下 朋友推荐的小说网站大全,好东西要一起分享。
鹳雀楼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4 01:33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鹳雀楼由来
1个回答2024-03-11 13:37
始建于北周,毁灭于元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焚楼、橹,火照城中。”从此,鹳雀楼毁于战火,仅存故基。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后来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
山西籍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历史上的鹳雀楼,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境内。据史料记载,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毁于元初,为三层四檐结构的木质楼,高约20—30米。它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鹳雀楼还是鹳鹊楼?
  鹳雀,是一种鸟,又叫冠雀、观雀。这种鸟生活在江湖池沼旁。喜欢把巢建在高树之上,也喜欢栖于高楼。所以,生活在河滩上的鹳雀成群结队栖于楼上,人们便把此楼取名鹳雀楼。这就是“鹳雀楼”名字的由来。
  还有一种鸟,名叫喜鹊。在当地有种习惯称,凡喜鹊落在谁家的树上“叽叽”地叫几声,说明这家人将有喜事或贵客到来。人们把这种报喜的鸟叫做喜鹊。喜鹊与鹳雀的习性几乎一样,都喜欢将巢筑于高树、栖于高楼之上,所以,鹳雀楼又有一名叫鹳鹊楼。
鹳雀楼诗?
1个回答2024-03-21 21:48

鹳雀楼诗全名应为《登小鹤雀楼》,为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在夕阳西下薄暮时分,登楼而望,中条山苍莽秀丽,黄河气势磅礴,顺东而去。诗人虽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寓哲理于景中。要看得更高更远,就要“更上一层楼”,平易而深刻的哲理,寓于景中。虽写咫尺之近,却又能放眼千里之远。故诗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鹳雀楼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2-27 23:33

鹳雀埋升好楼怎弯铅么画笑铅

什么的鹳雀楼
1个回答2024-03-13 10:50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
全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黄鹤楼和登鹳雀楼是一首诗吗
1个回答2023-10-09 05:15
登橡兄黄鹤楼和登鹳雀楼不是一首诗。

《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梁卜袭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登鹳弊举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登鹳雀楼是什么楼
1个回答2022-06-11 00:55

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中的“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