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与奖励的规章制度

奖励的惩罚
1个回答2023-11-18 02:13

这是著名的聪明老头和捣蛋小孩的故事。可作为 奖励削弱内部动机 典型案例。孩子喜欢扔石头,这是内部动机,老头用奖励刺激,将孩子的内部动机成功转化为外部动机,然后逐渐减少奖励,慢慢弱化孩子扔石头的动力,最后孩子不愿意继续扔石头了,困扰老头很久的问题得到解决。

《奖励的恶果》中也提到:那些总是用奖励来鼓励孩子的人,没有想到外在的奖励是在给孩子吃“有毒的胡萝卜”。一旦孩子开始依赖奖励做事,他们对事情的内在情趣就磨灭了,需要奖励才会做事,而不是真正做感兴趣的事。

故事中老头利用「奖励削弱内部动机」的原理来抑制孩子的坏毛病,生活中我们更多要警惕的是 不要在不知觉中的奖励损害了孩子的内部动机,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长大后动力不足)

当孩子喜欢、主动做件事的时候,不要使用奖励,奖励会侵蚀内部动机。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孩子拓展视野、收集资料、提供支持,让孩子更深入更全面。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护,内部动机得到加强,未来长大了,即便没有了任何外部激励,孩子依然有满满源自内心的动力做一个充实的人。

如何惩罚奖励学生自己做主
1个回答2024-02-09 17:30
我觉得太着重用心理进行奖励与惩罚不是好事,好像是骗与罚,多点进行引导与关心吧。
奖励的惩罚
1个回答2024-02-29 03:52

这是著名的聪明老头和捣蛋小孩的故事。可作为 奖励削弱内部动机 典型案例。孩子喜欢扔石头,这是内部动机,老头用奖励刺激,将孩子的启则内贺蠢部动机成功转化为外部动机,然后逐渐减少奖励,慢慢弱化孩子扔石头的动力,最后孩子不愿意继续扔石头了,困扰老头很久的问题得到解决。

《奖励的恶果》中也提到:那些总是用奖励来鼓励孩子的人,没有想到外在的奖励是在给孩子吃“有毒的胡萝卜”。一旦孩子开始依赖奖励做事,他们对事情的内在情趣就磨灭了,需要奖励才会做事,而不是真正做感兴趣的事。

故事中老头利用「奖励削弱内部动机」的原理来抑制孩子的坏毛病,生活中我们更多要警惕的是悄拍棚 不要在不知觉中的奖励损害了孩子的内部动机,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长大后动力不足) 。

当孩子喜欢、主动做件事的时候,不要使用奖励,奖励会侵蚀内部动机。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孩子拓展视野、收集资料、提供支持,让孩子更深入更全面。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护,内部动机得到加强,未来长大了,即便没有了任何外部激励,孩子依然有满满源自内心的动力做一个充实的人。

如何制定家规和惩罚
1个回答2024-01-27 23:27
家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罩漏;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物野烂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脊谈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玩游戏输后的奖励与惩罚
1个回答2024-01-18 10:35
1.掷骰子准备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在它的六面上写上“各处罚铅尘磨条例”,如:高歌一曲、学猴子走路、交换蹲跳、吻主持人、跑等,请输的人自己掷骰子,并依条例受罚;

2.输的人面对大树或墙壁大声地喊三声:我爱你;

3. 输的人就地闭眼睛,左兄裂转三圈,右转三圈,再睁开眼睛,走回自己的座位;

4.输的人模仿一位自己熟悉的明星、歌星或动物的动作、歌声或说话方式;

5.准备一盘面粉及乒乓球,让输的槐斗人用力将面粉盘上的球吹走;

6. 赢的人将3到5本书放至输的人的头顶,并请他学模特走台步旋转一圈后走回来,如果书掉了,就得重来;

7.在输的人身上挂数个气球,让赢的人离他3米远,用牙签射向气球,至气球全部破掉为止;

8.输的人先大笑5秒之后,忽然又大哭5秒钟,反复2到3次。
五年级数学代课老师想给学生制定奖励惩罚措施,那么五年级学生现在喜欢什么奖励?请详细举例,还有怎样惩
1个回答2024-01-24 03:34
让他们找回自信,难度慢慢往上加。还有就是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会对您有好感,对学习也该有好处您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要给他们做简单的题,让他们少做一点题,每天3-4道就好
班规:10条奖励,10条惩罚(急)
1个回答2024-02-17 02:22
迟到,早退者,打扫卫生。(时间你订)



上课违纪者,罚抄课堂纪律。(多少遍你看着办)



旷课,逃课,打架,闹事,这个老师学校都会管,但要写检讨。并在班上公开念出来。(最好是在班会上)



表现好的,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笑奖品。(当然是班费买)



不爱学习者,调到后面去。表现好了在调回来。



我们班还有罚款的,可能在你那里不在怎么行的通。因为是老师定的····
我认为你是我的奖励,而你却觉得我是你的惩罚
1个回答2023-12-21 22:59
有三个女人死后一起来到天堂,天使和他们说不要踩到地上的鸭子,可地上的鸭子很多密密麻麻的。第一个女人很快就踩到了鸭子,过了两天天使带来了一个长得很丑的男人,将他们绑在了一起。第二个女人也踩到了鸭子,天使同样带来了一个很丑的男人,将他们绑在了一起。第三个女人很小心,没有踩到鸭子,过了两天天使带来了一个很英俊的男人,将他们绑在了一起。女人就问男人,你是怎么会被带到这里?男人说:我也不知道,就是踩到了鸭子就被带到了这里。当时看到这个故事,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话。我认为你是我的奖励,而你却觉得我是你的惩罚,可能很多人听不懂这个故事啊。听不懂的人,一定很幸福吧。
《奖励的惩罚》读后感
1个回答2023-11-30 05:52
      最近看了一本书《奖励的惩罚》,一开始我对这个书名有疑问,《奖励的惩罚》是不是矛盾的?

      其实不是。在《奖励的惩罚》中,埃尔菲列出了很多实验,例如在十二天的时间里,四、五年级的学生玩与数学有关的游戏得到奖励,玩别的游戏没有奖励。这些游戏本身在趣味性方面无多大差异。有奖励的时候,孩子们立刻涌向能得到甜头的游戏,而没了奖励,他们的兴趣急剧下降,许多人的兴趣甚至低于一开始就没有得过奖励的孩子。还有通过奖励来让人戒烟、减肥、带安全带……所有的实验都证明,奖励只能在短期内达到目的,当奖励结束,这些曾经接受了奖励的人和没有接受奖励的人相比,反而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奖励表扬其实是一种控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考虑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简单的胡萝卜加大棒是最简单的方法。而惩罚在现实中也是存在的,避而不谈惩罚的结果一是使教师不敢惩罚;二是教师不会惩罚,滥用惩罚,导致许多问题学生的出现,教育在育人上失败。不敢使用惩罚的方式,一味的宽容。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埃尔菲给我们介绍了几个方法:

1.把奖励从人们眼前挪开。尽量不让员工/学生/孩子时刻关注着奖励,而是引导他们用心去做好需要完成的事情。

2.把奖励放在最后,不要提前告知,作为事后惊喜。

3.永远不要把寻求奖赏变为竞争。比如,不要规定获奖人数。

4.使奖励尽可能与任务相似。比如,孩子完成了阅读任务,那么奖励最好就是--再给他一本书。

5.对于该如何使用奖励,给人们尽可能多的选择。

      当然,不使用奖励不代表就要使用惩罚。奖励和惩罚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目的都是控制,带来的结果都是使人丧失兴趣。

      教育永远没有捷径,现在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不会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最重要的是让老师们学会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