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抚仙湖天气

抚仙湖有哪几个传说?
1个回答2024-04-11 17:27

(1)鲭鱼阵之谜。每年5—8月间,风和日丽时,在孤山东南大约一两百亩的水域,常能见到由数尾大小不等的鲭鱼列队组成的“鲭鱼阵”,黑压压的一片,场面蔚为壮观。鱼群有时停驻不动,有时排成列纵队缓缓游移,有时大鱼在前领队,众鱼前呼后拥。

(2)海马之谜。传说抚仙湖中有“海马”。《澄江府志?杂异》记载:“在抚仙湖中,有物如马状,浑身洁白,背负红斑,丈尺许,时出游水面,迅速如飞,见者屡获吉应。”据说当地人也看到过如马一样大的动物,浑身白色,在湖岸上晒太阳,在水面上行走如飞。

(3)水下古建筑之谜。在澄江和江川,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抚仙湖所在原是一个很大的坝子,坝子里有一座繁华的城池,一天一场突发的大水淹没了这个城池,它从此沉入水底,风平浪静时,人们还能在湖中还看到城墙。2000年11月,考古工作者经过水下勘测,证实抚仙湖里确实存有一片古建筑。2001年3月,初步判断这是一处规模宏大、具有一定城市功能的古建筑群遗址,分布在南北长2千米,东西宽1。2千米的水域中,可称为中国的“庞贝古城”。这片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可能是古滇文化时期的城市遗址,是在大约两千年前的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变中沉没湖底的。要想彻底解开古滇王国千古之谜,还需要大量科学考证,其价值也必将不断凸现。

抚仙湖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2-19 05:54
介绍:抚仙湖,抚仙湖远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湖容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历史:唐樊绰所写《蛮书》,称抚仙湖为大池。《澄江府志》说:“量水川即唐书架水县(今澄江、江川一带),大池,抚仙湖也。”后称罗伽湖,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澄江府“北有罗藏山(现名梁王山),南有抚仙湖,一名罗伽湖”。得此名可能和宋,元时南诏、大理段氏在澄江设罗伽部有关。抚仙湖名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石、肖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了回返,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过去湖东南方有两石并肩搭手倚立,据说就是石、肖二仙,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
传说:抚仙湖的大名给它赚来了不少人气。但是,真正知道抚仙湖名字由来的人可谓寥寥。在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有一个名为“抚仙”的雕塑展现的是肖、石二仙陶醉于抚仙湖的情景。雕塑上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净,驾云来到湖边,被这瑰丽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至流连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  相传,深居天宫的玉皇大帝,一日步出宫门,远眺人间,发现一颗状如葫芦的明珠,镶嵌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湛蓝明净,波光粼粼,美丽至极。玉皇大帝为之倾倒,急传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这人间美景,带回天宫,装点天堂。  肖、石二仙急忙腾云驾雾,飘落在明珠东南方向。走近一看,迷离美景展现在眼前:明珠四周,嶙峋怪石密布,峥嵘多姿,仪态万千;有的如冲天玉笋,有的似文房笔架,有的如大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孤山独坐湖中,云雾迷漫时,似一座忽大忽小、忽升忽降、缥缈无常、变化莫测、神奇美丽的仙岛,与明珠交相辉映;烟波浩瀚的湖泊,无波时水平如镜,柔和妩媚,像一位袒胸露怀的少女,在安闲舒适的憩睡。起浪时白浪叠现,如满盘碎玉在晃动,又似朵朵睡莲在竞相开放。  远山近水,州岛错落,好一幅色彩怡人、幽深奇崛的山水画卷!肖、石二仙只顾搭手抚肩地在观看,在赞叹,竟痴痴迷迷地忘了画画,忘了归期。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他们定定地站在那里,陶醉在迷离美景之中。久而久之,两位神仙变成了两座石峰。看,在抚仙湖的东南方,果真叠立着两座形似搭手抚肩、俯视明珠的石人山。据说,这就是肖、石二仙变成的,抚仙湖之名便由此而来。
谁知道抚仙湖的传说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06:38
抚仙湖水下发现类似金字塔的高大建筑和类似罗马斗兽场的圆形建筑

  2005年12月19日,耿卫在云南澄江县向记者披露了近两年来水下考古的最新发现,一张张金色的声呐扫描图显示出水下城市宏伟的轮廓,令人惊诧。

  耿卫介绍说,目前已经探明的古城遗迹面积已达2.4平方公里,规模不逊于上世纪70年代的澄江县城,主要建筑共有8个,其中两个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最为重要。

  其中一座高大的阶梯状建筑共分三层,底部宽60米,第二层宽32米,顶层宽18米,整个建筑高为16米,从声呐扫描图上可以看出,它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

  而另一座阶梯状建筑气势最为恢宏。它上下共五层,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第三四层倒塌比较严重无法仔细测量,第五层宽27米,整个建筑高21米,类似于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其中第一级大台阶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

  对于如此高大的建筑,“在水下只能看一个局部,它的台阶很大,根本感觉不到是台阶,再向上走,发现又有一个台阶,看到倒塌的一堆石头本以为是个建筑物,实际上只是建筑的某一个部件而已。”经常与水下遗址亲密接触的耿卫如此描述。

  此外,在这两座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石板上面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在另外一片区域里,耿卫还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底部直径为37米,南面偏高,依稀可以辨别出台阶,该建筑北面倒塌得比较严重,东北面有个缺口,形状类似于故罗马的斗兽场。
抚仙湖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2-29 20:05

抚仙湖的大名给它赚来了不少人气。但是,真正知道抚仙湖名字由来的人可谓寥寥。在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有一个名为“抚仙”的雕塑展现的是肖、石二仙陶醉于抚仙湖的情景。雕塑上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净,驾云来到湖边,被这瑰丽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至流连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  相传,深居天宫的玉皇大帝,一日步出宫门,远眺人间,发现一颗状如葫芦的明珠,镶嵌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湛蓝明净,波光粼粼,美丽至极。玉皇大帝为之倾倒,急传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这人间美景,带回天宫,装点天堂。  肖、石二仙急忙腾云驾雾,飘落在明珠东南方向。走近一看,迷离美景展现在眼前:明珠四周,嶙峋怪石密布,峥嵘多姿,仪态万千;有的如冲天玉笋,有的似文房笔架,有的如大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孤山独坐湖中,云雾迷漫时,似一座忽大忽小、忽升忽降、缥缈无常、变化莫测、神奇美丽的仙岛,与明珠交相辉映;烟波浩瀚的湖泊,无波时水平如镜,柔和妩媚,像一位袒胸露怀的少女,在安闲舒适的憩睡。起浪时白浪叠现,如满盘碎玉在晃动,又似朵朵睡莲在竞相开放。  远山近水,州岛错落,好一幅色彩怡人、幽深奇崛的山水画卷!肖、石二仙只顾搭手抚肩地在观看,在赞叹,竟痴痴迷迷地忘了画画,忘了归期。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他们定定地站在那里,陶醉在迷离美景之中。久而久之,两位神仙变成了两座石峰。看,在抚仙湖的东南方,果真叠立着两座形似搭手抚肩、俯视明珠的石人山。据说,这就是肖、石二仙变成的,抚仙湖之名便由此而来。

抚仙湖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1 20:54

抚仙湖,因湖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70多公里。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抚仙湖水质为I类,是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也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2013年12月通过了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组织的2013年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被纳入国家15个重点湖泊支持范围。

抚仙湖景区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2 08:36

抚仙湖,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简核埋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湖容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氏仿全国淡水湖泊蓄拦蚂水量的9.16%。

昆明和湖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3-05 13:58
昆明”是掌管春季的昆氏仙族里最年轻动人的千金,她第一次受命到
苏堤
放春;
  昆明被路途的美景沉醉,一时忘我,一游就是
三千里
,误将北方的湖当成了
苏堤
,错把第一场春雨下给了湖,湖在春意中醒来。
  冷漠的湖邂逅暖意的昆明,将错就错,发生了一段动人恋情,“
昆明湖
”由此而来。转眼冬季将至,昆明也因误放春而被勒令返回受罚,昆明与湖在离别之时,湖强忍悲痛,外表冷冷地接受了分离的事实,原先已准备好
为爱而战
的昆明,失望地离去;
  昆明离去的刹那,湖的泪水再也无法下咽,没有昆明的
昆明湖
,满湖水变成了满湖泪,在冬天冻成了冰;半年后,满湖的泪开始融化,悄悄地蒸腾起来,乘着云到了南方,在昆明下了一场
泪雨
,落在了昆明的
普洱茶
里。
  当初的一场爱,又默默地还给了昆明。
澄江抚仙湖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2-27 05:27

抚仙湖属于高原断陷湖泊,这样的高原断陷湖泊在云南还有滇池、洱海、泸沽湖、阳宗海、星云湖、程海等。抚仙湖湖面海拔1720米。湖水清澈,水质纯净,透明度可达8米,不论远看近看,都呈蓝绿色。为什么会如此清澈透明呢?是因为抚仙湖的水中含磷量高;同时,抚仙湖的水主要来自泉水聚积,并由南部星云湖、北部澄江梁王河东西两大水系汇人,这些河水的水源大多数是泉水,水中没有浑浊的泥沙,这就使得抚仙湖水清莹澄澈,曾有诗人形容它为“一盆盛开的睡莲”。

抚仙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美好的传说: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石、肖二仙来人间巡查,他们俩来到滇中,看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记了返回天上,变成了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据说你若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在湖东南方有两石并肩搭手倚立,那就是石、肖二仙,他们正在迷人的湖边观赏呢。

靠澄江县一侧,即湖的北部,水面广阔,三面群山耸立,山水相映,景色旖旎。湖中有特产鱼类20余种,其中抗浪鱼以肉质鲜美驰名,是抚仙湖名贵特产,西南有水道与星云湖相通,四面环水,风光清幽,水道中有“界鱼石”,相传两湖游鱼至此丽止,互不往来。 抚仙湖的主要景点有禄充村、界鱼石、明星景区、孤山岛等。

抚仙湖有何奇闻异事?
1个回答2024-02-21 16:40

抚仙湖有许多怪物怪事也成了难解之谜。抚仙湖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仅长一千米多,隔山连着江川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赭色石壁,石上镌刻着“界鱼石”三个大字,传说是乾隆皇帝的手笔。此处有一大奇观:虽然抚仙与星云两湖相通,但栖息于星云湖的大头鱼,每每顺流而下至“界鱼石”,便掉头逆流而归;而生长于抚仙湖、一向以抗浪逆水而行著称的抗浪鱼,到此也是折身返回。两种鱼以石为界,“彼此知禁,从不过界”。明代云南巡抚姜思睿在界鱼石旁的《界鱼记》碑上题刻一诗描述此奇景曰:“星云日向抚仙流,独禁鱼虾不共游。岂是长江限天堑,居然尺水割鸿沟。”古往今来,“界鱼石”吸引了无数游人,两湖相通、鱼不往来的原因也引得仁者智者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清代铁龄祝兆鹏题刻有“鱼各有性”四个大字,可谓是一种最为人性化的解释。除了“界鱼石”以外,还有更神奇的呢。

昆明湖的主要景点
1个回答2024-02-08 01:34

昆明湖著名的十七孔桥横跨在南湖岛和东岸之间.桥长150米,像一条长虹架在粼粼碧波之上.它系仿著名的卢沟桥之作,桥上每个石拦柱顶部都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显得精致、雄伟和美观. 十七孔桥东头湖岸上矗立着一座全国最大的八角亭,附近蹲卧着一座如真牛一样大小的铸造精美的铜牛,昂首竖耳,若有所闻而回首惊顾的神态,非常优美生动,原取神牛镇水之意,现为珍贵文物.由铜牛处循岸往北,湖东岸有知春亭.每年湖冰融解后,此处得春气之先,亭畔桃红柳绿,最早向人们报知春的消息,亭因此得名.从知春亭向北望万寿山景色,最为鲜明.
在湖北岸与万寿山之伺的著名的彩色长廊是中国南北园林中最长又最富於艺术性的游廊.东起乐寿堂的邀月门,穿过排云门,直达万寿山西端的石章亭,全长728米,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长廊的每根仿梁上都有彩画,有山水人物,有花卉翎毛,800余幅画面溢彩流金,令人赞叹不已.长廊蜿蜒曲折,穿花拂柳,联殿通阁,犹如一条彩带.在长廊中漫步观湖,步移景换,变化万千.
颐和园的昆明湖,是北京近郊最吸引人的水域。颐和园中昆明湖的水面占公园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根据水域的分割状况,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大湖、西湖和后湖。其中西湖又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昆明湖绕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称为后湖。后湖也可分为后湖和谐趣园湖两部分,但主要水面集中在大湖。昆明湖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比北京市内的五个北海还要大。水域广阔,景色秀丽,每年夏秋季节,大量游人纷纷而至。人们在昆明湖泛舟消暑,微风拂面,微波涟漪。西望玉峰宝塔,立于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高阁,处于翠柏之间。远山近水,诗情画意,使人暑意顿消。当人们在风和日丽的夏秋之际,立于岸边,放眼观看,湖面上汽艇、画舫,载着游客环湖游览,条条小船,乘着游客划桨而航,桥、岛、殿、阁,倒映水中,湖面上生气勃勃。呈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