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探香菱

香菱探春晴雯凤姐各有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3:27

香菱最著名的故事就是住进大观园和林黛玉学作诗,学的痴迷,那时候也是香菱最美好的时光。

探春最著名的故事应该是凤姐病了之后和李纨,宝钗协理大观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很见成效

晴雯最著名的故事就是病中补裘。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

凤姐的故事就太多了。她最巅峰的时候就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时候,凤姐姐八面玲珑,哄的老祖宗喜笑颜开。

香菱探春凤姐晴雯各有什么经典故事?
1个回答2024-02-16 21:03
红楼梦里面,香菱学诗,探春曾代替王熙凤管理荣国府。凤姐曾巧设相思局,间接害死贾瑞。晴雯曾经为贾宝玉补雀金裘,也就是晴雯补裘的故事。
有关香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3:30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

第七回

第二十四回

第四十八回

第六十二回

第七十九回
“香菱学诗”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2-16 12:00
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香菱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2-15 07:29
一、香菱性格特点:
1、刻苦勤奋:
香菱在学诗时,勤奋刻苦,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积极努力,她还很用心,细心!
2、温柔安静:
香菱不仅模样儿标致,其为人行事比别的女孩不同,温柔安静,用凤姐的话来说,“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不上她”。
3、坚强而又懦弱:
在夏金桂进门之后,她被动地改了名字,这是多么让人悲哀.而这只是开头,在夏金桂接二连三地羞辱、欺负中,她只能被动的接受,而无力反抗。

二、延伸:简介香菱
原籍姑苏,为甄士隐独女,眉心中有一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五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骗子拐走,在人贩子手中先是卖给冯渊,后来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把香菱强买去做妾,改名香菱。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曾在大观园中向黛玉学习写诗(香菱学诗)。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后来薛蟠娶了夏金桂。夏金桂极为嫉妒她,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使香菱备受折磨。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还险遭谋害,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
香菱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2-12 19:54

1、刻苦勤奋

香菱在学诗时,勤奋刻苦,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积极努力,她还很用心,细心!

2、温柔安静

香菱不仅模样儿标致,其为人行事比别的女孩不同,温柔安静,用凤姐的话来说,“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不上她”。

3、坚强而又懦弱

在夏金桂进门之后,她被动地改了名字,这是多么让人悲哀。而这只是开头,在夏金桂接二连三地羞辱、欺负中,她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无力反抗。

人物故事:

四岁那年元宵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逢冤”),中途却被薛蟠看上,为此打死冯渊抢走了她,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起初是薛姨妈丫鬟,后为薛蟠之妾,因薛蟠外出被宝钗带进大观园(香菱学诗)。

薛蟠娶亲后因为主母夏金桂所不容,被其唆使薛蟠毒打。后与薛蟠断绝关系随宝钗而去。八十回内未交代香菱结局。

无名氏所续后四十回中仍为薛蟠妾室,夏金桂下毒害她却阴差阳错毒死自己。薛蟠出狱后,香菱得以扶正,生下一子后难产离世,甄士隐亲自接她归入太虚幻境。

香菱是谁的女儿?
1个回答2024-02-20 20:31
甄士隐的女儿
香菱学诗主要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2-29 03:17
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香菱的真名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3 12:31
香菱的扮演者叫蔡少芬
《香菱学诗》
1个回答2024-02-10 14:28
  当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了,千古名句啊。

  除了香菱说的“诗的好处”外,我的感受:

  首先:用“大漠”“长河”四字对塞外广袤无垠地区空间进行高度艺术性的概括,极写大漠、长河的平坦空阔,显得雄奇而壮丽。“大”“长”二字,极常见的日用字,用来形容沙漠和黄河,则是非常贴切,试着想一想,任何别的字能像它那样表现出塞外的壮阔来吗?



  其次:“孤烟直”“落日圆”,分别对“大漠”“长河”作形象刻画,“烟”和“日”都选用得好。

  “烟”似乎是小的景物,与“大漠”不是一个等级,但实际上“烟”是可以无限延伸的,不受狭小之地的限制,所以也就配得上“大漠”的分量了。正因为沙漠广阔无垠,所以视线所及的烽烟使人觉得笔直,诗人通过“孤烟直”衬托说明“漠”之“大”;若无“孤烟直”,“漠”之大无以名状。

  “日”之于“长河”,作用近同。若无“落日圆”,“长河”其作用仅仅是“大漠”的衬垫而已,两大自然形象不能有同等的表现力;正因为“落日圆”,“长河”的形象才显得那么巨硕壮丽,与“大漠”相辅相成。



  总之,十个字每个字都选用得好,极富表现力,字字千钧,不可替代。而这些字组合后表现出的境界阔大、丰富而深沉,可让人无限体味、叹为观止。



  香菱的诗, 我喜欢这一句:“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有想象空间。闺中女子半夜由梦中醒来,隔着帘幕,看到月亮淡淡的残影;这时候,万籁俱寂,如水的月色漫入西楼,这位闺中女子想来心中会升起一些思绪吧?她会想些什么呢?......

  画面感也很强。有闺楼、有月容、有梦醒人、有薄帘;除了景象,诗中还藏着淡淡的情绪,情景交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