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性观

孟子的观点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7 00:16
孔子仁,孟子义
孟祥斌的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2-29 06:00
又是一年冬来到,婺江水清波荡漾地向西流去。两年前的冬月,一个英雄--孟祥斌从十米多高的城南桥上向冰冷的滔滔婺江水跳去,为勇救轻生女青年献出了年仅28岁的宝贵生命。



今天,我们来到金华人民大礼堂重温了孟祥斌跳水救人的感人事迹。



事情发生在一个冬日的上午,那时,孟祥斌正跟妻子叶庆华去给他们三岁的女儿--小诗妍买红皮鞋。走到城南桥时,孟祥斌看见桥栏杆边围着一群人,正在谈论着什么,一问才知道,原来前面有一个女子跳江自杀了,孟祥斌听了,连衣服都来不及脱,把鞋子一甩,就奋不顾身地跳江救人,旁边的人劝他不要跳,没想到,孟祥斌说:“来不及了,救人要紧!”看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周围也是一片抽泣声。



风潇潇兮,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孟祥斌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江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生命如花,孟祥斌的生命虽然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生命的芳香却永远洒落在天地之中。让我们向最可爱的英雄致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不当温室里的花朵,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让我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吧!让自己的生命之花散发出独特的芳香!
说说对孟子《恻隐之心》的看法和观点
1个回答2024-03-17 09:39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德性上来说,人皆有此心。对恻隐之心的有无问题已经无可争论,人,至于是作为一个人来讲,就肯定是有恻隐之心的,但是恻隐之心存在一个隐显的问题,有隐显,就是表现不表现的问题,表现则显,不表现则隐,隐不代表无。而对于恻隐之心的表现与不表现,是靠经验教育的引发,而外在的经验条件,就来自于我们所生活的外在社会环境。
恻隐之心乃是道德本性,作为实践的先天根据来讲的,也就是为内在固有的,将这种本心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恻隐之心显出来的,其心即是此本心之流行。而不表现此心,即隐此恻隐之心者,则是私欲之心,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迷茫的混沌状态。
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不是任何人创造的,是定然无疑的。人的良知作为天地万物之本,同时也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意义。
孟祥斌的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09 03:52
又是一年冬来到,婺江水清波荡漾地向西流去。两年前的冬月,一个英雄——孟祥斌从十米多高的城南桥上向冰冷的滔滔婺江水跳去,为勇救轻生女青年献出了年仅28岁的宝贵生命。

今天,我们来到金华人民大礼堂重温了孟祥斌跳水救人的感人事迹。

事情发生在一个冬日的上午,那时,孟祥斌正跟妻子叶庆华去给他们三岁的女儿——小诗妍买红皮鞋。走到城南桥时,孟祥斌看见桥栏杆边围着一群人,正在谈论着什么,一问才知道,原来前面有一个女子跳江自杀了,孟祥斌听了,连衣服都来不及脱,把鞋子一甩,就奋不顾身地跳江救人,旁边的人劝他不要跳,没想到,孟祥斌说:“来不及了,救人要紧!”看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周围也是一片抽泣声。

风潇潇兮,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孟祥斌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江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生命如花,孟祥斌的生命虽然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生命的芳香却永远洒落在天地之中。让我们向最可爱的英雄致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不当温室里的花朵,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让我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吧!让自己的生命之花散发出独特的芳香!
沈观南没想起孟念一吗
1个回答2024-03-13 01:39
想起来了。
沈观南最终在孟念一的帮助下恢复了记忆,也想起来了孟念一。
孟念一沈观南是小说《你怎么还不来哄我》中的角色,沈观南是一个典型的暖男,为人和善,又专情而坚定的人,他对孟念一的爱也一直都没有变过。
孟子的义利观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13 11:53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此就是孟子的“舍生取义”义利观。
孟子的天命观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9-06 06:38
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意思是,不以人的好恶自然来到,自然实现的就是天命。人们知道了天命的作用,就不应当去违背它,要“顺受其正”,也就是知天命了。他认为人在现实中的富贵、享受、生死都是天命决定的,每个人试图改变天命都是图劳的。如此以来,人们就会安于命运的安排,而不至于心怀不满,也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奋起反抗了。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
孟子的义利观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06 17:20
战国时期梁惠王问一学者有关利国之道的问题。该学者答道:“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位学者是孟子。
孟子的义利观,把义和利看作是一对矛盾,强调要“贵义贱利”。
“走马观花”成语出自孟郊的诗“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1个回答2024-01-24 03:16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意思:策马奔团团念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塌困上,今日的马蹄格外或歼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看完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