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凿壁偷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凿壁偷光故事寓意
1个回答2024-01-21 23:57
1、凿壁借光告诉我们的道理:借用一切可以借用的资源,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有力后盾。凿壁借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

2、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由于匡衡家里很穷仿激,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腊大神衡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从邻居家透过来了,匡衡就借着这微弱的光线读书。我们要学习凿壁借光的精神,学习匡衡轮亏不怕艰难好学的恒心与毅力。
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用一句名言回答
1个回答2024-01-24 22:2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凿壁偷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8 16:45
《凿壁偷光》的故事告诉我们天道酬勤,勤奋终有回报。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学习环境再艰苦,也不要失去半途而废,要开动脑筋来解决问题,通过刻苦勤学去解决困难,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凿壁偷光的原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里贫穷,没钱买蜡烛。邻居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的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可以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大学问家。
凿壁偷光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个回答2023-10-31 18:27
《凿壁偷光》告诉我们的道理:天道酬弯枣勤,勤奋终有回报。即使学习环境再艰苦,余闹搜也不要失去半途而废,要开动脑筋来解竖历决问题,通过刻苦勤学去解决困难,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5个回答2023-12-06 06:14
1、说明偷电现象,自古有之。
2、对于贫穷的个人,在没有办法自我发展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破坏法律或规则,获取发展的机会。
3、为了个人发展,破坏别人的东西或者盗取别人的资源是可以被大家传颂的。
4、如果隔壁是大自然的月光,偷吧,资源不属于任何人。如果隔壁是有钱人,那偷了,就会被捕。
5、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辩护词。一个潜在的盗窃罪犯被传颂成了一个已然的具有好学精神的学子。
凿壁偷光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8 08:39
《凿壁偷光》告诉我们的道理:天道酬勤,勤奋终有回报。即使学习环境再艰苦,也不要失去半途而废,要开动脑筋来解决问题,通过刻苦勤学去解决困难,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原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启示: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坚持读书,创造条件达到目标。要坚持不懈。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凿壁借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7 22:58

凿壁借光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在汉代又一个叫匡衡的人勤奋好学,但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白天要干活,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匡衡没办法就利用邻居家的小洞烛光刻苦学习,最后饱读诗书成了有名的学者。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坚持读书,创造条件达到目标。要坚持不懈。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扩展资料:

从前,有一个人,叫匡衡。每一次,他在地主的盘里放养、砍柴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自己没有钱,家里很穷,还很想读书。他向邻居程不识借书,可是,程不识不但没有借匡衡书,还说:“你看看你自己,还是把自己养活了再说吧!”

一位好心人知道了,第二天早晨,好心人给了他一本书,匡衡很高兴。于是,早上他打工,只有晚上,夜深了,他才能看书,但光很暗,他根本看不见字。这时,一丝微弱的光线照了进来,匡衡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街上捡了几根树枝。

回家后,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等邻居睡觉了,他就要用树枝磨出一个大洞,突然,他发现邻居家一些动静,立马停了下来,直到动静没了,他才动手接着挖。每挖动一点,他都要把书拿到洞口来看一下,字都很模糊。当他最后一次把书放在洞口时,字变得清晰了。匡衡十分开心。

这本书 很快就看完了,他没书看。匡衡向地主提出了一个条件:“只要我帮你打工,你就用付我工钱,只要给我一本书就行了。”地主连连同意。每当匡衡获取一本书时,他都会津津有味地看。他读遍了所有的书。最后,他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宰相文学家。

凿壁偷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凿壁偷光故事寓意
1个回答2023-12-03 03:41

1、凿壁借光告诉我们的道理:借用一切可以借用的资源,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有力后盾。凿壁借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

2、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从邻居家透过来了,匡衡就借着这微弱的光线读书。我们要学习凿壁借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好学的恒心与毅力。

凿壁偷光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凿壁偷光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02 21:35
1、凿壁偷光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习凿壁借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好学的恒心与毅力。对于现代的孩子可是非常幸福的,人人都学习平等的机会,要多珍惜学习的机会,因为学习才能丰富人生。

2、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3、凿壁偷光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匡衡凿壁偷光的启示 凿壁偷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3-11-22 11:54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告诉我们勤奋的重要性。匡衡虽然家里贫穷,但是不怕艰苦,刻苦学习,拥有学习的恒心与毅力,最终学有所成。他在艰苦环境下依旧拥有勤奋苦读的毅力和精神,这是可贵的品德。他的故事不仅告诉我们艰辛的生活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和志气,还告诉我们想要学有所成,必须得发奋学习。

  凿壁偷光的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有学问的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