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是不是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09 13:16

是八字成语。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拼 音】:dé dào duō zhù; shī dào guǎ zhù    

【解 释】:道:指道义;正义;寡:少.指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    

【出 处】:《孟子·公孙丑下》:“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示 例】:正义的事业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3-01 21:29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这篇古文说的道理是: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
  分析: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出处: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拿卜誉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弊和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消段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哪部书?
1个回答2022-12-05 16:28
出自《孟子》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3-10 08:50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这篇古文说的道理是: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
  分析: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出处: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拿卜誉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弊和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消段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是孟子?
2个回答2022-11-19 06:51
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会得到多数人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心思想
1个回答2022-12-14 19:17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1-29 18:22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商朝的汤讨伐夏朝的桀,夏朝的桀没有道义,没人帮助她,商朝的汤有道义,有很多人帮助他。

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周武王姬发讨伐商朝的纣时,商朝的纣没有道义,所以没有人帮他,而姬发恰恰相反。

3、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4、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扩展资料: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