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的故事和寓意

滥竽充数的寓言道理?
1个回答2024-01-23 04:33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糊弄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寓意:①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
②讽刺那些虚荣,对人不加以鉴别而重用的掌权者。
滥竽充数的寓意
1个回答2024-02-20 21:54

滥竽充数寓意: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滥竽充数的成语解释:

【成语】: 滥竽充数

【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 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举例造句】: 言调整人事,滥竽充数,依然如故。 ★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七�

【拼音代码】: lycs

【近义词】: 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

【反义词】: 货真价实、名副其实

【歇后语】: 南郭先生吹竽;红薯粉掺在藕粉里

【灯谜】: 南郭先生吹竽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混饭吃的人

【英文】: be t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

【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好



滥竽充数的寓意是什么?十个字
1个回答2024-03-04 08:52
意思: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滥:失实的,假的。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释义: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口粮。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示例: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名不副实、碌碌无为、凑数其间、鱼龙混杂
扩展资料
反义词:宁缺毋滥

拼音:[ nìng quē wù làn ]
意思: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宁:宁愿;毋:不;滥:过度。

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即令宁缺勿滥;这开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开封首县;却是断缺不得的。”
示例:对于这次选拔人才,我们宁缺毋滥。
反义词:多多益善
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7:28

有个南郭先生,听到齐宣王要组织大乐队的消息,便混了进去,一混就是好几年,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当了国君,齐湣王也喜欢听音乐,但他不喜欢听合奏,他喜欢听独奏,于是他便让挨个演奏给他听,这时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就悄悄的溜走了。

滥竽充数寓言?
1个回答2024-01-18 16:43

战国时期,齐宣王让人吹竽,要求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

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便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便让乐师挨个演奏给他听。结果,南郭先生一听便逃走了。

因此,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败露。

滥竽充数(古代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0:34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竟然可以得到赏赐,一旦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南郭处士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4-01-28 21:56

是寓言故事。

1、战国时候,齐国有位国君叫齐宣王。他喜爱音乐,特别喜欢听竽乐合奏。吹竽的乐队越大,他听得越起劲儿。

2、有个南郭先生,既没有学问,又不会劳动,专靠吹牛拍马混饭吃。听到齐宣王要组织大乐队的消息,就托人向齐宣王介绍,说是吹竽的高手。齐宣王很,请他加入了竽乐队。合奏的时候,他坐在三百人组成的乐队里,腮帮子一鼓一瘪,上半身前俯后仰,好象吹得十分卖力,其实,他的竽一点声儿也没出。但是,每天他都和其他乐师一样,拿高薪,吃美餐,一混就是好几年。

3、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当了国君。这个齐湣王也喜欢听音乐,但是,不爱听合奏。他让乐师挨个儿独奏给他听。这一来,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就悄悄地卷起铺盖溜了。

滥竽充数是寓言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19 11:01

滥竽充数是寓言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喜欢寻欢作乐的国君叫齐宣王。他派人到处寻找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规模很大的乐队。齐宣王尤其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每次演出的排场都不小,总要集中三百名乐工一起吹。

有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南郭先生,知道齐宣王乐队的待遇很优厚,就一心想混进这个演奏班子。可是他根本不会吹竽,不过他知道齐宣王喜欢所有的乐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头,装装样子,充充数,谁看得出来!

南郭先生终於千方百计地加入了这支乐队。每当乐队演奏时,他就学著别人东摇西晃,有模有样地吹奏。由於他学得维妙维肖,好几年过去了,居然也没露出破绽。

直到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王位。齐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样,也喜欢听竽。但是他却不喜欢合奏,而爱听独奏。他要求乐工们一个个轮流吹奏给他听。这下子,冒牌充数的南郭先生可紧张了,他的心里七上八下的,眼看就要露出马脚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担当不起啊!只好赶紧收拾行李,慌慌张张地溜走了。

作品赏析

滥竽充数的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糊弄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滥竽充数的故事寓意
1个回答2024-01-29 22:02
滥竽充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尤其喜欢听300人一起合奏,参加合奏的人都会有奖赏。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人不会吹竽,可他想得到那份奖赏,他想:300人一起合奏,我只要装装样子不出声,国王根本听不出来的。于是他便来到国王跟前,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这个世上最会吹竽的高手,如果您不收我,会后悔莫急的!”齐宣王一听,欣喜万分,如获至宝,从此南郭先生就过起了滥竽充数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齐宣王的儿棚轮子即位了,他只喜欢听独奏,没有真材实学的南郭先生只好连夜逃走了握斗。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露段和磨出马脚。
滥竽充数的寓意?
1个回答2024-02-15 23:04

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糊弄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寓意:

①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

②讽刺那些虚荣,对人不加以鉴别而重用的掌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