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用什么故事讲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个回答2024-02-12 16:21
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11:2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学习,就坚持不下去。

趣味故事:老子之教

孔子学习知识能够虚心向别人求教,而且善于自己思考。有一天,他带领学生们去拜访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老子。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老子的住处,但不巧,老子正在闭目养神。孔子没有打扰,就安静地站立在旁边等候。过了很久,老子睁开眼睛,孔子就施礼拜见,然后就向老子请教做人处世的道理。老子听了,又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他张开嘴巴,说:“你看,我的牙齿怎么样?”孔子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的牙稀稀落落的,大部分都掉了。于是他摇摇头,说:“您的牙齿差不多都掉光了。”老子没有说话,又伸出自己的舌头,说:“看看我的舌头。”孔子虽然疑惑,还是认真看了看老子的舌头,说:“舌头的颜色红润,很健康啊。”听了这话,老子点点头,又闭上了双眼,不再说话。孔子和弟子们就向老子道谢离开了。回去的路上,孔子的弟子们感到很疑惑,有的说:“我们白白走了这么远的路,却没有收获。”有的说:“本想求学的,没想到他老人家这么小气,不肯教我们。”有的说:“就是,只让我们看他的嘴巴,太不懂礼仪了。”孔子听了这些,捋着胡子哈哈大笑起来。学生们更疑惑了。这时候,孔子说:“老子他老人家教给了我们大智慧呀!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是想告诉我们,牙齿虽然坚硬,但是他们之间却经常磨碰,以硬碰硬,久了,自然受到的磨损大,有的就脱落了,即使没有脱落,剩下来的也是有残缺的;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是想告诉我们,舌头虽软,但和牙齿这样坚硬的东西相处起来,却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没有丝毫损坏。”弟子们听了,才纷纷点头,表示佩服。一是佩服老子的大智慧和他的无私传授,一是佩服孔子能够深入思考学习。原来,真正的学习不是别人教什么我们就记住什么,而是要自己动脑筋去思考。
关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故事 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21:35
学而不思则罔:比如你学习一个知识,老师举了例题了你,当你再次碰到了类似的题,如果只是照搬老师的思路而自己不去思考领会,那你终究会感到越来越难.学习了应该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
思而不学则殆:同样的,学习一个知识,如果你只是一味的自己去看书完全靠自己去领会,那么简单的还好,遇到困难的如果你只是坚持自己思考,不去向老师或者他人请假,那你就会陷入一个危险的境地,学不到真正的精髓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事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这样可以么?
关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0 17:23
学而不思则罔:比如你学习一个知识,老师举了例题了你,当你再次碰到了类似的题,皮芦如果只是照搬老师的思路而自己不去思考领会,那你终究会感到越来燃衫带越难。学习了应该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
思而不学则殆:同样的,学习一个知识,如果你只是一味的自己去看书完全靠自己去领会,那么简单的还塌尘好,遇到困难的如果你只是坚持自己思考,不去向老师或者他人请假,那你就会陷入一个危险的境地,学不到真正的精髓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事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这样可以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哪个成语的出处
1个回答2024-03-07 14:30
  学而不思则罔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解释】罔:同“惘”,迷惑。只读书而不肯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结构】复句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例句】谢觉哉《想!》:“把书本当教条,不顾客观条件,生硬地拿现成公式去套,也必然碰大钉子,所谓‘学而不思则罔’。”
罔和殆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20 16:19
罔是指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指疑惑
罔和殆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0 23:48

拼音:wǎng  

1.蒙蔽,诬:~民(陷害人民)。~己(受人诳骗)。欺~。

2.无,没有:~极(a.没有定准,变化无常;b.无穷,久远)。置若~闻。

3.古同“惘”,失意。

4.古同“网”,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器具。

相关组词

罔替 罔贪 罔莫 罔罟 罔车 罔既

拼音:dài  

①<形>危险。《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论语》:“思而不学则殆。”

②<副>近于;几乎。《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雁荡山》:“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③<副>大概;恐怕。《石钟山记》:“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④<形>通“怠”,懈怠;懒惰。《商君书•农战》:“农者殆则土地荒。”

组词:危殆 疲殆 违殆 阙殆 四殆

关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0 17:25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20 20:2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学习,就坚持不下去.
趣味故事:老子之教
孔子学习知识能够虚心向别人求教,而且善于自己思考.有一天,他带领学生们去拜访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老子.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老子的住处,但不巧,老子正在闭目养神.孔子没有打扰,就安静地站立在旁边等候.过了很久,老子睁开眼睛,孔子就施礼拜见,然后就向老子请教做人处世的道理.老子听了,又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他张开嘴巴,说:“你看,我的牙齿怎么样?”孔子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的牙稀稀落落的,大部分都掉了.于是他摇摇头,说:“您的牙齿差不多都掉光了.”老子没有说话,又伸出自己的舌头,说:“看看我的舌头.”孔子虽然疑惑,还是认真看了看老子的舌头,说:“舌头的颜色红润,很健康啊.”听了这话,老子点点头,又闭上了双眼,不再说话.孔子和弟子们就向老子道谢离开了.回去的路上,孔子的弟子们感到很疑惑,有的说:“我们白白走了这么远的路,却没有收获.”有的说:“本想求学的,没想到他老人家这么小气,不肯教我们.”有的说:“就是,只让我们看他的嘴巴,太不懂礼仪了.”孔子听了这些,捋着胡子哈哈大笑起来.学生们更疑惑了.这时候,孔子说:“老子他老人家教给了我们大智慧呀!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是想告诉我们,牙齿虽然坚硬,但是他们之间却经常磨碰,以硬碰硬,久了,自然受到的磨损大,有的就脱落了,即使没有脱落,剩下来的也是有残缺的;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是想告诉我们,舌头虽软,但和牙齿这样坚硬的东西相处起来,却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没有丝毫损坏.”弟子们听了,才纷纷点头,表示佩服.一是佩服老子的大智慧和他的无私传授,一是佩服孔子能够深入思考学习.原来,真正的学习不是别人教什么我们就记住什么,而是要自己动脑筋去思考.
罔和殆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7 07:47

拼音:wǎng  

1.蒙蔽,诬:~民(陷害人民)。~己(受人诳骗)。欺~。

2.无,没有:~极(a.没有定准,变化无常;b.无穷,久远)。置若~闻。

3.古同“惘”,失意。

4.古同“网”,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器具。

相关组词

罔替 罔贪 罔莫 罔罟 罔车 罔既

拼音:迟让dài  

①<形>危险。《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论语》:“思而不学则殆。”

②<副>近于;几乎。《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雁荡山》:“凡永嘉山水,游历殆码桥局遍。”

③<副>大概;恐怕。《石钟山记》:“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④<形>通“怠”,懈怠;懒惰。《商君书消御•农战》:“农者殆则土地荒。”

组词:危殆 疲殆 违殆 阙殆 四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