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8:37

汉代以后,经过六十余年的三国鼎立,进入晋代,书法再现又一高峰,代表人物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兰亭序》被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书法世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7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书法,每天专心致志练字,非常勤奋。由于练字刻苦,用坏的毛笔堆成了小山,人们就叫它“笔山”。王家院子里有一个小水池,王羲之经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墨池。

11岁时,王羲之迷上了一本关于书法方法论的著作《笔说》这是一本连大人都不容易读懂的书,为了掌握其中的方法,王羲之不知疲倦地反复临摹和练习,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天,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王羲之又没出现在饭桌上,他的母亲只好让书童送去他最爱吃的馍馍和蒜泥。书童来到王羲之的房间,看见他正全神贯注地看书练字,非常认真。书童就把馍馍和蒜泥放在旁边的几案上,催促王羲之趁热赶快吃,吃完了再写。但催了几次,王羲之虽然嘴里答应,却始终连头也不抬,仍旧是专心致志地写字。不一会儿,饭菜就凉了,书童实在没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王羲之的母亲听说儿子为了练字饭都不吃了,赶紧跟书童来到了书房,可看到的景象却让他们哭笑不得。

只见王羲之眼睛仍盯着书本和笔墨,手里则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他一边写着,一边把馍馍送到了嘴里,满嘴乌黑吃得正香,母亲和书童都忍不住笑出了声。王羲之听到笑声,抬起头来,还惊奇发生了什么事,见到母亲来了,便笑着说道:“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盯着字的时候,就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母亲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对母亲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功夫不可。”

后来,经过长期的练习和摸索,王羲之博釆众长,精研体势,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飘逸,又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吃墨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19:32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有关王羲之吃墨的故事内容?
1个回答2024-01-26 04:00

王羲之吃墨

东晋时期有一位非常杰出的书法家,名字叫做王羲之,在他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书法。每天都会书写很多的字,因为坚持练习所以他的书法进步很快。他用完了许许多多的墨水,写烂了许许多多的笔头。每天练习完就在池塘里洗笔,天长日久竟然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水。

有一次,他在书房中聚精会神地写字,竟然忘记了吃饭。母亲只好让书童给他把饭送过去。有馒头,还有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当母亲来书房看小羲之的时候,一进书房便笑得前仰后合。原来王羲之边吃饭边看字帖,竟将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弄得满嘴乌黑。

直到听到母亲大笑时,他才恍然大悟。王羲之竟把墨汁当成了蒜泥!正是因为王羲之学书法专注、刻苦、认真,后来才成了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有关王羲之吃墨的故事内容
1个回答2024-01-29 16:30

王羲之吃墨   

东晋时期有一位非常杰出的书法家,名字叫做王羲之,在他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书法。每天都会书写很多的字,因为坚持练习所以他的书法进步很快。他用完了许许多多的墨水,写烂了许许多多的笔头。每天练习完就在池塘里洗笔,天长日久竟然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水。

有一次,他在书房中聚精会神地写字,竟然忘记了吃饭。母亲只好让书童给他把饭送过去。有馒头,还有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当母亲来书房看小羲之的时候,一进书房便笑得前仰后合。原来王羲之边吃饭边看字帖,竟将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弄得满嘴乌黑。

直到听到母亲大笑时,他才恍然大悟。王羲之竟把墨汁当成了蒜泥!正是因为王羲之学书法专注、刻苦、认真,后来才成了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扩展资料

王羲之个人经历

三次为官两次辞职

王羲之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对宇宙人生的根本追求和对艺术的追求,完全占据了压倒一切的地位。但是在那个时代,世人都是要出来为官的,王家更是不能例外。

王羲之一旦当了官,不是简单地为了“稻梁谋”,他有一个理想,就是那个时候士人的一个理想——以道统引导政统。不是以执政者的理念为转移,是以文化人的良心、良知来影响政治。而且,他的信念非常坚定。

所以王羲之的一生,曾经三次为官两次辞职。他一生完全实现了自己“出黜两可”的理想。在晋朝这么多的名士里,这么多的官员里,真正能做到出黜两可的,恐怕只有王羲之一个人最为彻底了。

当时很多人都提倡北伐,但王羲之却多次上书不要北伐。王羲之认为,当时国家的策略不在于一味地北伐、一味地使用武力,而是要修内政,以文化来统一中原。以武力打下来的天下,假如在文化上得不到认同,还是要分裂的。

王羲之生前主要的角色在于集名士领袖、政界显要和王家代表于一身。从这样一个视角探望,他一生中除了主政会稽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华章。

在他从政的30余载间,朝中多次形成过“三人”权力核心:王导、郗鉴、庾亮;蔡谟、司马昱、殷浩;桓温、司马昱、殷浩等等。遍观朝野,王羲之是惟一一位与上述大员均关系密切,可随时直言的人。

他化解王导与庾亮的冲突,劝和桓温与殷浩的嫌隙,上书司马昱慎重北伐,转修内政等等。这样的大事、要事,乃是朝堂数十年间的空谷足音。只有名士领袖、王门代表的身份,加上“骨鲠”的性格,方能如此作为。

有关王羲之吃墨的故事内容
1个回答2024-01-26 06:39

王羲之吃墨   

东晋时期有一位非常杰出的书法家,名字叫做王羲之,在他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书法。每天都会书写很多的字,因为坚持练习所以他的书法进步很快。他用完了许许多多的墨水,写烂了许许多多的笔头。每天练习完就在池塘里洗笔,天长日久竟然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水。

有一次,他在书房中聚精会神地写字,竟然忘记了吃饭。母亲只好让书童给他把饭送过去。有馒头,还有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当母亲来书房看小羲之的时候,一进书房便笑得前仰后合。原来王羲之边吃饭边看字帖,竟将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弄得满嘴乌黑。

直到听到母亲大笑时,他才恍然大悟。王羲之竟把墨汁当成了蒜泥!正是因为王羲之学书法专注、刻苦、认真,后来才成了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扩展资料

王羲之个人经历

三次为官两次辞职

王羲之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对宇宙人生的根本追求和对艺术的追求,完全占据了压倒一切的地位。但是在那个时代,世人都是要出来为官的,王家更是不能例外。

王羲之一旦当了官,不是简单地为了“稻梁谋”,他有一个理想,就是那个时候士人的一个理想——以道统引导政统。不是以执政者的理念为转移,是以文化人的良心、良知来影响政治。而且,他的信念非常坚定。

所以王羲之的一生,曾经三次为官两次辞职。他一生完全实现了自己“出黜两可”的理想。在晋朝这么多的名士里,这么多的官员里,真正能做到出黜两可的,恐怕只有王羲之一个人最为彻底了。

当时很多人都提倡北伐,但王羲之却多次上书不要北伐。王羲之认为,当时国家的策略不在于一味地北伐、一味地使用武力,而是要修内政,以文化来统一中原。以武力打下来的天下,假如在文化上得不到认同,还是要分裂的。

王羲之生前主要的角色在于集名士领袖、政界显要和王家代表于一身。从这样一个视角探望,他一生中除了主政会稽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华章。

在他从政的30余载间,朝中多次形成过“三人”权力核心:王导、郗鉴、庾亮;蔡谟、司马昱、殷浩;桓温、司马昱、殷浩等等。遍观朝野,王羲之是惟一一位与上述大员均关系密切,可随时直言的人。

他化解王导与庾亮的冲突,劝和桓温与殷浩的嫌隙,上书司马昱慎重北伐,转修内政等等。这样的大事、要事,乃是朝堂数十年间的空谷足音。只有名士领袖、王门代表的身份,加上“骨鲠”的性格,方能如此作为。

王羲之的故事(吃墨)
1个回答2024-01-29 20:09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
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8 13:19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磨扒”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轿哪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闭游码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王羲之吃墨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5:05

东晋时期有一位非常杰出的书法家,名字叫做王羲之,在他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书法。每天都会书写很多的字,因为坚持练习所以他的书法进步很快。他用完了许许多多的墨水,写烂了许许多多的笔头。每天练习完就在池塘里洗笔,天长日久竟然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水。有一次,他在书房中聚精会神地写字,竟然忘记了吃饭。母亲只好让书童给他把饭送过去。有馒头,还有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当母亲来书房看小羲之的时候,一进书房便笑得前仰后合。原来王羲之边吃饭边看字帖,竟将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弄得满嘴乌黑。直到听到母亲大笑时,他才恍然大悟。王羲之竟把墨汁当成了蒜泥!正是因为王羲之学书法专注、刻苦、认真,后来才成了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王羲之个人经历三次为官两次辞职他化解王导与庾亮的冲突,劝和桓温与殷浩的嫌隙,上书司马昱慎重北伐,转修内政等等。这样的大事、要事,乃是朝堂数十年间的空谷足音。只有名士领袖、王门代表的身份,加上“骨鲠”的性格,方能如此作为。

王羲之吃墨
1个回答2024-02-28 22:41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王羲之吃墨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14:42

王羲之小时候写字时专心致志。有一次,他在书房中聚精会神地写字 竟然忘记了吃饭。母亲只好让书童给他把饭送过去,有馒头,还有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当母亲来书房看小羲之的时候,一进书房便笑得前仰后合。原来王羲之边吃饭边看字帖,竞将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弄得满嘴乌黑。直到听到母亲大笑时,他才恍然大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