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观后感500字

念书的孩子2观后感500
1个回答2024-01-31 09:46
  
  念书的孩子2观后感
  在电影《念书的孩子》中,九岁的开开从小和爷爷生活在乡下,脱离父母关爱的他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他还有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小胆儿。

  路开是一个活泼开朗、孝顺懂事又勤奋好学的孩子,每天都给爷爷读书,虽然错误百出,但语气到位,讲的娓娓动听。他和爷爷相依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远方的爸爸妈妈打来电话,也许这就是开开的精神支柱吧!

  开开是不幸的,但他是坚强懂事的,他那种超出同龄孩子的坚强实在是让人感到心酸。非常值得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学习。

  我对主人公开开真是佩服有加,作为留守儿童的他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当我看到他与小胆儿诉说对父母的思念之苦时,我那感动的泪水禁不住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仿佛看到了他与父母相聚的幸福情景,然而,这一切永远都只是开开的梦和奢望!

  开开那不屈不挠、热爱学习的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我,今后我要像他那样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看了这部电影,我深有感触,和开开比我自愧不如。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也要学着自己面对,不再依赖他人。我一定也要做一个坚强的孩子!
《举起手来》2的观后感(500)字
1个回答2023-03-07 06:00
你这个我也是醉了
观独自等待有感500
1个回答2024-03-06 22:25
前些日子看了《独自等待》,引发了很多的共鸣,剧中的陈文仿佛就是自我的写照,在迷茫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渴望爱情的激情被点燃,在独自等待的人生旅途中,我不断努力实践自己的梦想,更是在成长的路途中真实的体味疼爱的滋味。

就如影片里的描写,如果结局是陈文和小静成为恋人或者有了什么约定,那么就缺少了很多味道,也许那种感觉就是朋友,男女之间不是只有爱情,那种纯粹的友情更是难能可贵。对于我在她的心里,用“蓝颜知己”形容不知是否恰当,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是传说中超越爱情的第四种感情。也许生活在都市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身边能拥有这样的一个知己,随时转身都可以看到他在身边,随时都可以在需要时抓住一根救命草。或许这样,只是让自己生活的快乐。在影片的最后写到“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在你我身边都曾有过这样的一个人,默默的关注着你,或许我们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方,但等到发现所谓的缘分之后,对方已被伤害的再没有勇气坚持下去。

到今天,我们都已过了冲动的阶段,彼此都需要承付太多的责任,家庭、事业和未来的规划,我不能不考虑。曾幻想过像影片里那样,如果有那么一天,我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我们还能不能回到以前,做一生一世的好朋友”,那时会是怎样的情景,也许这只是永远的幻想。

“献给从身边溜走的那个人”,本应是个伤感的主题,但故事结局却给人渴望和勇气。现在的我,很努力的工作和生活,并用满腔的热血去憧憬。关于未来,我不敢有太多的确定,但相信生活会很美好。
观看北京童谣观后感500
1个回答2024-03-03 00:45
我是一个北京娃.我爱我的家,红墙绿树和白瓦,到处有鲜花 儿歌的全部也就是这几句啊 就是让小孩子读起来更简单 更容易上口 题目没有特定的 可以就称为新北京童谣哦 小孩子们需要更多的简单轻松的活动
观察一个自然现象作文500
1个回答2022-08-01 11:55
我也不会,呵呵
百家讲坛观后感500
1个回答2024-03-05 12:21
刚刚在央视四套看完《发现上官婉儿》,有以下观后看:

一、谁说女子不如男?上官婉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品评百官诗作,被淘汰的诗篇被雪花一样扔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字:帅!连名垂文学史的“沈宋”可能也是由于这次点评,才名扬天下的吧!上官婉儿岂不是名声更大?还有武则天,能够重用这样一个仇人之孙女,并且使之成为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续,武皇的胸襟、智慧是不是更让人佩服?

二、人不可贪恋权位!上官婉儿之所以最后在宫闱争斗中丧命,就是因为没能做到急流勇退。如果在中宗继位之后,她能够不再参与武、李之间的倾轧;或者能够持正立身,不贴近韦皇后一派,可能下场会好一点。当然面对李隆基这样的狠角色,还是早早急流勇退可能明智一点。

三、人的天赋真厉害!上官婉儿从小以罪人身份进入宫中,并未接受任何特殊的教养,而能成为“称量天下”的才女,只能说是天赋异秉了。当然这样有天赋的很多人没有她那样被赏识的殊遇,但是这样的天赋还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就像人们对当年的比尔·盖茨、如今的扎克伯格一样,小小年纪取得巨大成功都无法理解!
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11 09:09

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陪伴虽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旦拥有了责任,便让这一生都变得无怨无悔。 《朗读者》本期以“陪伴”为主题,邀来知名演员蒋雯丽、配音演员乔榛、“童话大王”郑渊洁等,他们将与董卿分享“陪伴”的故事。 从2002年开始,蒋雯丽已经做了十五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了,她说当初只是有这样一个愿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结果一做就是这么多年。蒋雯丽与先生顾长卫合作的电影《最爱》就是以艾滋病感染者为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这群感染者来拍摄。在《朗读者》访谈中,蒋雯丽谈起了电影拍摄时的幕后故事:她要求剧组工作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们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朗读者》的现场将会出现神秘嘉宾,让蒋雯丽感动不已。

朗读者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26 17:05
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品,都是从当下社会现状以及情绪的投射。这是个追求“快快快”的信息爆炸社会,精神绷得够紧,压力总是很大,时间过得太快。文化类节目的悄然回暖,呼应着国民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升级,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多重高阶需求,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作为一档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的氛围相对安静,节奏更为舒缓,和追求刺激、热闹的“快消内容”截然不同,恰恰会满足受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感受朗读传达的力量。《朗读者》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共通的情感,会帮助观众去了解和理解朗诵文字背后蕴含的宽度、厚度、浓度,遍尝人生百味。节目每期以一个充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有关“遇见”,有关“选择”,有关“陪伴”,有关“眼泪”……名人和素人同台,分别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聆听一段安静的诉说,就仿佛路过一段人生。这些故事看似关于别人,其实映照着最为普世的情感。一整季串联起不同的人生关键词。《朗读者》还原着电视人的初心,希望节目带来的触动能溪流汩汩地从观众心灵流淌开来,在沉淀的甜美和安宁中,找寻自我。
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
1个回答2023-02-06 14:47
这个主题是什么呢?
写一篇道德模范的观后感 500以内
1个回答2024-03-10 06:08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一位位光彩耀人的模范,一段段令人动容的讲述!这是爱的海洋,一场心灵的洗礼,我被感动得无以用言语来描述。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因为心中有爱,让他们平凡的人生有了不平凡的经历。
道德光辉光彩照人,诚信之光、正义之辉光芒闪耀。一段兄终弟及的朴素情怀,一笔生死相托的良心账单。“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为守住一句坚守20年的承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千里送薪、生死接力,诠释出“诚信”二字最珍贵的含义。“最美妈妈”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
助人为乐,恪尽职守,大爱铸就天地和谐。“板凳妈妈”许月华用爱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索道医生”邓前堆,不顾生命危险,在怒江上一条约125米长的溜索上来来往往了整整28年,只为恪尽救死扶伤这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杨善洲,何祥美,沈浩……是他们,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服务人民、安贫乐道,成就闪光的人生。
孝行无疆,演绎人间真情。8岁到市场去买菜,她记住了妈妈编的顺口溜:“长的是葱,圆的是蒜,疙疙瘩瘩是生姜。”10多年来,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学生孟佩杰知孝感恩,不离不弃瘫痪的养母。“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静静倾听着孟佩杰的养母讲述母女间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我禁不住潸然泪下。
他们不是英雄,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或许是我们的同学,或许是我们的朋友,或许是我们的邻居,每天也衣食住行。他们是英雄,他们大爱天下,用自己的用行动教会了我们做人的准则: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
“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美好,懂得了勇气、信念、善良、诚实和真爱。今天,接过你们传递的火炬;明天,我们亮出担当的肩膀。我们宣誓,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这不仅14位“美德少年”代表走上舞台的誓言,也是我们的誓言。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年、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将秉承先辈的志向,以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严格律己,兼爱天下。就像郭明义说的:助人使人快乐,奉献使人幸福。把自己的生命同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找到了通向快乐和幸福的道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