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烟盒舞蹈

一首彝族歌曲 烟盒舞的
1个回答2024-03-04 17:40
  七月火把节
  歌手:阿木古楞
  所属专辑:喜马拉雅公主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
  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
  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又是一个把你青春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梦想点燃的七月,
  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音乐,
  彝家和你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咿哟,咿哟,啊咧咧咧咧,啊咧咧咧咧.
  远方来的朋友请你过来歇一歇,
  一起尝尝彝家的酒彝家的岁月,
  献给你的吉祥幸福千万别推却,
  你栽下的友谊花朵永远不凋谢!
  彝语独白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
  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
  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又是一个把你青春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梦想点燃的七月,
  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音乐,
  彝家和你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咿哟,咿哟,啊咧咧咧咧,啊咧咧咧咧.
  远方来的朋友请你过来歇一歇,
  一起尝尝彝家的酒彝家的岁月,
  献给你的吉祥幸福千万别推却,
  你栽下的友谊花朵永远不凋谢!
  彝语独白
  远方来的朋友请你过来歇一歇,
  一起尝尝彝家的酒彝家的岁月,
  献给你的吉祥幸福千万别推却,
  你栽下的友谊花朵永远不凋谢!
急求彝族烟盒舞的歌词,非常感谢
1个回答2024-03-05 14:31
  七月火把节
  歌手:阿木古楞
  所属专辑:喜马拉雅公主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
  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
  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又是一个把你青春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梦想点燃的七月,
  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音乐,
  彝家和你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咿哟,咿哟,啊咧咧咧咧,啊咧咧咧咧.
  远方来的朋友请你过来歇一歇,
  一起尝尝彝家的酒彝家的岁月,
  献给你的吉祥幸福千万别推却,
  你栽下的友谊花朵永远不凋谢!
  彝语独白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
  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
  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又是一个把你青春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梦想点燃的七月,
  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音乐,
  彝家和你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咿哟,咿哟,啊咧咧咧咧,啊咧咧咧咧.
  远方来的朋友请你过来歇一歇,
  一起尝尝彝家的酒彝家的岁月,
  献给你的吉祥幸福千万别推却,
  你栽下的友谊花朵永远不凋谢!
  彝语独白
  远方来的朋友请你过来歇一歇,
  一起尝尝彝家的酒彝家的岁月,
  献给你的吉祥幸福千万别推却,
  你栽下的友谊花朵永远不凋谢!
彝族舞蹈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3 13:35

彝族舞蹈有跳弦、罗作、跳三弦、披毡舞等。

1、跳弦

跳弦因舞者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故也被称为《烟盒舞》。《烟盒舞》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正弦”融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主要传统段子有《哑巴砍柴》等,舞姿优美轻盈。

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其中《哑巴摸鱼》、《童子拜观音》等具代表性的节目达百余种。当地所流传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铅凯”的口头禅,可说明《跳弦》在人们生活和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2、罗作

罗作也称“罗索”,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的另一种圆圈舞。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斗激闷年们的喜爱。舞蹈人数不限,多成双数围成圆圈进行,并有一定程序,以抒情性歌唱开始,歌唱时旁边有乐队伴奏。

3、跳三弦

跳三弦也称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

在篝火燃起时,人们围着篝火跳跃、旋转,有矮步顿足,有空弯跳步搓脚;有拍手,有折腿。步调和谐,动作激烈,彰显了“火”的本性。

4、披毡舞

披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披毡舞是彝族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祭祀舞蹈,是对祖先和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的表达。

彝族舞蹈特点
1个回答2024-02-13 14:20
要知道中国可是一个拥有者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里面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传承,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舞蹈。彝族就是其中的一个民族,彝族的舞蹈也是被大家所认可的。彝族舞蹈特点:舞蹈风格特别的豪迈,几乎都是大开大合的那种,观看体验十足;舞蹈编排非常的有节奏,能够让人一眼就被代入;穿着打扮都是彝族非常经典的服装,能够体验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很多的舞台上都能够看见彝族舞蹈,真的让人非常的震撼。
彝族舞蹈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4 23:33

彝族舞蹈是流传在彝族地区的舞蹈。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丰富多彩,多数是模仿生产劳动时的动作而成。古老的舞蹈有模拟动物形象的“斗鸡”、“斗羊”,象征战争的“跳钗”、“刀舞”,庆丰收的“大鼓舞”等。1在彝族人民欢庆年节期间,可以看到来源于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马》《高跷》。现代彝族的《高跷》保留和发展了它的杂技特色。在彝族人举行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仪式时,可以看到《木鼓舞》《铜鼓舞》《羊皮鼓舞》等。这些舞蹈均由巫师“毕摩”和“苏叶2”表演,在击鼓的同时,以迅速摆动双肩、胸、胯为主要舞蹈语汇。此外,在“跳宫节”表演的《跳宫》《跳麒甲》等舞蹈中,仍保留着古代狩猎、部落间战争的痕迹,以及战士出征、作战、胜利凯旋的祭祀仪式和舞蹈场面,以此来表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歌颂。

彝族舞蹈种类及风格是什么样的?
1个回答2024-02-29 02:00
彝族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支最多、民族歌舞最为丰富的民族。彝族形成期是在南诏时代(公元8至10世纪),当时佛舞、巫舞、庙会舞以及各种乐舞极其盛行,有些歌舞至今保留在彝族人民中间。据统计,彝族民间舞蹈有170多种,跳法也有1900多种。舞蹈的主要特征表现在联袂环舞、顿足踏跺、击节歌舞等方面。彝族主要居住在深山老林,直到解放前夕还保留着多种社会形态,因此,彝族舞蹈中还保留着远古风貌,如打歌。"打歌"起源很早,是人们婚丧嫁娶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打歌的基本动作有:翻身转、左右蹬跳、翻身勾脚、跳蹲步等动作。动作激烈,情绪高涨,是群众喜爱的自娱性活动。
"花腰跳乐"是彝族青年男女交谊舞,无音乐伴奏,舞者用彝语演唱,其调子只有本民族人能听懂。舞蹈表演人数不限,男女围圈拍掌而舞,舞蹈队形有对跳、穿花等。舞蹈多做踮走步、蹬步踮、崴步、崴踢步等。
"烟盒舞"又称"跳弦"、"跳乐",最早因四弦琴伴奏而得名,后因舞者手持烟盒舞蹈而得名。
"左脚舞"是彝族大型群众集体舞,一般在彝族传统节日"三月会"时跳,是彝族青年交流情感、寻找知己的一种交谊舞蹈。左脚舞的舞蹈动作主要表现在脚下,如直脚、甩脚、串花、翻身、合脚等,舞蹈者相互连臂踏跳而舞,身体随着节奏上下颤动,弹月琴拉胡琴的乐手站在舞队前列,舞者搂腰搭肩踏跳舞蹈。
彝族舞蹈除以上种类之外,还有阿细跳乐、花鼓舞、铜鼓舞、灯弦舞、阿乖佬、跳箩箩等种类。
彝族舞蹈种类及风格
1个回答2024-02-24 19:27

彝族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支最多、民族歌舞最为丰富的民族。彝族形成期是在南诏时代(公元8至10世纪),当时佛舞、巫舞、庙会舞以及各种乐舞极其盛行,有些歌舞至今保留在彝族人民中间。据统计,彝族民间舞蹈有170多种,跳法也有1900多种。舞蹈的主要特征表现在联袂环舞、顿足踏跺、击节歌舞等方面。彝族主要居住在深山老林,直到解放前夕还保留着多种社会形态,因此,彝族舞蹈中还保留着远古风貌,如打歌。"打歌"起源很早,是人们婚丧嫁娶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打歌的基本动作有:翻身转、左右蹬跳、翻身勾脚、跳蹲步等动作。动作激烈,情绪高涨,是群众喜爱的自娱性活动。
"花腰跳乐"是彝族青年男女交谊舞,无音乐伴奏,舞者用彝语演唱,其调子只有本民族人能听懂。舞蹈表演人数不限,男女围圈拍掌而舞,舞蹈队形有对跳、穿花等。舞蹈多做踮走步、蹬步踮、崴步、崴踢步等。"烟盒舞"又称"跳弦"、"跳乐",最早因四弦琴伴奏而得名,后因舞者手持烟盒舞蹈而得名。
"左脚舞"是彝族大型群众集体舞,一般在彝族传统节日"三月会"时跳,是彝族青年交流情感、寻找知己的一种交谊舞蹈。左脚舞的舞蹈动作主要表现在脚下,如直脚、甩脚、串花、翻身、合脚等,舞蹈者相互连臂踏跳而舞,身体随着节奏上下颤动,弹月琴拉胡琴的乐手站在舞队前列,舞者搂腰搭肩踏跳舞蹈。
彝族舞蹈除以上种类之外,还有阿细跳乐、花鼓舞、铜鼓舞、灯弦舞、阿乖佬、跳箩箩等种类。

彝族的舞蹈有哪些
1个回答2023-12-08 09:03

彝族舞蹈有五种类型,分为打歌、跳弦、罗作、跳三弦、披毡舞。

一、打歌:

打歌包括“打跳”、“跳脚”、“左脚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乐”)等圆圈舞,流行于云南省西部与四川省凉山交界地区、云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邻的其他少数民族之中。

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

二、跳弦:

跳弦因舞者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故也被称为《烟盒舞》。烟盒舞》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

“正弦”融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主要传统段子有《哑巴砍柴》、《鸽子度食》等,舞姿优美轻盈、活泼风趣。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

三、罗作:

罗作也称“罗索”,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的另一种圆圈舞。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年们的喜爱。

四、跳三弦:

跳三弦也称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

五、披毡舞:

披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彝族传统舞蹈有什么?.楚雄彝族传统舞蹈
1个回答2024-02-24 21:28
跌脚舞,男女手拉手行成一个圈,围着火堆跺脚跳舞。
彝族的舞蹈有乃些?
1个回答2024-02-27 06:07

一)仪式舞。凉山彝族仪式舞有两个特点:

一是性别区分,以前的彝族仪式舞一般没有男女混合跳的情况。

二是舞蹈一般都与唱诵相结合 

(二)风俗舞。多在草场上或锅庄旁举行,一般表现劳动的动作和场面。

(三)征战舞。这是从过去彝族人“打冤家”械斗厮杀动作中演化而来的舞蹈,表现了小伙子们粗犷勇猛的性格。  

(四)铃鼓舞。属于巫舞的范畴。 

 以上四种舞蹈是凉山彝族比较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凉山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厚重,还有很多有特点的舞蹈。比如,以前凉山彝族还有一种“宫廷舞”,渊源可以追溯至唐朝南诏时期,当时南诏王室的宫廷舞受到唐朝宫廷与东南亚诸国的影响,又传到凉山彝族的“兹莫”与“土司”当中。随着土司制度的逐渐衰落,宫廷舞在凉山基本失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