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作品读书笔记

曹文轩读书笔记
1个回答2024-01-25 00:21
  今天孩子们看的大部分书对他们成长和写作都是没有帮助的。   幽默是一种境界。   阅读是一种宗教。   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都会过时或成为常识,唯独美是永远的。   美是文学的基础,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是我们得以升华的动力。   送给北大学子三句话:感恩、情调、细心第一句话是面对苦难,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没有情调的人生,是一种质量低下的人生。送给大家的第三句话是,这个世界,只属于那些细心的人。   女人啊,你的名字是文学!   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我们的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而这一切与日月同在。——摘于《红瓦黑瓦》苏少版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有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摘自《草房子》苏少版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摘自《青铜葵花》苏少版   我喜欢水——水性,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物质不是重与刚,而恰恰是轻 曹文轩与令郞
  与柔。——摘自《狗牙雨》苏少版   很多人都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安徒生、没有格林?安徒生涯着的时候也没有人认为他宏大,相反他还很不乐意别人叫他儿童文学作家。我认为这个题目有待于时光往检验。   一个真正的作家,不会在意写作的对象,而在意写的内容。对于别人给我“儿童文学作家”的评价,我更乐意别人说我是写了小孩子能看的书的人。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写什么类型的东西,要么就第一个写,要么就是别人写得好多了我认为我必定要写出自己的懂得。我写了一部以我儿子为原型的幽默的书《我的儿子皮卡》,我对幽默的懂得,不是贫嘴,而是要经得起翻译的幽默,必定要代表的意思也可笑。


  《草房子》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以曹文轩自己的 《细米》
  童年生活为素材,写了一个名叫桑桑的男孩。小说讲述桑桑在油麻地小学的六年生活中的种种故事和经历。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他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遥远,想起浪漫的童话。当我们走近曹文轩为我们搭的《草房子》时,我们确实被这样一种气息所弥漫。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写了离我们已远去的小学生活,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那种发生在还未长大却向往长大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纯真故事,有许多茫动,但也是必然。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幸少年与厄运抗争的悲怆,残疾少年对尊严的坚守,等等, 在这所其实并不大的草房子里扑朔迷离地上演,给人感人心魄之感,有时甚至催人泪下。   《青铜葵花》   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 《青铜葵花》
  ,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用尽了心力,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甚至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聪明的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让葵花看马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个晚上;为了避免葵花挨骂,青铜勇敢地代妹妹受过;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心灵手巧地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协力,艰辛却又是快乐生活着,从容坚韧地应对着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失去妹妹的痛苦使青铜仰天大叫,他从心底高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喊声震动了所有人的心灵。   本书是作家曹文轩在2005年激情奉献、心爱备至的最新力作。作品人物独特鲜活,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无不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这种对苦难、对真情、对美好人性的细腻描写和咏叹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将湿润和纯净着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心灵,牵引着我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曹文轩作品读书笔记
1个回答2024-02-01 21:56
曹文轩作品读书笔记

前言

一直惦记着联谊会组织我们看的曹文轩的《草房子》,喜欢曹文轩笔下的桑桑,纸月和秃鹤,可以说他能用他的笔把我带进一个纯美的境界,那熠熠发光的草房子就这样住进了我的心中。尔后,在这个学期我前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拜读了曹文轩的其它几篇儿童文学作品。就此写一写我对他的其它作品的一些感受。



第一部儿童文学:《根鸟》

追逐梦想

每个人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有“梦”,一个或者许多个让我们想去追逐的“梦”,可当我们在一日日平淡地过着或许不是自己想过的日子的时候,我们的“梦”呢?可曾想过什么时候丢了?是在最开始我们看不清方向的时候,是在中途我们劳累的时候,还是在最后快要抵达梦想的时候?也许无从得知了。

《根鸟》是一部梦幻般的小说,它的主人公便是根鸟,一个为了一个在他梦中出现需要他去救的小女而踏上征途的男孩,他的原始梦想是去救那个摔落下悬崖的少女。

根鸟带着他的激情他的执着出发了,在最开始,他风餐露宿,吃再多苦也不动摇他的决心。这也许就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对待自己的梦想的最初态度——什么都不能阻挡我追逐我的梦想!

直到根鸟遇到了秋蔓,来到了舒适的小镇——米溪,根鸟的惰性开始种植了,他曾经想在这里留下,这里是适合过日子的地方,可是他的心中始终还惦记着他的大峡谷及他的梦想,于是他选择了离开这个让他想一直呆下去的地方。也许许多人在“米溪”就会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开始着平淡却舒适的日子。

莺店这个小城又是根鸟的一大转折点,要是这个小城没有金枝这个角色,那么转折点又够不上了。这是个到处充满着铜臭味的小城:老人小孩都会赌博,根鸟就是在这里开始学会赌博;莺歌燕舞,戏场是最让热闹的,根鸟就是在戏场中“认识”金枝的,并为她第一次忘记了自己的梦想。要是之前的根鸟可以说是有朝气的,那么在莺店的根鸟则是萎靡不振的,他眼里只有赌和金枝,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根鸟。有钱时,金枝的班主不反对,可当他口袋空空的时候,班主对他已失去了兴趣。

根鸟不得已又开始追寻自己抛弃已久的梦想。可他还能回到最初吗?在前进不久后,他发现了自己已不再那么能吃苦,所以他想到了回头去找秋蔓,可舒适依旧,人却已嫁作他人妇。在根鸟经历了迷茫,失落,抉择后没有什么再能让他有牵挂了,于是他在这些变故后,又开始定下心来他的梦想之旅。

那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最终出现在了根鸟的眼前。

在《根鸟》中,我印象深刻的还一处——那梦幻诱人能使人失忆的漂亮“果子”。

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诱惑,你能有抵制诱惑的毅力吗?要是有的话,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迎接梦想!不要因为“米溪”舒适而停下,不要因为“莺店”有人而停下,一直向前吧!



第二部儿童文学:《细米》

什么才是孩子想要的?

细米,一个在爸爸妈妈眼中纯属“捣蛋鬼”的小男孩,喜欢在任何木头上涂刻:桌子,床沿,柱子,墙……只要他那把小刻刀能派上用场,他一定好好使用一番,妈妈永远丢不完他的刻刀。可是作为细米最亲的人,可曾留心观察过那桌子上刻着的是什么?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刻都可是称为“艺术品”!可他妈妈却只知道一味地拿棍子解决问题,结果呢?只能是让别人觉得细米是个很不听话的孩子,也就是别人眼中的“差生”!想:当学生做了你觉得不应该做的事的时候,是拿了引导,教训还是挨打呢?哪种效果会更好呢?

梅纹是知青下乡住在细米家的,细米很喜欢梅纹。梅纹刚到细米家就发现了他的这些“作品”,梅纹很惊讶很赞赏,也许梅纹是第一个表扬细米的人。细米的开心可想而知。梅纹开始转变这个有天分的小男孩:买了专业的刻刀,想法送到城里去展览,为他的雕刻办个人展,转变他的观念……细米静了,有素养了,可这个听话的细米还是那个快乐有天分的细米吗?自从他开始规规矩矩地学雕刻后,他不再感觉到雕刻能带给他快乐,他不再那么有天赋有想法,似乎什么在束缚着他!这样的转变好吗?也许真的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吧!有得有失。好生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看了《细米》之后,我不禁在想——什么才是孩子想要的?我想孩子想要的我们当老师的肯定给不了,特别是班主任,更是反其道而行:学生喜欢游泳,学校规定不准游泳,除非大人陪着;学生喜欢玩陀螺,学校不准玩;学生喜欢下课能疯玩一会儿,学校规定下课不准在教室跑;学生过年喜欢玩鞭炮,学校规定不要玩;学生喜欢……学校不准……是的,我们一直在为学生的安全考虑,可,孩子的成长呢?就像一棵树,没有人管着,它就长不好吗?我是老师,我是班主任,我经常矛盾着,我不知道我该站在哪一边,因为我也曾经是小孩子。

我喜欢《窗边的小豆豆》这样的学校!



第三部儿童文学:《山羊不吃天堂草》

宁死保留气节

一大群饿了很多天的山羊,面对着绿油油的天堂草,只是抬着头仰望,任由主人的鞭子狠狠落下,也不向前一步。最后,这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变成了雪白雪白的!山羊为什么不吃天堂草这个我不得而知,可是我想也许就像我们人一样,有些事是不能做的。这就是为什么称这是一种高贵的山羊的原因吧。山羊能做到宁死不跨越自己的雷池,那人呢?

请看主人公:明子,一个10几岁的小男孩,就是因为他家的山羊不吃天堂草死了而跟随师傅到城里当木匠。这是一个诚实机警可爱的小男孩,他会因为雇主不好而故意使坏,会因为师傅少分自己钱而和师傅作对,会因为担心别的小木匠被别的师傅打而把自己拉到的雇主转交给他……在开始,他是一个是非分明的小男孩。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活在那个破烂草屋里,城市的繁华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曹文轩不取名为《明子》,而要取名《山羊不吃天堂草》,明子和山羊有什么关系?最后才揭底:有关系!决定着他一生的命运呢!

家庭可以改变一个人,明子知道快过年了,家里肯定拿不出钱来还,所以一天他接了一桩好生意还收了一千多元的定金后,没有马上交给师傅。是的,他犹豫了:这可是家里救命的钱,可这也是出卖良心的钱!在这两种声音中,很明显很快第一种声音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他开始自己策划回家,在一路上他害怕,迷迷糊糊中他睡着了,醒后他突然想起了他的爸爸,那些倒地的山羊,以及爸爸对他说的那些话。原话我忘了,但大意是:这是一群好山羊啊,不是自己的东西,宁死也不要!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爸爸的话和那倒地的山羊在他脑中越来越清晰,就在可以上火车之前,他决定重新回去,接受惩罚。

人的长大过程也许要走许多弯路,走弯路不怕,怕的是一直弯下去,不往回走!



第四部儿童文学:《青铜葵花》

青铜不是铜

《青铜葵花》很感人!看得让人鼻子酸酸的,直想哭!人性的温暖显示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青铜这个实心眼的小男孩更是招人喜爱!

青铜不会说话,他的最好的朋友是一头很听话的牛。葵花是因为她的爸爸下乡而跟随来到下乡,她是个渴望有朋友的很漂亮的小女孩。葵花是在爸爸不幸跌落水中死亡而选择去了一贫如洗的青铜家的。就此拉开了感人的序幕。我重点说说青铜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镜头一:有关上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青铜因为不会说话所以到了该去学校的年龄却依旧在家,可他老早就盼望可以上学了。本来打算可以让青铜去上学了,可家长因为葵花的加入而犹豫了:两个谁去呢?最后是青铜想出了抓阄的方法(青铜使诈了),结果是葵花去了。多善解人意的孩子!

镜头二:有关野鸭。在昆虫袭击过后,整个村庄显现的是单一的黑色,哪里都找不到绿色。饥荒开始了,脸呈菜色,走路无力,渴望食物。就在这样的状况下,青铜去河边苦苦地等了一下午,终于抓了一只野鸭。最后居然被养鸭的人家被诬赖是偷的,有理说不清,青铜便开始找那只鸭子。黄天不负有心人,在找到后,青铜做了一件让我想不到的事:他敲着锣抱着鸭转了整个村庄,他用这种“无声”的方式挽回了自己以及家里的尊严!多有自尊的孩子!

镜头三:有关杂耍。在农村是很少有杂耍看的,所以有杂耍班来的时候是一件很大的事,邻里的村民都会过来看,这样一来,小孩子就很难占到有利位置。青铜看见了一个无人占领的磨盘,就兴高采烈地和葵花一同看了起来。这时本村的几个小无赖过来抢磨盘,一向不打架的青铜和他们打了起来,寡不敌众。他爬起来后,就让葵花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看。葵花看得是舒服了,可差不多和她同岁的青铜却累得快要倒下。多体贴的孩子!

镜头四:有关鞋子。卖芦花鞋的收入是青铜家的一大笔收入,青铜是在一个大雪天去卖的,他知道卖一双就多一些钱,他家需要盖房子的钱。在全部卖完后还有一个人想要的时候,他愣是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脱下卖了,就这样光着脚在雪地上跑回家!多懂事的孩子!

镜后语:青铜身上有着许多可以让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学习的地方。青铜不是铜,是一个令我们汗颜的好男孩。



第五部儿童文学:《红瓦黑瓦》

人的成长丢失了什么?

看了曹文轩的这么多的作品,我想自己感触最少的就是《红瓦黑瓦》了。可能前面的作品的主角都是很可爱的小男孩,有许多吸引人的故事和细节,而这个讲的确是颇有自传的味道的故事。红瓦房是初中部的学生学习的地方,而黑瓦房则是高中生学习的地方。在红瓦房学习的人都向往有一天可以进入黑瓦房学习。

在从红瓦即将升入黑瓦的过程中,人逐渐在变。好朋友变淡了,每个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因为没有升入黑瓦而自卑,二胡之间的竞争,爷爷的故事,日记的戏剧化……这些都在陪着他们长大。

人们在长大中他们丢失了什么?友谊?纯真?羞涩?……

后记

曹文轩的作品我就介绍到这里了,我很推荐你们去看看《青铜葵花》和《山羊不吃天堂草》的,也许你们能读到许多不一样的东西。他的作品总体给人感觉就是文字非常细腻,心理描写入微,人物刻画非常成功,很值得我们在休闲的时候看一看的,不需要花很多时间。
曹文轩读书笔记
1个回答2024-02-17 00:39
  今天孩子们看的大部分书对他们成长和写作都是没有帮助的。   幽默是一种境界。   阅读是一种宗教。   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都会过时或成为常识,唯独美是永远的。   美是文学的基础,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是我们得以升华的动力。   送给北大学子三句话:感恩、情调、细心第一句话是面对苦难,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没有情调的人生,是一种质量低下的人生。送给大家的第三句话是,这个世界,只属于那些细心的人。   女人啊,你的名字是文学!   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我们的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而这一切与日月同在。——摘于《红瓦黑瓦》苏少版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有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摘自《草房子》苏少版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摘自《青铜葵花》苏少版   我喜欢水——水性,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物质不是重与刚,而恰恰是轻 曹文轩与令郞
  与柔。——摘自《狗牙雨》苏少版   很多人都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安徒生、没有格林?安徒生涯着的时候也没有人认为他宏大,相反他还很不乐意别人叫他儿童文学作家。我认为这个题目有待于时光往检验。   一个真正的作家,不会在意写作的对象,而在意写的内容。对于别人给我“儿童文学作家”的评价,我更乐意别人说我是写了小孩子能看的书的人。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写什么类型的东西,要么就第一个写,要么就是别人写得好多了我认为我必定要写出自己的懂得。我写了一部以我儿子为原型的幽默的书《我的儿子皮卡》,我对幽默的懂得,不是贫嘴,而是要经得起翻译的幽默,必定要代表的意思也可笑。

  《草房子》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以曹文轩自己的 《细米》
  童年生活为素材,写了一个名叫桑桑的男孩。小说讲述桑桑在油麻地小学的六年生活中的种种故事和经历。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他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遥远,想起浪漫的童话。当我们走近曹文轩为我们搭的《草房子》时,我们确实被这样一种气息所弥漫。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写了离我们已远去的小学生活,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那种发生在还未长大却向往长大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纯真故事,有许多茫动,但也是必然。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幸少年与厄运抗争的悲怆,残疾少年对尊严的坚守,等等, 在这所其实并不大的草房子里扑朔迷离地上演,给人感人心魄之感,有时甚至催人泪下。   《青铜葵花》   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 《青铜葵花》
  ,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用尽了心力,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甚至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聪明的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让葵花看马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个晚上;为了避免葵花挨骂,青铜勇敢地代妹妹受过;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心灵手巧地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协力,艰辛却又是快乐生活着,从容坚韧地应对着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失去妹妹的痛苦使青铜仰天大叫,他从心底高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喊声震动了所有人的心灵。   本书是作家曹文轩在2005年激情奉献、心爱备至的最新力作。作品人物独特鲜活,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无不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这种对苦难、对真情、对美好人性的细腻描写和咏叹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将湿润和纯净着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心灵,牵引着我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曹文轩作品有哪些 曹文轩有哪些作品
1个回答2024-01-19 23:36
1、《草房子》,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终身难忘年小学生活。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2、《细米》,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又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曾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临海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荣誉奖。
3、《小说门》,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文轩。本书既是纯粹的学术著作,又是小说创作的入门之书。本书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小说的艺术”的最终成果。这是一部系统化的小说理论著作。作者从“古典”和“现代”的双重维度,探究了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的重大差异,在指出两者差异的同时又揭示了两者所共同遵循的小说艺术的基本面。
4、《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成稿于一九八七年,是当时第一部宏观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重大文学现象的理论著作。作者通过梳理和筛选,最终选取了“原始主义倾向”、“淡化趋势”、“大自然崇拜”、“寻‘根热”、“文学对哲学根柢的寻找”、“文学研究日趋立体化”等一系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甚至当下中国文学走向的重大文学现象。通过宏观性的论述和微观性的解读,使其时的文学得以呈现出完整的风貌,并完成了一次对文学研究写作方法的全新尝试。这一写作方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文学研究。
5、《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91年,展现了乡村少年明子为生活所迫随木匠师傅和师兄外出务工,在城市这一特殊背景下艰难成长的故事。该部作品1993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曹文轩《天黑了》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20 19:47

天黑了是曹文轩的一部精彩的中短篇小说集。在这部小说集中,有被父亲忽略而与年迈的保姆建立深厚情谊的女孩(天黑了),有和父亲一起闯荡江湖却保持一颗清澈童心的男孩(鸭宝的河),有一群被饥饿和死亡逼迫却始终不忘与朋友一起守护一树希望的孩子(雪柿子)。

有一只神奇而聪明的怪鸟(流氓鸟),有一头看似愚笨却让你西索人生智慧的小驴子(我是一只蠢驴吗?),还有一把想要游览柏林的伞(柏林上空的伞),一片想要寻找自己来处与去处的羽毛(羽毛)……这些形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情、有趣、有哲思、有回味的文字世界。


扩展资料:

曹文轩,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青铜葵花》、《我的儿子皮卡》等。

《天黑了》

天黑了,该回家了,雪柿子,鸭宝的河,夜狼,紫檀色的皮肤,柏林上空的伞,第八号街灯,发条鼠,飞翔的鸟窝,风哥哥,菊花娃娃,罗圈腿的小猎狗 。

马和马,鸟船,鸟和冰山的故事,柠檬蝶,天空的呼唤,停不下的毛毛,夏天,烟,一河大鱼向东游,一只叫秀秀的杯子,羽毛,最后一只豹子,流亡民鸟,我是一头蠢驴吗。

关于曹文轩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5:15

曹文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另有同名人士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原主任医师曹文轩和陕西宝鸡市渭滨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曹文轩。

曹文轩作品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2 13:25

《曹文轩作品(套装共4册)》是作者二十年来最好的作品,书中既有作者最新创作的短篇小说精品,又有以往广受赞誉的名篇。作品笔墨酣畅,行文雅正,既有严肃文学特有的风骨,同时又灵动飘逸,富有古典主义的浪漫色彩。

曹文轩的书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31 13:28
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大王书》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1-18 22:56

主要有《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

曹文轩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5:10

曹文轩: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1954年1月晟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作品有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2013年12月5日,以38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第27位。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8月20日,她在新西兰领取该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