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隋宫》原文赏析

李商隐无题的赏析
1个回答2022-07-21 20:39
追忆离别前的欢畅,无奈尽化作离别后的惆怅……
对李商隐《无题》赏析有误在哪?
2个回答2022-12-28 15:42
开玩笑呢吧,我记得这首诗是赞颂无私奉献的人的,不会有什么“相思之泪”吧,(*^__^*)...嘻嘻,对不对哦?
李商隐<锦瑟>的赏析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20 18:33
 李义山一首《锦瑟》,引来注家千百,虽理解各不相同,却无人对其批判,可见此诗确实有其非凡的迷人之处,这也就怪不得连王国维这样的大家都爱不释手了。本人以为,《锦瑟》一诗,道出了商隐在身心疲惫的晚年时对自己坎坷的人生路所作的一个无奈的回忆吧。全诗借锦瑟起兴,作者想到了自己迷惘的青春少年,想到了自己苦难的人生旅程,想到了自己的血泪诗篇,想到了自己如蓝田玉一样自生自灭、即将湮没在荒郊野岭的人生结局,商隐若有所思地安慰自己:想开点吧,别再难过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还是让后人来追忆我的人生吧。
求李商隐的锦瑟赏析
1个回答2022-10-05 22:00
《锦瑟》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通过对诗人自己一生遭遇的回顾,从不同角度抒写了诗人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和对年华流逝、抱负成空的痛惜,读来发人深省,引人同情。全诗语言清丽,抒情委婉、含蓄,表现手法多样,意蕴极为丰富。
李商隐的夕阳楼赏析
1个回答2023-01-29 16:25
1.这句运用反衬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乐景)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哀情),突出地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
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
1个回答2022-12-19 19:28
辛鹊卢努划竹林粟察了俭贰弯叛休福秒窘陈悲患片匣阐伙迫事闸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及用典
2个回答2022-11-05 01:24
诗表面看来是写想象中的仙子身处高寒,遥远难即,以及追求向往,却时感变幻莫测,难以追攀。然而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空灵虚幻的意境,一种执著追求的感情。此情此景,有人认为是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也有人认为是寄托了诗人与女道士的恋情。不管他是写政治或爱情方面的追求向往与失望惆怅,还是写理想的境界邈远难即,而他把心象融合在物象之中,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令人品评不定、揣摸不清的诗歌,无形中披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
熟练地运用了《真诰》、《裴航》中人神相恋的典故,使诗的意象主旨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李商隐《楚宫》诗词鉴赏
1个回答2023-12-03 19:15


   楚宫


  唐代:李商隐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译文


  湘江如泪色一般又清又深,屈原的冤魂随浪而去,他的怨恨永无绝期。


  夜晚的枫树林中猿啼使人愁断肠,唯有穿着萝带的山鬼相邀。


  埋在土里,身形腐败,魂魄难以招回,更用说是葬身鱼腹了。


  只要楚地后人还在,谁会可惜那喂食蛟龙彩丝包的食物?


   注释


  ⑴漻漻:水清澈貌。


  ⑵楚厉:指屈原,他投沼罗江而死,无后人、无归处,古称“鬼无所归则为厉”(《左传》昭公七年),亦可称“迷魂”,即冤魂。


  ⑶“枫树”二句:化用屈原、宋玉原诗为句,写楚厉的生活环境。女萝山鬼:女萝,菟丝,一种缘物而生之藤蔓;山鬼,山中之神,或言以其非正神,故称“鬼”。宋玉《招魂》:“湛湛江水分上有枫,目击千里今伤春心。”屈原《九歌·山鬼》:“雷填填今雨冥冥,猿啾啾今狖夜鸣。”《九歌·山鬼》:“若有人今山之阿,被薛荔今带女萝。”


  ⑷犹难复:与“岂易招”均指难以为楚厉招魂,原因是屈子沉江后,身体腐烂了,葬身鱼腹了。


  ⑸困腥臊:屈原自沉,葬身鱼腹,故日“困腥臊”。


  ⑹三户:指楚人。《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⑺彩丝:指五彩丝线扎成的棕子。《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沼罗死,楚人每至此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沼罗遗风也。”


   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其他凭吊屈原的诗文,它并未从屈原的人品才能和政治上的不幸遭遇着笔,通篇自始至终紧紧围绕住屈原的“迷魂”来写:首联写迷魂逐波而去,含恨无穷;颔联写迷魂长夜无依,凄凉无限;颈联叹迷魂之不易招;末联赞迷魂终有慰藉。这样围绕迷魂来构思,内容集中,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反复书写,从而使诗具有回环唱叹之致。


  诗的前四句是以景写情。屈原忠而见疑,沉湘殉国,此诗亦即从眼前所见之湘江落笔。“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对着湘江,想起屈原的不幸遭遇,诗人悼念不已。在诗人的眼中,清深的湘波,全都是泪水汇成。这“泪”有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泪,有后人悼念屈原之泪,也有诗人此时的伤心之泪。湘江流淌着不尽的泪水,也在哀悼屈原。而在这如泪的湘波之中,诗人仿佛看到了屈原的迷魂。“逐恨遥”写迷魂含着满腔悲愤,随波远去,湘江流水无穷尽之时,屈原迷魂亦终古追逐不已,其恨亦千秋万代永无绝期。“恨”字和“泪”字,融入诗人的强烈感情,既是对屈原的悲痛哀悼,也是对造成屈原悲剧的楚国统治者的强烈谴责。


  颔联又从湘江岸上的景物再加烘托。这联化用《楚辞·招魂》、屈原《九歌·山鬼》语句。“枫树夜猿”,是说经霜的枫树和哀鸣的愁猿,构成一幅凄楚的秋夜图。“愁”既是猿愁,也是迷魂之愁,而猿愁又更加重迷魂之愁。下句的“女萝山鬼”即以女萝为带的山鬼。“语相邀”既指山鬼间互相呼唤,同时也指山鬼们呼唤屈原的迷魂,境界阴森。长夜漫漫,枫影阴森,迷魂无依,唯夜猿山鬼为伴。此联景象凄迷,悲情如海,读之使人哀怨欲绝。


  下面四句似议似叹,亦议亦叹,抒发诗人内心的慨叹。五、六两句是说:即使屈原死后埋在地下,其尸也会归于腐败,魂也难以招回;何况是沉江而死,葬身于腥臊的鱼虾龟鳖之中,他的迷魂就更难招回了。以上三联,都是感伤悲叹,末联情调一变,由凄楚婉转变为激越高昂,以热情歌颂屈原的忠魂作结。这一联糅合了《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和《续齐谐记》楚人祭祀屈原的传说。意思是说:只要楚人不灭绝,他们就一定会用彩丝棕箬包扎食物来祭祀屈原,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伟大诗人。


  这首诗化用《楚辞》和屈原作品中的词语和意境入诗,而不着痕迹,读来语如己出,别具风采;全诗以景托情,以感叹为议论,使全诗始终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内容上反复咏叹使此诗“微婉顿挫,使人荡气回肠”(清翁方纲《石洲诗话》评李商隐诗语),感人至深

《名师开讲啦》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6-24 10:10
 从开始跑龙套的他到现在的中国名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但我看完《没人替你奋斗》之后,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他奋斗过后应有的成就。
  我真的只是一个小武行,没有读过书,就是嘻嘻哈哈做小偷,给别人打一巴掌,到十五六岁的那时候,开始做几十个武行中一员的时候,就是拿个刀在后面,“啊”就这样子叫,五块钱一天。最记得就是冷天,冷天两个大侠在雨中打,但我们要泡在水里面,下着雨,还要被骂,“不要动啊,咔咔咔,你们动什么,你们死掉了明白吗?”“知道,知道”。我死得是最好的,永远导演一叫死,那个谁谁谁谁,死这边,慢慢就知道我名字了。
  听着成龙讲着这个故事,一开始听着很好笑,但回过头想想就真的体会到了那种辛苦,一股敬佩之感油然而生。我相信成龙大哥一定是痛并快乐着,努力的提升着人生的价值。穿梭于痛苦之中,痛苦成就了他。有一天我站在那边,他哐过去之后倒车回来,他看看我,“你是我们那一组的吗?”“是”,“上车”,他叫我上车,我一开车门,你们记住,到今天我都是如此,不管谁的车,打开门,屁股先上,坐好,人家会非常欣赏你的。开门坐上去,拍拍,尤其是雪天啊,下雨啊,人家一看,哇,一个小动作,我从坐在那边到片场,我没动过那个姿势,动都没动过,就这样子下车,“谢谢指导,谢谢指导”。我就退后了,以后每天他就接我,跟他聊天,慢慢我从四十个人到十个到两个,最后有他就有我,后来变成副武术指导,后来就变成最年轻的武术指导,我十八岁做武术指导到今天。反正记住最重要的,细节定义成败。
  细节定义成败,真是引起了我的共鸣。古今中外许多例子都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沃尔玛在全球共有20多个分销中心,再由分销中心送往近3000个分店。沃尔玛的每一家商店,林林总总共20000种商品,从在计算机上开始下订单,到货物上架,耗时不超过48小时。公司总部有一台高速电脑,同各个发货中心及各多家商店连接起来,通过商店付款柜台扫描器售出的每一件商品,都全自动计入电脑。公司为此专门设有一个6频道的卫星系统,可以同时和各家商店进行视频通话(liuxue86_com)。为此沃尔玛一共花费了7亿美元,才建成了现在的计算机卫星系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数据库,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还要大。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
  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却十分重要的事情,一件事的成败,往往都是一些小的事情所影响产生的结果。细小的事情常常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一个细节,可以使你走向你的目的地,也可以使你饱受失败的痛苦。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无数个小的细节组成的,每一个都很重要。就好比是一条铁链,有无数铁环组成,无论其中哪一个铁环坏了,整个铁链也就没有用了。
  成功源于痛苦,细节决定成败。做到了这两点后,我们一定可以走的更远。
为什么上山容易,下山难
1个回答2024-06-24 10:07
个人认为:
因为地球有引力,所以任何东西一旦没拿住就会往下掉。
上山是和引力相反,所以不容易。
下山适合引力相同,所以很容易。

群众认为:
很多时候下山的陡坡都是极其危险的!不要说海拔1、2000米以上的山-即便是我们户外驴友群每周末的郊外徒步穿越,下坡时都经常有驴友滑倒、翻滚和受伤!下山的时候即便坡度不陡,由于比较省力,好多人由于不正确的下山姿势和不使用登山杖-都会对膝盖半月板造成伤害。湿滑的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坡路-这些都会对下山时那些过于放松的人们造成伤害。 下山时,由于坡度向下,重力会使人前倾,身体的抗重力因素作用于膝股四头肌的离心收缩力,而离心作用力会使肌肉过度损耗。同时,下山时髌骨与股骨的摩擦比正常走路及上山时的摩擦要大。过度使用髌骨,膝关节会产生疼痛。‘上山容易下山难’,就是这个原因。 曾经见过不知多少无所畏惧的新驴,在上山时气喘如牛,好不容易下山了,这个轻松,健步如飞,连跑带跳的往下冲。其实,这样的爬山,不但不会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时间久了,反而会对膝关节造成永久的伤害! 老话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有一定道理:上山的时候大腿前方的肌肉控制膝关节做所有的动作,但下山时控制膝关节动作更复杂,需要前方和后方的肌肉共同控制,这样受到受到的收缩挤压就会更多。另一方面下山特别是修了人工台阶的山路,非常有节奏的下山会有固定部位受磨损。 所以,在那些老驴中因为爬山引起严重的膝关节问题是很普遍的!

专家认为:(1)指上山虽费力但不容易发生危险,下山虽省力却容易失足。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一凝聚着先哲经验与智慧的谚语究竟源自何处、谁人所言,大概已无从查考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生命非常久远,且将与人类同寿。无独有偶,50年前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新西兰人希拉里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攀登珠峰的关键并不只是登上顶峰,我甚至觉得能够安全下山更为重要。”他是在就究竟谁才是登上珠峰第一人的争论发表意见时说这番话的———据说在希拉里之前,有两个英国人也可能曾经登顶,只是在下山途中发生意外,遇难身亡了。中国登山队副总指挥尼玛次仁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重复了希拉里说过的意思:“登山不是登顶就结束了,还得安全返回才算成功。如果要登山的话,一定要留够回来的时间。”若问下山为什么难?窃以为除了山路险峻外,和上山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下山的动作又大异于平常行走有关。因为上山的重力重心是向下,而自身的作用力是向上,两力方向相反,成平衡状,除了费点力气外,危险性较小;下山就不同了,重力重心是向下,自身作用力也是向下,这样平衡就不好掌握了,弄不好前冲力过大,会发生危险。并且下山时速度如果太快,腿脚会发酸并且发抖。(2)比喻人社会地位提高时感到荣耀,日子容易过,地位降低时感到丢脸,日子难过。(3)拿得起 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