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第一章诵读

孝敬父母,古文诵读文章
1个回答2022-05-20 16:16
首选《孝经》。
德孝经典诵读
1个回答2024-02-06 23:23
                                        中 华 美 德 孝 为 先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孝的传递者源于我们每一个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学习了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或许不要求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只是希望我们将来过的比他们好,他们处处为我们着想,时刻为我们担忧,唯恐自己做的不周,这就是父母—我们最亲爱的人。

       因此在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应懂得为父母分忧,让他们为我们放心,而在我们有能力给予的时候,我们不能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或许并不在乎这些,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们在一起是他们很快乐的时光。因此,工作在外我们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

       孝指引着我们行善。对待每一个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让我们的周围充满温馨。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了尔虞我诈,事事都得提防,让很多人感觉很累,当你给出一个微笑的时候,别人会认为你是假慈善,或认为你不怀好意,有什么不轨的目的。干嘛要想那么多呢?现在真是应该重新温习我们古代文化的时候了。  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孝,传递我们的传统美德。


关于孝朗诵诗歌
1个回答2024-03-02 01:08
纸船 (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减字木兰花·当年夜雨(黄庭坚)
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儿女成围。欢笑尊前月照之。阿连高秀。千万里来忠孝有。岂谓无衣。岁晚先寒要弟知。

六州(无名氏)
深仁化。穹厚格成平。徇诚虑,托皇统,万宇光亨。申孝致洁飨宗祊。金驾徐徐动,容礼辉明。躬道祖谒款殊庭。列圣固纯诚。灵心底豫,休祥充塞,端闱肆眚,爱日灿然明。

寓叹(陆游)
老生读书百绝编,日晏忘食夜废眠。孝经一生行不尽,况有六籍陈吾前。
华轩玉食非素愿,广厦高墉实邮传。经营归计笑时人,我老但须书数卷。
章孝慈和章孝严儿子?
1个回答2024-02-05 00:07

章孝慈有一个儿子。章孝慈与其夫人赵申德有一子一女,儿子章劲松及女儿章友菊。

中华孝道朗诵词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6 00:38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难忘,心中扎下根;血脉流不断,山河岁岁新;中华孝道是美德传给后来人;中华孝道是美德传给后来人。

祖先留下传家宝名字叫孝顺,多少年多少代温暖过冬与春,它沿着岁月走烙下中国印,风风雨雨五千年从古传到今,祖先留下一句话讲的是孝顺,多少情多少爱交给了儿和孙,它顺着血脉流滚烫赤子心,枝繁叶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难忘心中扎下根,血脉流不断山河岁岁新,中华孝道是美德传给后来人。

老师:自古圣贤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奉劝世人多行孝,先将亲恩表一番。 众人:百善孝当前,百德孝为先。 老师:孝、孝、孝,何为孝? 父母冷暖我先知,父母悲欢我先懂,不对父母有恶言,不给父母来添堵。

老师:答得对,先生再问弟子,何为孝? 父母恩重如山,都知养儿多疾苦,何让父母心酸楚,乌鸦方知反哺义,羔羊跪,谢母恩。人若不知孝亲恩,空来世间走一程。 嗯,孺子可教也,传承孝道不可不知也 齐:先生,您的教诲弟子永记心间。 

男:随着婴儿的一声啼哭,妈妈,你把我带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女:我看到了美丽的阳光,听到了鸟儿的欢唱,闻到了花朵的芬芳。父亲生我,母亲育我。

有关“孝道”的文章
1个回答2024-02-16 08:16
在我国文化宝库中,有无数关于孝道的文章,尤以齐鲁文化最多。在浩如烟海的齐鲁文化经典及相关典籍里,关于“孝”的论述俯拾皆是。《孝经》中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论语》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孟子》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大学》中有:“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诗经》中有:“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礼记》中有:“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父母在,不称老,言孝不言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睦于父母之堂,可谓孝矣。”“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劝报亲恩篇》中有:“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人生五伦孝当先,自古孝为百行原。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弟子规》中有:“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首孝悌,次谨信。”   《增广贤文》中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家语·弟子行》中有:“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
孝经第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1个回答2024-02-13 13:12

原文如下:

子颤没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译文如下:

孔子说∶君子教人以行孝道,并不是挨家挨户去推行,也不是天天当面去教导。蠢洞禅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让天下为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以为弟之道,是让天下为兄长的人都能受到尊敬。

教人以为臣之道,是让天下为君主的能受到尊敬。《诗经·大雅·酌》篇里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不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其怎麽能使天下民众顺从而如此伟大呢!

品读:

孔子为曾子特别解释说:执掌政治的君子,教民行孝道,并非是亲自到人家家里去教,也并非日带尘日见面去教。这里有一个根本的道理。例如以孝教民,使天下之为人子的,都知尽事父之道,那就等于敬天下之为父亲的人了。

以悌教民,使天下之为人弟的,都知尽事兄之道,那就等于敬天下之为人兄的人了。以部属的道理教人,那就等于敬天下之做长官的人了。

孔子引述诗经大雅篇洞酌章的这两句话说:一个执政的君子。他的态度,常是和平快乐,他的德行,常是平易近人,这样他就像民众的父母一样。孔子引此诗的意思,就是说:没有崇高至上的一种大德,怎么能顺其自然。

有关“孝道”的文章
1个回答2024-02-24 18:20
在我国文化宝库中,有无数关于孝道的文章,尤以齐鲁文化最多。在浩如烟海的齐鲁文化经典及相关典籍里,关于“孝”的论述俯拾皆是。《孝经》中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论语》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孟子》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大学》中有:“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诗经》中有:“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礼记》中有:“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父母在,不称老,言孝不言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睦于父母之堂,可谓孝矣。”“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劝报亲恩篇》中有:“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人生五伦孝当先,自古孝为百行原。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弟子规》中有:“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首孝悌,次谨信。” 《增广贤文》中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家语·弟子行》中有:“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
孝义演讲文章
1个回答2024-02-08 13:58
  孝义的感恩演讲稿(以下演讲稿仅供参考)

  孝是为人之本,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多行孝亲之举,做到从点滴开始孝顺我们的父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带来的这篇感恩演讲稿吧。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常怀感恩之心,多行孝亲之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

  “百善孝为先。”

  孝是心灵里盛开的鲜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为永恒、持久地散发着清香。

  孝是一种博大。它包容世间万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

  孝是为人之本,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让我们翻开史册,碾过历史的车轮,寻找孝的踪迹。二十四孝中有一则“恣蚊饱血”的故事,家喻户晓。讲的是晋朝有一个叫吴猛的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因为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于是,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这就是孝!

  孝其实很简单,它不需要你做得多么轰轰烈烈,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父母捏一次肩,倒一杯茶,或者是一句温暖的问候,都是孝的体现。这些“孝”看起来都很渺小,可是它却足以成为我们脑海里永久的记忆。而父母则会因为我们做的这些点点滴滴的“孝”而幸福无比,因为我们懂得了“孝”。

  回头望过,9年前,我的爸爸妈妈用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来,但当我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那就是——照顾我,养育我。

  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慢慢长大,那么辛苦,那么努力!

  我第一次喊爸爸妈妈,是父母耐心教导的结果,我第一次拿汤匙是父母耐心教导的结果,我第一次系鞋带,第一次扣扣子,第一次学写字,第一次梳头发……都是源自父母的耐心教导!

  当我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的人是父母;当我取得好成绩时,会衷心为我庆祝,和我分享喜悦的人是父母;当我外出游玩时,牵挂我的人还是父母呀!

  可是,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在我们成长的日日夜夜中,我们对父母的牵挂又有多少呢?我们有多少次去静静地感知过亲人给予我们的爱,有多少次向亲人诉说过我们对他们的爱,又有多少次用语言和行动去报答过对亲人的爱呢?

  亲爱的同学们,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桑田。但我们感恩的心不能变!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真心为父母做些事情吧!哪怕捶捶肩,洗洗碗,哪怕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哪怕给他们唱段歌曲,讲个笑话。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一起将这份感恩之心延续,共同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给那些不孝的儿女写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2-18 09:17
从来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儿女不孝,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有养无教,他人要借鉴到,那些需要学习,同时注重自身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好榜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