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医病书

医者医人之病,医圣医病之人
1个回答2023-06-25 06:20
医者救死扶伤是也,院者挣钱挖利而已念比二者孰更拽些?故医德随院也。
读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读了这句话的感想
1个回答2023-05-16 17:50
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很大 何时能像古代神医大儒一样潇洒自如~谁人不想药到病除甚或未病先防治疾病与无形之中。任重道远现实残酷啊。
扁鹊“上医医无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原文是什么?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2-06-12 03:30
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上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医学、医生看病用的工具
1个回答2024-03-05 22:42
把舌头压下去的那个木棍叫压舌板。
西医能治病,为什么中医也能治病呢?
1个回答2024-03-17 12:40

谁说中医不科学?

先把科学的定义抄录一下:所谓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由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晶。

中医是我国古代先民参与自然活动的产物,是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正是由于有中医的存在,我们祖先用以疾病治疗,健康养生。才保证了我们民族的延续。这样优秀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不能因为了解的人少而称其为“不科学”。

不可否认的是,从古至今,不乏有打着中医旗号从事与中医无关的人(如巫术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混淆了人们对中医的认识,败坏了中医的声誉,也误导人们逐渐丧失对中医的信心。

人对任何事情的理解,都需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中医发展传承至今,由于其知识体系及教育推广等诸多因素,中医理论和技能没有被大众化。目前真正了解中医博大精深理论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确信中医可以治疗疾病,但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对中医持怀疑态度,进而用自己“科学”的认识来反证中医的“不科学”。

科学所反映的大多数都是相对的真理,科学不完全等同于真理。把科学的结论绝对化是一些并不了解科学本质的人经常犯的错误。

“上医医无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出自哪篇文章?原文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8-06 20:44
健康时预防,亚健康时养生,疾病时治疗。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怎么翻译
1个回答2024-01-19 22:27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善治未病之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也就是我们家人推崇备至;中兄善治欲病之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仅善治已病之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扁鹊本来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名医,但上述史载的扁鹊实为约生于公元前407年左右(战国时代)的齐国名医,本名秦越人,被后人称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上医”和“中医”的思想,在2500年前左右都已产生。  

   当代名医陆广莘先生云:“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用后现代医学的说法,“上医”属于养生学,“中医”属于保健学,或都叫预防医学,下医才是今天理解的医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