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阅读答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的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2 17:14
“地形千瓣合,天堑一江分”。江阴古邑,钟灵毓秀,文人墨客、忠良名臣显名于此的必不少。徐霞客远游八方,攀山探源、涉涧度壑;截木为杖、燃藤求光;访渔樵所不及,勘校地理古籍,撰写游记随笔。感于斯人,江阴得其痴意。缪荃孙避仕隐居,搜简集册,编刊校订,不甘困守学馆,惟愿图书长存,又编纂史略、收录方志。张之洞、端方待之以师礼,与王壬秋、张謇、赵尔巽齐名。感于斯人,江阴得其精诚。阎应元、陈明遇誓死守城八十一天,杀敌七万五千,刚烈死节,可敬可佩。感于斯人,江阴得其忠义。刘氏三杰,长兄治文,一代闯将;中兄修乐,开山宗师。感于斯人,江阴得其文采乐理。水存一段风韵,山横一世忠烈,江阴儿女们,在自己的家乡书写历史,让历史在江阴停驻。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5个回答2022-09-04 15:22
徐霞客的时代,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他所去的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加上明朝末年治安不好,盗匪横行,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有一次,他和三个同伴到西南地区,沿路考察石灰岩地形和长
用《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来帮我写一篇读书笔记
1个回答2024-04-14 21:52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经历过许多奇人异事,并且把他游历的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



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观念,埋头于经书之中。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徐霞客的时代,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他所去的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加上明朝末年治安不好,盗匪横行,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有一次,他和三个同伴到西南地区,沿路考察石灰岩地形和长江源流。走了二十天,一个同伴难耐旅途劳顿,不辞而别。到了衡阳附近又遭遇土匪抢劫,财物尽失,还险些被杀害。好不容易到了南宁,另一个同伴不幸病死,徐霞客忍痛继续西行。到了大理,最后一个同伴也因为吃不了苦,偷偷地走了,还带走了他仅存的行囊。但是,他还是坚持目标,继续他的研究工作,最后找到了答案,推翻历史上的错误,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徐霞客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顶,遇见山洞一定要进去探个究竟。有一次,他到广西融县的真仙岩山洞,洞口盘着一条蟒蛇,他还是设法进去,到洞里去考察。又有一次,他到湖南茶陵的麻叶洞,听说洞里有一条会吃人的神龙,没有人愿意当向导,他竟然一个人拿着火把进去。当他安全出来的时候,村人都惊讶得不得了,因为连当地人都还没有人敢进去呢!



徐霞客一生不避艰险,走遍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他的考察记录,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他的游记详实生动,写山写水,都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国山水文学的不朽杰作。徐霞客终其一生游历探险,阅读大地,描述自然,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也是求真求实、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



自己找吧!
徐霞客为什么能写出《徐霞客游记》?
1个回答2024-01-19 06:13

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幼年喜爱读历史、地理、探险和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

徐霞客19岁时,父亲病故。3年服孝期满,徐霞客萌发了外出游历的想法。而贤德的母亲也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愿自己的儿子像篱笆里圈着的小鸡,车辕上套着的小马一样,被束缚而没有见识和出息。

她对徐霞客的决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徐霞客从22岁开始外出旅游,历经34年,直至生命结束为止。正是这些长期而丰富的经历,使他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写成了我国著名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

他先后游历了华东、华北、中南、西南。包括今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北京、天津、上海等19个省市。踏遍了泰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九华山、黄山、武夷山、庐山、华山、武当山、罗浮山、盘山、五台山、阻山、衡山、九异山等名山。游尽太湖、岷江、黄河、富春、闽江、九鲤湖、钱塘江、潇水、湘水、郁江、黔江、黄果树瀑布、盘江、滇池、洱海等胜水。

在漫长的旅途当中,徐霞客为了考察得准确、细致,大都步行前进。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对于所遇的险阻,他都以顽强的斗志去克服,而且无论身体多么疲惫、条件多么恶劣,他都每天坚持写日记。

这些旅游日记记录了他的旅途经历、考察的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地理材料。

徐霞客很重视标本的研究价值。他在武当山等地冒险采集了榔梅,在尚山采集了当地一种形似菊花的特产—金莲花,在五台山采集了天茶花等珍稀名贵植物,在玛瑙山上采集了“石树”,在蝴蝶泉边采集了花树的枝叶。

在云南腾越,徐霞客为了把一个岩洞看个明白,冒死攀登上悬崖;在湖南茶陵时,独闯传说中神秘的麻叶洞;在广西融县真仙岩,徐霞客为了探索一个岩洞,竟然从一条横卧的巨蟒身上跨过进到洞内。

徐霞客对科学研究有着无所畏惧的精神。他喜欢猎奇,可以说是“闻奇必探,见险必截”。

每遇到古洞、名刹、温泉、飞瀑、奇峰、深林、幽皇等奇异景观,他都把安危置之度外,只求一览“庐山真面目”。他在自己的记录中说:“亘古人迹未到之处,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

他还经常和鬼神迷信作斗争。云南地方上有一本《鸡山志略》,书中记载了五台山、峨眉山和鸡足山等地的“放光瑞影”现象,这种五彩光圈通常被社会上认为是“佛光”或“宝光”。

徐霞客则从地形环境的角度,解释了出现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驳斥了迂腐的迷信说教,这也表现了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徐霞客经过30多年考察,最后撰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这部作品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说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1个回答2022-09-02 21:02
阅读,在此处为比喻。这样写出了徐霞客的知识,他不是抱著一颗,玩乐的心去寻觅的,而是在走遍天下中学习,了解
关于徐霞客的故事,徐霞客的故事有什么启发
1个回答2024-01-19 02:33
1.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

2.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

3.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

4.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徐霞客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无法上去。

6.徐霞客没有被吓住,他拄了一根铁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

7.山坡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

8.徐霞客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

9.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
其他名人对徐霞客的奇书徐霞客游记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4-22 23:26
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仁兄当急为编次,谋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问亦不可无此书也。  ——钱谦益
忆吾十六七岁时,读名人书,深慕徐霞客之为人,誓游名山大川。  ——张恨水《金粉世家》序
《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世界上最早一部记载石灰岩地貌的著作,是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他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地貌进行考察和描述的爱士倍尔早一百年,比欧洲最早对石灰进行系统分类的瑙曼早两百多年。 ——(英)科学家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4月11日国家旅游局召开的“中国旅游日”新闻发布会上悉: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将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徐霞客写了一本奇书,他人“奇”在哪里,书“奇”在哪里
3个回答2023-01-07 03:03
他人 奇 在: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书 奇 在:像是生动,写山写水,能融入深刻感情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2-11-19 09:56
徐霞客是一位奇人,他历尽艰辛,通过自己的亲自考察后,推翻了历史上的错误,并写了一本有价值的科学文献,还具有文学性的千古名书——《徐霞客游记》。
我们刚学过,对了,你脑筋还真不开窍,都是一个年级的,这个都不会,上课要好好听讲,别让别人笑话,我知道你是哪个校哪个班的,记住!
我是小小徐霞客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10 07:43
徐霞客是古代旅行家,
我是小小旅行家的意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