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九日古诗解析

蜀中九日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2-15 07:00
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乡台,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乐不思蜀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1个回答2024-02-19 07:12

译文:

司马文王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何况是姜维呢!”

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相关故事

值得提及的还有魏灭蜀后的一件事。裴松之注《三国志·姜维传》载:“《汉晋春秋》曰,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耶?’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却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却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从这段“乐不思蜀”的记载可看出,刘禅实在是昏馈到了极顶的蜀主,连司马昭也不得不承认:不要说姜维,就是诸葛亮也无法辅佐使之长治久安。

分析诗歌《蜀道难》
1个回答2022-09-05 02:21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相首联赏析?
1个回答2024-04-28 11:37

  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蜀中九日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1-22 09:20

蜀中九日

作者: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蜀中九日”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7-27 12:13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解释
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乡台,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蜀中九日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03 03:01
蜀地有九个太阳。
蜀:古代蜀地。日:太阳
蜀相 赏析首联的妙处
1个回答2024-05-23 07:34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诸葛丞相的祠堂到什么地方找寻?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高大的地方。
首联点出祠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丞相祠堂”,即武侯祠,西晋末年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在今成都市内,与刘备合庙而祀.“寻”字,使得一问一答、一开一合巧相连属,写出了初至成都的诗人急切瞻仰的心情.杜甫在巴蜀地区寻访过多处诸葛亮的遗迹,留下了多首诗篇.“森森”,形容柏树的茂密高大,是祠堂所在的标志,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古柏行》说:“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
蜀相 的赏析
1个回答2022-09-29 12:39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
杜甫《蜀相》简析!
1个回答2022-10-05 11:06
hen easy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