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书籍

求推荐父母和孩子做游戏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2-02 03:19
这样的书很多啊,好多东西都是可以和孩子互动的,小孩子各种洞洞书都很适合亲子阅读,大孩子最近有本书不错叫做这本书被玩坏了
儿童与父母关系书籍
1个回答2024-02-08 21:26
悟父爱,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不是孩子的错——智慧型父母的亲子相处秘诀;阳光家庭亲子书系 ,与孩子架起心灵之桥
有哪些描写父母爱子女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1-27 07:19

有以下几本 傅雷的《傅雷家书》全书倾注了傅雷对他的孩子的深深的爱。

黑彻柳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她会让你的孩子快乐的成长, 司晶的《拯救青春》

适合父母看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4-21 21:30
现在有一本《爱和自由》,望能推荐多一些的适合父母阅读的书或杂志。谢谢! 推荐我看过的几本: 1,《卡尔威特的教育》===(力推) 2,《哈佛
有什么教父母教育孩子方法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1-31 05:05
推荐看一下《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我培养孩子时是看的这本,收益很大,但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现状来教育,不能生搬硬套。我儿子现在的肢体全面发展,很感谢这本书的作者。
求几本父母该怎样教育小孩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1-22 12:17
《卡尔威特的教育》是一个基督教牧师写的,国内的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不太看重人的素质的发展,但是人的素质,才是决定孩子未来的真实基础。中国的古代文化,强调的是纵横术,背景是农业文明下的零和博弈,但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孩子们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环境,所以古代的中国文化不太适合了,所以总括这两个方面的考虑,推荐这本基督教背景下的教育书,

实际上蒙台梭利是卡尔威特教育的孙子辈的教材,中间隔着一个也是西方基督教背景的女教育家的教育方法,这个女教育家的特点是让聋儿获得交流的能力。

我们不能说孙子辈的成果就好与爷爷辈的成果,而是人类教育发展的早期,对于教育究竟要解决的问题更敏感,所以我推崇爷爷辈的教育,相对于蒙台梭利,后者相对更加工具化。而哈佛的校训是“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水准”,所以哈佛不是一个技工学校,也取得了更大的成绩。

这本书如果买不到,就去“孔夫子”旧书网吧,哪里肯定有的!!祝好运!!祝孩子健康成长!
有哪些描写父母爱子女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1-25 12:06
有以下几本
傅雷的《傅雷家书》全唯圆书倾注了傅雷对他的孩子碰稿的深深的爱。 黑彻柳子的《窗笑山孝边的小豆豆》她会让你的孩子快乐的成长, 司晶的《拯救青春》
书籍--父母教育小孩的(小学)
1个回答2024-02-18 19:14
《卡尔威特的教育》

《教育的55个细节》 一位美国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 作者:罗恩.克拉克

教育孩子的书很多,可以去书店教育专柜看看。祝你的孩子健康成长。
描写西方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经典书籍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5 10:26
高尔基 《母亲》
这几本育儿书籍一定要看,做一个成熟的父母
1个回答2024-02-06 18:42
让孩子在真正的爱与自由中健康成长!

《好妈妈不打不骂养育完美男孩》

结合男孩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从多角度出发,为父母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教子方案,分析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之处和男孩天性中的优缺点。本书全面介绍了如何从男孩的生理、心理、 性格、健康、品质、潜能、学习等各个方面培养出上进、独立、坚韧、勇敢、爱学习的男孩。

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

“真是难以置信,我的父母曾经犯过的那些让我小时候深恶痛绝的错误,我居然原封不动地转嫁到了我的孩子身上,注定要重蹈覆辙吗?”这一切听起来很耳熟对不对?不知有多少父母这样责问过自己,但可悲的是,他们在深深的懊悔之后往往还要继续犯错,最终陷于“犯错—懊悔—犯错”的循环中。 那么,有没有可能改变这种循环呢?《由内而外的教养》不仅为你解答问题,并且提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你解决问题。人际神经生物学和依恋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因此,正是我们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

不成熟的父母

《不成熟的父母》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在2017年6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 琳赛•吉布森(Lindsay C. Gibson),译者是魏宁、况辉。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渴望与父母亲密,却常常被疏远和拒绝;有什么优点或成就,都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赞赏;父母只照顾他的基本生活,却不关心他的情感和想法;感到沮丧时寻求父母的安慰,得到的只有冷漠;经常感觉孤独、空虚、无价值、被背叛或被抛弃;那么,这并非孩子的错,而是他的父母有问题。这样的父母在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形成了不成熟的人格和人际交往模式:或情绪极其不稳定,或控制孩子的生活,或逃避自己的责任,或拒绝和疏远孩子。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本书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再如,我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各种营养品、兴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却忘记了每个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赋,就像每颗种子都有不同的花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