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郡后池绝句古诗

齐安郡后池绝句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1-14 21:10

《齐安郡后池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此诗展示了一幅清幽而妍丽的画面: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诗人把这些生机盎然、杂呈眼底的景物,加以剪裁,组合成诗。全诗通篇写景,但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景中有人有情,意境空灵含蓄,有若即若离之妙。

齐安郡后池绝句 翻译
1个回答2022-10-10 00:18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

菱叶穿透浮萍映绿了秀美的池塘,夏日的黄莺鸣于蔷薇之上,除了(我)整天的在百无聊赖的看丝雨纷纷,就只有池塘中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
齐安郡后池绝句的作品原文
1个回答2023-01-28 13:30

齐安郡后池绝句⑴
菱透浮萍绿锦池⑵,夏莺千啭弄蔷薇⑶。
尽日无人看微雨⑷,鸳鸯相对浴红衣⑸。

齐安郡后池绝句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境
1个回答2022-10-12 20:13
这首诗还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它所要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浴水、弄花的动景,而且还让蔷薇丛中传出一片莺声.这样写,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这是因为,动与静、声与寂,看似相反,其实相成.
如何赏析《齐安郡后池绝句》中“今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这一句
1个回答2022-10-07 09:36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
“尽日无人看微雨”,这句看似闲笔,却十分耐人寻味,“微雨”使得诗的画面染上了一层寂寥、迷离的色彩,“尽日无人”,却隐然托出“看”景的诗人,诗人百无聊赖的孤独情状,便在物景中时隐时现。“鸳鸯相对浴红衣”,诗人也许是意识到了画面色彩的搭配素净有余而明艳不足,于是,末句又为这幅画添上了艳艳的一笔。鸳鸯的“红衣”不仅在一片葱绿中格外的醒目耀眼,“鸳鸯相对”的戏水,同样还暗衬出诗人的孤寂和幽怨。
《齐安郡晚秋》赏析
1个回答2022-08-14 04:46
男1977年10月16日下午4:30 女1985年5月11日下午6:20看看我们什么时候结婚为好
绝非池中之物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22 19:35
“绝非池中之物”意思是池塘中的蛟龙得云雨必然飞去,比喻总有一天要出人头地,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典故:
周瑜在攻打南郡的战斗中不幸中箭,但他仍然攻下了南郡,被孙权封为南郡太守。此时孙权打算将荆州借给刘备,周瑜极力反对,并提醒孙权说:“刘备是天下枭雄,又有关羽、张飞等人相助,必定不会久居人下的。他们得到了荆州,就像蛟龙得到了云雨,他们终非池中物啊!”
绝非池中之物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1 18:30
绝非池中之物,
意思是,肯定不是池中的东西。
绝非池中之物
2个回答2022-12-13 21:33
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喻胸怀大志、不安于现状,一旦机遇来临便可飞黄腾达之士。
帮我想一些城池和郡州的名字写小说急用!!
1个回答2023-02-05 22:42
汇一城,南广城,比亚城,五象城,乌巷城,南明城
满南郡,敦煌郡,池南郡,巫溪钧,祁北郡,秦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