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媚宠 臻善

成语 日臻完善 该怎么解释?
1个回答2024-02-12 18:53
 日臻完善:指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臻:达到。
日臻完善是什么意思 日臻完善的解释
1个回答2023-12-24 03:28
1、日臻完善,汉语成语,拼音是rì zhēn wán shàn,意思是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用作状语、谓语。

2、成语解释:臻: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3、成语用法:作状语、谓语。

4、出处:2017年8月1日人民网:法制建设日臻完善,提质增效任重道远。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什么意思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3-09 17:29
1、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意思是努力奋斗前行,不断探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2、“臻于至善”典出自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广大人本身的美好德行,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弃恶扬善,最终达到至善的完美境界。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2-12 10:20

前一句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意思是正德置于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资源,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

后一句出自《大学》,原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介绍

正德厚生,是古代禹为舜讲“正德厚生”,是强调善政和养民,是帝王的责任和义务,好好管理国家并把人民安顿好。

具体做法是一方面要改善金木水火土谷六个管理机构的职能,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正身之德”-在位者要自正其德,正己以治民;“利民之用”要勤俭,将钱财用于为民兴利除弊;“厚民之生”轻徭薄役,使人们丰衣足食。

“臻于至善”就是不断探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实现儒家提倡的“至善”的境界。

“至臻至善”是一个成语吗?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25 11:05

至臻至善是四字词,不是成语。

至臻至善 [ zhì zhēn zhì shàn ] 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状态和对完美境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

造句:

1、只要您的一个电话,一切将会至臻至善。

2、我在勾勒一幅至臻至善的画。没有彩排,逆流而上。

近义词:至善至美、止于至善

反义词:百孔千疮、一无是处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2-10 05:47
按照《中庸》的说法,“正德”就是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这里的德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道德的含义,而是指事物的属性,正,此处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事物的属性平正,不偏斜。利用,指利用自然资源。厚生,使生民的生活富足,充裕。和,和谐,协调。治理天下,“正德”置于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资源,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人际和谐之目的。 “臻于至善”典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 “正德”是谓“正身之德、正物之德”,这个德,应该说就是一个因子或者基因,只有将一个健康的因子或基因植入一个机体,那么才能使其成长为一个健全而富有活力的生命体。“厚生”则谓“厚民之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
上善若水 臻于至善 啥意思
3个回答2022-07-11 19:56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臻于至善”源自《大学》: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
臻于至善的上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26 06:11

臻于至善的上一句是上善若水,止于至善。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臻于至善就是不断探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实现企业使命和愿景的过程,就是追求卓越的过程。


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

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有学者认为《老子》并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 [60]  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

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04 17:38
  1、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意思是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在积极心理学中,美德是性格优势的上位概念,不同的性格优势可以汇聚成不同的美德,美德是一种大众所推崇的高尚道德行为。

  2、美德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也可以看作是使人更美的品德,人们因为具有美德而显得更加帅气、更加漂亮。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9 19:01

奋楫笃行者态,臻于至善的意思是努力奋斗前行,不断探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臻于至善”典出自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广大人本身的美好德行漏衡,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弃恶扬善,最终达到至善的完美境界。

臻于至善的近义词

1、钩深索隐

拼音:gōu shēn suǒ yǐn。

释义:指钻研深奥的学问,探索隐秘的事情。

出自:西首搜源周姬昌《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译文: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深远的问题。

2、极深研几

拼音:jí shēn yán jī。

释义:指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出自:西周姬昌《周易·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译文:《易经》是帝王用来极其深入地研究行政事务的东西,因为研究得深入,所以能够聚合全天下人的思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