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贾岛

《贾岛/剑客》
1个回答2023-11-14 16:30

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唐‧贾

简析

十年功夫贯注在一把剑上,可见器之精良,人之执着。这把白闪闪的剑,还没有被好好地运用;正如剑客其人,身怀绝技而不为明主所用。今将利器示人,跃跃欲试,正是期待被知遇。剑是身心的延伸,既表示剑客的才能技术,亦象征其志意。

「磨」是咬定一个目标,愿意长久而全面地投入;「示」则是在时机成熟之际,自信而果敢地寻求机会。怕只怕「十年」之间,世界变化太多;细细锤炼出来的剑与术,未必合于时用。因而这首诗的背后,应当也隐含着命运与意志的格斗之声吧。

剑客 贾岛
1个回答2023-10-27 05:02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唐代诗人贾岛 剑客
1个回答2024-05-18 00:16
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解词】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风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示:给……看。

【解说】

十年磨一剑:花了十年的功夫磨出一把宝剑。

霜刃未曾试:剑刃锋利无比。

今日把试君:今天拿来看看,告诉我。谁有不平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

【鉴赏】

贾岛诗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化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侧写一笔,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现在得遇知贤善任的“君”,便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绾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在贾岛的《剑客》一诗中剑客是谁?
3个回答2023-03-25 23:25
指的就是他自己。
《剑客》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这里面,磨剑其实就是在说他自己写诗,他是个著名的苦吟诗人,他自己写过这样的诗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说他作诗的过程。所以这里十年磨一剑,就是说经历漫长时间才写出一首诗来,剑客就是自比。
贾岛的《剑客》诗句是什么
4个回答2022-05-26 16:27

《剑客》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原文:

                剑客

              唐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注释:

①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②霜刃:形容剑风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③示君:拿给您看。

创作背景:

       相传诗人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天真地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学一定能考中,所以,并不把“八百举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痛骂:“什么黄雀、乌鸦,都一样想害蝉。”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与平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有权势的人,可又无可奈何。便创作了这首自喻诗。

剑客贾岛带拼音
1个回答2023-09-29 07:21

剑客    唐.贾岛(拼音版)

shí nián mó yí jiàn,shuāng rèn wèi céng shì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jīn rì bǎ shì jūn,shuí yǒu bù píng shì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拓展:

《剑客》是唐代粗庆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团毁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描写了岩或握剑的不平凡,后两句则希望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全诗感情奔放,气势充沛。 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形容贾岛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2:13
贾岛推敲 郊寒岛瘦 千锤百炼 才高八斗
贾岛最出名的5首诗
1个回答2024-03-12 05:22

贾岛最出名的5首诗是:《剑客》、《寻隐者不遇》、《忆江上吴处士》、《题李凝幽居》、《雪晴晚望》。

1、《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4、《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贾岛的身世
1个回答2024-05-10 18:19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贾岛题跋版刻像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贾岛人称“诗囚”又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名人故事中贾岛作诗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5-20 22:41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