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观

孔子电影观后,孔子有怎样的思想魅力
1个回答2023-02-11 04:00
孔子是一个圣人
孔子的爱情观
1个回答2024-01-19 11:26
孔穗蠢仔子的爱情观从《论语》中孔子分别为女儿和侄女选婿可以看出端倪。

《论语》“公冶长”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家语》中记载,“公冶长,齐人,字子长,为人能忍耻,孔子以女妻之。”

在替侄女(哥哥孟皮的女儿)选婿时,孔子选了南容。《论语》上记载:“子谓南容,‘邦有道,不费;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姓南宫名适,字子容,孔子的学生。孔子是这样评价南容:“国家有道时,不被免职;国家无道时,能免遭刑罚。”于是把侄女嫁给了他。从《论语》记载这两个故事的文字中,应该说,我们实在看不出孔子档友择婿有何高明之处。孔子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这当中肯定不乏年貌相当、彼此般配的的青年才俊,但孔子为何却选择了这两个并不出众的弟子呢?

孔子应该是看中了公冶长能屈能伸的德行,虽然他在缧绁之中,但他是无辜的,做过牢也不是他的过错。所以依然把女儿嫁给了他。孔子没有看错人,公冶长勇猛精进,积极向上,继承孔子的志向猜汪,教学育人,终生不仕,位列孔门72贤。

而选择南容,则是看中了南容的聪明、智慧、才具和机敏,看好南容擅于用世,善于自处,不论国家有道无道,均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的老师孔子也很欣赏他,把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他。

由此看来,孔子择婿不从流俗,注重人品才具,非常难得,难能可贵。
看《孔子》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13 13:22
作为孔子比较衷爱的弟子之一,他对恩师的了解和信仰的感悟,算是众弟子中最深刻的一个。我很佩服为理想而奋力拼搏的人们,为信仰和理想而坚持,不怕面对未知的未来,让人钦佩。
观《孔子》有感
1个回答2024-03-16 12:04
当你被迫离开鲁国时,磅礴大雨敲打你的身躯时,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怨恨吗?你似乎知道这是大司徒的阴谋,可又似乎不知道。看着手中的‘决玉’,你是否心酸不已?大雨中的大笑声,是你的心声么?努力,不让眼泪流下,你的心,也变的沉沦了么?是否后悔当初说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间。”……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望着茫茫无尽的沙漠,你额前的几缕发丝轻轻的在飞舞。此时的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么?是在诅咒那姓季的么?还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颜回来了,你却不愿他跟随与你,你望着无垠的沙漠,说:“前面的路不平坦,也没有荣华富贵,你怎能走呢?”殊不知,颜回的的话,却让你改变了主意,“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吧。”这,曾是你对颜回说过的话……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你弹琴数日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弹琴,成了你唯一的事情--在这荒凉的山谷里。指尖抚琴,一个个音符飞舞出来,这是否是你想说的话,你那紧锁的眉头,是在思考吗?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在伤心自己的遭遇,还是在……就像南子说的:“人们都只是领悟了孔丘那痛苦,却未真正体会他那痛苦的境界……”



你在想什么呢?孔子。



抱着颜回那冰凉的身体,听着子路战死的消息,你,落泪了。你曾经面对齐国几百乘战车,没落泪;在武子台上面对血流成河,你没落泪;自己被迫离开鲁国,你没落泪……可如今,你却落
《孔子》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4-11 13:20
看过这部电影,这四处最能令我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可能,真正令我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所能唤起的文化共鸣。
孔子教育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和说话有什么关系呢?
1个回答2024-01-29 12:06
孔子认为,《诗》的基本性质和功能是抒发人的情感,通过兴 起人的喜、怒、哀、乐等自然情感,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 培养人的德性。
孔子教育学生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4-02-16 16:55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
1个回答2022-09-20 11:43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孔子教育学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7:07
孔子和子夏的故事

孔子是最知名的老师,天下的许多英才都千里迢迢地拜他为师。有一天,孔子收了一个新的学生,叫子夏。子夏看到孔子后,非常吃惊,因为孔子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论相貌,并不英俊潇洒;论身材,也不壮硕;论谈吐或聪明,也只是普通而已。

子夏就想:“我的老师是天下最有名的良师,可是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呀!会不会是传言太过头呢?”子夏又反观自己的同学,个个几乎都是人中的龙凤,有许多人身材相貌比老师英武得多,还有一些谈吐和聪明也不输给老师。

子夏想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人既已比老师优秀,又何必从各个国家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地来追随老师呢?”

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去找老师,问个明白。他跪在老师的身边,急切地提出问题。

子夏问孔子:“老师呀!您觉得颜回的为人怎么样?”
孔子知道子夏的心思,就说:“猜培握颜回的仁义比我好。”

子夏:“那么,你觉得子贡为人怎么样?”
孔子说:“子贡的口才比我好多了!”

子夏:“那么,子路的为人又如何呢?”
孔子说:子路的勇敢远远的胜过我呀!”

子夏:那么,子张的为人又如何呢?”
孔子说:子张的为人庄重是我万万不及的呀!

子夏本来是跪着的,这时吃惊的跳起来,说:“老师!这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这些学生都比您好,为什么他们要拜在你的门下学习呢?”

孔子笑了起来,说:“来,你不用跪着,也不用站着,坐下来,让我告诉你。颜回的仁义心很强,但是不知道变通;子贡的口才很好,但是不够谦虚;子路非常的勇敢,但是不懂的退让;子张为人庄重,但是和人合不来中亮。

这些学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可以看出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发掘他们的优点,改善他们的缺点。他们虽然都有比我强的地方,却并不是完善的,这是他们一直跟着我,不愿离开我的原因啊!穗庆”

不只是师生之间是这样,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不也是这样吗?天下没有完美的学生,也没有完美的子女或部属。如何激发潜能,使优点长处得以发挥,并改进缺点,弥补短处,才是教导者的责任。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5 16:46

总的教育思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立志有恒 2.克已内省 3、改过迁善 4、身体力行 5、温故知新 6、学思并重, 7、学以致用 8、举一反三 9、因材施教,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