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六国过程

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3-08 05:44

希望题主自己去找相关的史书去查询,或者观看一些央视的节目,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当年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每一个国家都是非常强大的,虽然他们也都只是诸侯国,但这是历史,而不是小说,咋可能凭借一己之力统一六国?

如果秦国不统一六国,最有可能统一六国的是哪国
1个回答2022-12-08 06:43
只有秦国可以
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2-12-12 06:15
公元前230年,统一事业开始。
求秦朝统一六国的相关过程资料。
1个回答2024-03-22 04:46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秦朝简介:
1、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毒掌管。

2、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并着手进行统一六国之策略。

3、前230年,秦派内史腾领兵攻韩,俘虏韩王玻 鹜觥?

4、前229年,秦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献出地图投降,赵国遂亡。

5、前225年,秦派王贲领兵攻魏,引河水和沟水灌魏都大梁, 魏王假投降,魏亡。

6、前223年,秦派王翦领兵六十万攻打楚国,楚王负伤被俘,楚亡。早在前227年时,燕太子曾派荆轲前往刺杀秦王,未成,秦乘机于前226年攻下燕都苏城,燕王喜迁到辽东,至前222年,秦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

7、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派王贲领兵由北向南攻齐,俘虏齐王建,齐亡。

8、至此,秦终于全部并吞了六国,完成了一统全国之大业。建立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中国历史上诸侯割据纷争达五百余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终告结。 为了加强全国之大一统,使秦帝国长治久安、万世不移,嬴政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始皇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其事业系在残酷压榨民众的条件下,于短短的十来年内集中完成的,故秦朝之统治不免带有苛急、暴虐之特点。在始皇当政的十二年间,其为政之苛暴业已暴露无遗。
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①统一的社会基础已经存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各民族之间、各地域之间联系加强。春秋战国以来连年的兼并战争以及民族迁移、民族交流,大大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各民族语言、风俗、经济、文化逐渐趋于融合。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巩固的民族共同体基本形成。这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②各族人民强烈渴望统一 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互相兼并,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束割据战争,实现统一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③强大的秦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长平之战后,赵国被消灭40万军队,秦国更加强大,各国无力与强秦抗衡。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①秦灭六国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雄才大略
A、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卫缭、李斯、王翦、蒙恬等
B、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破坏六国的联合,“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做好灭六国的准备。公元前230年,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正如诗歌记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②南方:统一越族地区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生活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对发展江南的经济和文化做出过贡献。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后,秦始皇就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南下攻打越族,当年就攻取东瓯和闽越,置闽中郡。在向南越进军途中,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去桂林旅游经过那一带)全长三十多公里,沟通湘水和漓水,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同时灵渠又有利于灌溉,至今仍能灌溉四万多亩土地。 公元前214年,秦取得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的地方,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课件显示《秦朝疆域》)公元前213年,秦迁50万人到五岭以南戍边和开垦,和越人杂处,加速了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北方:击退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匈奴族是我国古代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兴起于蒙古草原,从公元前3世纪到5世纪,先后在蒙古高原和中原地区活动了大约八百年,对开发祖国北疆,创造祖国历史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都留下深远的影响。 战国晚期,匈奴已是一个强大的政权,占领了河套地区。到秦汉之际,匈奴与中原王朝形成了对峙局面。匈奴贵族率骑兵不断侵扰边疆,使北方的生产遭到破坏。为防御匈奴,当时的秦、赵、燕修筑了长城。秦统一以后,为解除匈奴对秦朝的威胁,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河套以南地区,接着又夺取河套以北阴山一带地区。秦始皇在北伐匈奴取得大胜后,在原来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建成了今天驰名世界的万里长城。秦代的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眠县),东至辽东,蜿蜒万余里。 长城的修建,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保障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起到一定的作用。课件显示万里长城景色和长城的起止点,显示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3.秦朝的疆域秦朝疆域广大,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国统一六国的,的过程中最后一个被灭的是谁.
1个回答2023-02-04 20:12
错了,最后灭亡的是卫国,秦二世的时候才灭的。
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怎么样
1个回答2022-12-03 20:06
韩 赵 魏 楚 燕 齐
秦国统一六国是哪六国
1个回答2024-03-02 03:15
齐楚燕赵魏韩!:
秦统一六国的经过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用了十年时间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秦首先从六国中最弱小的韩国开刀。公元前230年,派内史腾率兵进攻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把所得韩地置为颍川郡,韩国灭亡。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之机,派王翦领兵攻赵。赵派李牧、司马尚领兵抵御。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使赵国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加剧,结果赵王杀死李牧,引起军队不满,战斗力涣散。王翦乘机大举进攻。公元前228年,秦军长驱进入邯郸,赵王迁被迫献出地图降秦。赵公子嘉率其宗族几百人逃到了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2年,王贲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赵彻底灭亡。秦军在追逐赵公子嘉时,大军接近燕国西南边疆,燕国面临灭亡的威胁。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政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辛胜领兵攻燕,在易水以西击败了燕军主力。公元前226年,王翦领兵攻下了燕都蓟,燕王喜逃到辽东,只得杀了太子丹,把太子的头献给秦军求和。由于已到深冬季节。大雪封山,行军不便,秦王政便把北方的军队撤回,向南方用兵。公元前222年,王贲攻下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彻底灭亡。公元前225年,王翦的儿子王贲领10万军队攻打魏国。秦军包围了魏都大梁,掘开河沟,三月后大梁域城,魏王假投降。魏亡。公元前224年,秦派王翦率60万军攻楚。王翦选择有利地势扎下营盘,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战、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秦王政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支援前方。这样过了一年多,楚军的斗志渐渐松懈,而且粮草不足,难以支持。“乃引而东”。王翦乘楚军撤退时率秦军追击,迅速消灭了楚军主力,接着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公元前222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楚国亡。秦国长期以来对齐国的笼络是很成功的,齐王建在位40多年,“事秦谨”“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直到五国灭亡后,齐国统治集团才慌了,“发兵守其西界”。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命令王贲在灭燕后率军南下,一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不几天功夫就打进齐都临淄,齐王建投降,齐国亡。——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注:关于秦灭六国的顺序,因取舍标准不同,故有几种说法。本课采用六国彻底灭亡时间为依据,故其顺序应为韩→魏→楚→燕→赵→齐
秦国统一六国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4:59
  1,变法革新。(源于秦孝公,秦国在孝公之前是非常弱小的,孝公重用商鞅,听取变法,才是秦国逐渐

强大,所以这是第一步。)
2,重兵轻商。(源自〈商君书〉,压强所有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农业和军队,这一招在当时可以说是非

常有效的,商鞅注意到了最主要的两点:1,秦国要强大必须发展军备,2,军备需要粮食。所有所有的一

切都围绕这两点开展。所以说秦国的强大完全依赖于他的军事发展方向,从经济方面来看,他是非常落后

的,秦国后期吞并土地,完全是靠掠夺来维持调蔽经济的。
3,制民弱民。(“民强国弱,民弱国强……”——〈商君书〉歪理邪说,在非常适应当时的社会体制,

收效不错。)
4,远交近攻。
5,连横游说
6,养精蓄税
7,兵锋裸张。
8,吞并河山!
秦统一六国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06:58

秦始皇继承祖辈基业,而且发扬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如谋士李斯和尉缭,善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秦始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时间/都城/君王: 最先灭掉的是韩国(国都:新郑),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韩国割地称臣,也没能挽救败亡的命运。三年后(公元前230年),秦国俘虏了韩王,灭掉了韩国。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打赵国(国都:邯郸),前228年俘虏了赵王,赵灭。公子嘉逃到了代郡,称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代王也被俘,赵彻底灭亡。 在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败了燕、代联军。攻占了燕国(国都:蓟城)。燕王向辽东方向出逃。后来,燕王只得杀死了曾经派荆轲刺杀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头献给秦军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燕国最后的一个王——喜被俘获,燕国也被灭了。 公元前225年,魏国(国都:大梁)也被秦军灭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国的秦军因为兵力太少,被楚军打败。秦王又派老将王翦出征,并听从他的建议,给了六十万重兵,结果,王翦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拿下了楚国(国都:郢)。 最后灭掉的是齐国(国都:临淄)。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时,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和秦国结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国一样。因此,齐国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国都被灭掉后,齐国这才派兵准备抵御秦国,并和秦国断交,但为时已晚。秦国大将王贲在最终灭掉燕国后,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了齐王。至此,在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十年统一了中国。 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拉开了与赵国长平之战的序幕。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善于“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长平一带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原定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攻击。白起装着败退,诱赵军深入,尔后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吃掉。赵军被围40天,粮绝无援,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赵军45万人被俘,被秦军全部坑杀在长平一带。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秦统一六国的时候的名将和故事
1个回答2024-03-26 07:57
秦始皇继承祖辈基业,而且发扬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如谋士李斯和尉缭,善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秦始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时间/都城/君王:



最先灭掉的是韩国(国都:新郑),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韩国割地称臣,也没能挽救败亡的命运。三年后(公元前230年),秦国俘虏了韩王,灭掉了韩国。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打赵国(国都:邯郸),前228年俘虏了赵王,赵灭。公子嘉逃到了代郡,称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代王也被俘,赵彻底灭亡。



在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败了燕、代联军。攻占了燕国(国都:蓟城)。燕王向辽东方向出逃。后来,燕王只得杀死了曾经派荆轲刺杀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头献给秦军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燕国最后的一个王——喜被俘获,燕国也被灭了。



公元前225年,魏国(国都:大梁)也被秦军灭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国的秦军因为兵力太少,被楚军打败。秦王又派老将王翦出征,并听从他的建议,给了六十万重兵,结果,王翦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拿下了楚国(国都:郢)。



最后灭掉的是齐国(国都:临淄)。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时,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和秦国结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国一样。因此,齐国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国都被灭掉后,齐国这才派兵准备抵御秦国,并和秦国断交,但为时已晚。秦国大将王贲在最终灭掉燕国后,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了齐王。至此,在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十年统一了中国。



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拉开了与赵国长平之战的序幕。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善于“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长平一带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原定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攻击。白起装着败退,诱赵军深入,尔后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吃掉。赵军被围40天,粮绝无援,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赵军45万人被俘,被秦军全部坑杀在长平一带。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