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咏鹅

咏鹅唐诗 咏鹅讲解
1个回答2023-10-24 09:45
1、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答团扒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清昌波。

3、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或厅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咏鹅唐诗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3-29 02:15
《咏鹅》唐诗的意思:鹅,鹅,鹅!面对蓝天,一群鹅儿伸展着脖子在唱歌。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拍打着水面,泛起层层水波。《咏鹅》的作者是唐代的骆宾王。

《咏鹅》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骆宾王,字观光,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诗配画咏鹅怎么画了
1个回答2023-10-01 20:25
按照描述画个鹅
唐诗配画咏鹅怎么画了
1个回答2024-02-07 22:54

唐诗配画咏鹅怎么画了

下面是唐诗配画咏鹅的图片: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哪款好
1个回答2024-01-23 01:10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绝。相传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

幼儿诗词咏鹅
4个回答2023-08-12 07:10
咏鹅是唐朝诗人骆宾王的诗全文如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咏鹅》 骆宾王(唐)
4个回答2022-07-06 07:50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诗三百首山村咏怀?
1个回答2024-03-21 15:27

《唐诗三百首》,是清朝人孙洙编选的。孙诛,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他生性聪颖,家贫好学,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及第,做过知县,颇有政声。他遍览群书,精选出唐诗310首(道光年间注者增为313首)。为什么取名“三百首”呢?大概是效仿孔子删诗而成“诗三百”之义吧。

唐诗三百首山村咏怀
1个回答2024-02-12 16:53
《山村咏怀》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旦槐御。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明罩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模岩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唐诗(咏鹅)的作者是谁?代诗人是谁
1个回答2022-11-30 20:02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