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草的孩子

应该带着什么情感去读《刈草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3-19 16:37
惆怅 悲伤 孤寂 读出惆怅的感觉应该差不多
艾青对刈草的孩子有怎样的情感
1个回答2024-01-27 19:32

艾青对刈草的孩子的情感是:

小小的孩子,多么值得同情,他没能去上学,没有在爹妈身边撒娇,从小就承担起劳动的重负。都夕阳西下了,他还没有回家,还在割草。他是多么辛苦!

由此,诗人进一步告诉读者,在那样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甚至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困苦生活,多么不公平,多么不人道!

刈草的孩子主旨?
1个回答2024-01-30 14:56

《刈草的孩子》出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诗人的意图及主旨是:小小的孩子,多么值得同情,他没能去上学,他没有在爹妈身边撒娇,从小就承担起劳动的重负。都夕阳西下了,他还没有回家,还在割草。他是多么辛苦!由此,诗人进一步告诉读者,在那样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甚至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困苦生活,多么不公平,多么不人道!从孩子割草这件小事中,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和诗人内心的愤慨!

刈草的孩子主旨
1个回答2024-02-11 04:59
《刈草的孩子》出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
诗人的意图及主旨是:小小的孩子,多么值得同情,他没能去上学,他没有在爹妈身边撒娇,从小就承担起劳动的重负。都夕阳西下了,他还没有回家,还在割草。他是多么辛苦!由此,诗人进一步告诉读者,在那样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甚至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困苦生活,多么不公平,多么不人道!从孩子割草这件小事中,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和诗人内心的愤慨!
刈草的孩子主旨?
1个回答2024-02-08 18:38

《刈草的孩子》出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诗人的意图及主旨是:小小的孩子,多么值得同情,他没能去上学,他没有在爹妈身边撒娇,从小就承担起劳动的重负。都夕阳西下了,他还没有回家,还在割草。他是多么辛苦!由此,诗人进一步告诉读者,在那样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甚至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困苦生活,多么不公平,多么不人道!从孩子割草这件小事中,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和诗人内心的愤慨!

刈草的孩子阅读感悟?
1个回答2024-02-14 21:50

只选取了孩子割草的一个画面,而没有冗繁地写其他,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技巧。“削尽冗繁留清瘦”(郑板桥语)是很重要的技巧要求,也是一种美学要求。诗人很懂得这个道理。诗人在构思这首诗的时候,从选材到剪裁,在脑子中已经进行了加工,写什么不写什么,已经在脑中过滤。这个加工过程虽然别人看不见,不得而知,但这是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没有这个加工过程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过程的成功与否,是和诗人的生活经验,以及诗人的审美能力息息相关的。高明的诗人加工出来的是精品,不高明的当然就可能是次品了。《刈草的孩子》这样选材和剪裁,正说明了诗人的高明。

刈草的孩子主旨
1个回答2023-08-15 15:41
写出了当时的困惑,和以后的希望
艾青诗选刈草的孩子人物评价?
1个回答2024-01-31 05:34

小小的孩子,从小就承担劳动的重负,夕阳西下了还没回家。诗人进一步告诉我们,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那个黑暗时代、不合理制度的憎恶之情。

刈草的孩子背景
1个回答2023-12-01 06:38

刈草的孩子背景如下:

出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该诗,似乎没有运用什么技巧,只是把《刈草的孩子》刈草时情景如实地写出来就是了。

没有什么渲染,没有什么夸张,没有什么象征,朴实得犹如草。诗人只选取了孩子割草的一个画面,而没有冗繁地写其他,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技巧。“削尽冗繁留清瘦”是很重要的技巧要求,也是一种美学要求。

诗人只写这样一个画面,是有意图的,如果没有意图,这诗便苍白了,其技巧也成了枯枝败叶。诗人的意图是:小小的孩子,多么值得同情,他没能去上学,他没有在爹妈身边撒娇,从小就承担起劳动的重负。

都夕阳西下了,他还没有回家,还在割草。他是多么辛苦!由此,诗人进一步告诉读者,在那样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甚至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困苦生活,多么不公平,多么不人道!从孩子割草这件小事中,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和诗人内心的愤慨!诗人的技巧,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意图。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曾用过林壁等笔名。他出生于浙江金华乡间一个地主家庭,但由一个贫苦妇女的乳汁养育长大,从幼年起心灵便濡染了农民的忧郁。艾青青年时期主要兴趣在绘画,曾就学于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监禁三年之久。

1937年抗战爆发后,艾青立刻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国。他以自己的作品,悲愤地诉说着民族的苦难。四十年代初,艾青从国统区奔赴延安,在解放区的新天地里生活、创作,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诗人又积极投身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又担任了文艺界的一些行政领导工作。

喜欢刈草的孩子的原因
1个回答2023-11-30 15:44
探索和观察,接触自然。
1、探索和观察:孩子天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刈草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探索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接触自然:刈草让孩子接触到自然界的植物,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