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桓案

历史上的朱桓案发生在哪一年
1个回答2023-08-17 13:14
历史上的朱桓案发生在明洪武七年
朱桓的父亲叫什么?
1个回答2023-10-21 20:25
这个名字你从哪里弄来的?
明朝的郭桓案,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1个回答2023-08-15 00:11
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影响,然后这件事情也变成了当时的话题,牵连了很多的官员,被处死的人也比较多。
明朝那些事儿中哪本书写朱由校?
1个回答2022-07-13 06:11
大概是第5本
齐桓公好服紫 文言文答案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18 09:51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 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xiu 四声:气味)。’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其人曰:“诺。”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在那时,5匹生绢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所以紫色的衣料昂贵地厉害,但全国的百姓却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没完,我该怎么办呢?” 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您自己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如果侍从中有穿紫衣来晋见的人,齐桓公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 齐桓公回答说“是” 就在这一天,没有侍卫近臣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二天,城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过了很多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齐桓公出猎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2 02:19
 (1)命名 (2)养(3)使……正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   答案: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齐桓公出猎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4 03:06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以臣名之 名( ) (2)臣故畜牸牛 畜( )
(3)公诚愚矣 诚( )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 )
答案:(1)命名 (2)养 (3)确实(或:真) (4)使……正(或:整理好)
细解:本题考词义解释。词义的解释,一是靠平时积累,掌握常用虚词、实词的基本义项和用法(包括活用),二是靠基本的语法分析,弄清某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1)中的“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活用为动词,是“命名”之意。(2)小题中的“畜”是通假字,同“蓄”,是“饲养、养”的意思。(3)“诚”,确实、的确的意思。(4)“正”是使动用法,使……正。

2.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答案:B
细解:本题考词的用法辨析。解这类题主要靠语法分析,当然也要有基本积累。B项“何为以公名之”是个疑问句,有宾语前置的现象,所以选定B项。A中的“为”是动词,可译为“是”;B中的“为”是介词,可译为“因为”;C中的“为”是动词,可译为“是”;D中的“为”是动词,可译为“作、为”:A C D中的“为”都是动词。B项“为”是介词,因为。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
答案: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答案: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重点词:“见”“暴”“与”,兼顾全句)
细解:第(1)句中“使”应解释为”假使”;“在上”指主持政权;“为理”指做法官;“安”表疑问,译为“怎么”。第(2)句“见”译为“被”,“暴”译为“欺负”,“与”译为“给”。把古文句子译为现代文,必须译准关键词,补出重要省略成分,理顺特殊句式,并使文句通畅。 (1) 中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的通顺;(2)中重点词:“见”“暴”“与”,兼顾被动句。这两句话都要翻译为假设关系复句。
4.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答案:C
细解:桓公以为愚公是愚者,有“桓公曰:‘公诚愚矣!’”为证。管仲不认为他是愚者,有“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为证。本题考理解判断。解这类题目,应当细读原文,抓住关键语句。从此题来看,应当选择C项。本题A项陈述显然错误:桓公并没有听懂愚公的真正意思,而管仲则理解他是对社会不满而故作愚语。
5.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___ ,“修政”的内容是__________ 。 (2分)
答案:狱讼之不正 完善法制
细解:“请退而修政”是紧接“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因此“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狱讼之不正”现象的存在。“修政”的内容也当然是指法制建设。本题考理解归纳。此题答案要从文中提炼、推论出来。题目问的是管仲,当然到他的话中去找答案。从文中可知老人所“知”的,就是管仲所忧的,即“狱讼之不公”;“修”就是要变“不公”为“公”。
各朝各代有姓朱的画家吗
1个回答2024-03-10 11:33
清代:“四僧”之一 朱耷 也叫 八大山人
朱常孝是明朝的谁
1个回答2024-05-09 21:20
朱常孝是小说中虚构人物。
明神宗朱翊钧的皇子:
长子朱常洛,明光宗,母孝靖皇后。
次子朱常溆,邠哀王,母郑贵妃(一说为常顺妃),甫生即死。
三子朱常洵,福忠王,母郑贵妃。
四子朱常治,沅怀王,母郑贵妃,早夭。
五子朱常浩,瑞王,母周端妃。
六子朱常润,惠王,母李贵妃。
七子朱常瀛,桂端王,母李贵妃。
八子朱常溥,永思王,母李顺妃,早夭。
明朝朱贵主要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1:01

主要事迹:王伦旧部,支持林冲火并王伦并推晁盖为寨主;执行晁盖起义路线,反对宋江投降;为梁山起义队伍的不断扩大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