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入门教学

隶书技法入门
1个回答2024-02-23 05:03

一、横撇竖直;横画平稳,竖画正直,平面不僵,直而不硬。

二、蚕无二设;波捺之笔处于主笔地位,个字中不允许出现三个以上的蚕头。

三、雁不双飞;一个字中不能有三个以上的雁尾出现,如多横的字应选取最关键的一横作为雁尾。

四、左右舒展;隶书字形为扁方,上下紧缩,而左右的撇捺之笔尽量伸展,形成横势。

五、上下精密;避免写得过高过长,横画较多、字形高大的字,尽量写细点、紧凑点。切记过分压缩,须加强左右伸缩。

六、重心平稳;每个字都有重心,重心笔画,须落在字的分量较重位置、关键的中心点上。

七、相互呼应;出现上下货左右相对称的部分时要注意呼应、顾盼、配合。

八、重浊轻清;字的左部或上部,笔画较多较密的要轻,右部或下部笔画较少较稀的要浊,但要注意整体匀称。

九、比例相等;上下、左右搭配适当,分布均匀,各占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力求上下、左右平稳,比例均等。

十、参差错综;形态相似的笔画在一个字中出现三笔以上,要避免雷同和呆板,力求生动多变,疏密适度,稳中寓险,气韵统一。

扩展资料:

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隶书的结构特点: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2.笔蚕头收笔燕尾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我们知道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而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隶书的16个入门笔画
1个回答2024-02-18 14:43

隶书的16个入门笔画:

1.平头:平头笔画是最基础的一种隶书笔画,用以表意一般为和、平、田、土等词语,以及表示四象、八卦等概念。它是通过从左上角向右下角画一条水平的笔画,来表示一种意思的。

2.撇头:撇头笔画是第二个入门笔画,也是必不可少的。它的表意一般为也、又及、所等词语,以及表示五行、十家、六交等概念。它是通过从左下角向右上角画条勾线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3. 折头:折头笔画又称“竖弯曲”,它的表意一般为夫、、七、气、出等词语,以及表示六仪、六十四卦等概念。它是通过从左边缘画一条连接至右边缘的折线,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4.弯头:弯头笔画又称“曲头”,它的表意一般为者、木、八、勿、中、口.工等词语,以及表示天干、地支、比和运等概念。它是通过在左边缘画一条弯曲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5. 点头: 点头笔画又称“点头折头”,它的表意一般为止、重、乃、北、南等词语,以及表示七核宴逗星、二十八宿等概念。它是通过在左边将折头笔画(坚弯曲)的转折点处画一个小弯曲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6.门头:门头笔画又称“环头”,它的表意一般为为、主、久、反、人等词语,以及表示“上下五行”、“三皇五帝”等概念。它是通过在左边边缘将平头笔画(和、平、田、土等)的转折点处画一个小弯曲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7.折顿:折顿笔画又称“黑头”,它的表意一般为历、布、山、月等词语以及表示“九宫八卦”等概念。它是通过从左上角向右下角画一条水平的笔画,然后从右上角向左下角再画一条水平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8.横顿:横顿笔画又称“白头”,它的表意一般为克、分、日、木等词语,以及表示“九十九宿”等概念。它是通过在左上角向右上角画一条水平的笔画,然后再回到左下角,再画一条水平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9.横头:横头笔画又称“钩头”,它的表意一般为开、邻、圭、亥等词语以及表示“观音斗数”等概祥旦念。它是通过从左上角向右上角画一条水平的笔画,然后再往下沿一个小弯曲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10.竖折:竖折笔画又称“挂头”,它的表意一般为飞、米、临、夕等词语以及表示“六艺及其技艺”等概念。它是通过从右上角向左下角画一条斜线,然后再沿一个小弯曲向上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11.横折:横折笔画又称“拗头”,它的表意一般为亦、史、旦、申等词语以及表示天年、人年、时空等概念。它是通过从右上角向左上角画一条斜线,然后再沿一个小弯曲向下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12.竖头:竖头笔画又称“竖头折头”,它的表意一般为仙、泉、辰、集等词语,以及表示三合六合等概念。它是通过从右边缘画一条连接至左边缘的折线,然后在左边缘将折线的转折点画一个小弯曲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13.弓头:弓头笔画又称“斜头”,它的表意一般为归、毛、廷、雨等词语以及表示三气、五行等概念。它是改卖通过从左边顶点画一条斜线,然后再沿一个小弯曲向右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14.竖折头:竖折头笔画又称“环头折头”,它的表意一般为历、促、廉、革等词语,以及表示八卦山、三星山等概念。它是通过从右边缘画一条连接至左边缘的折线,然后在左边缘将折线的转折点画一个小弯曲的笔画,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15.横折头:横折头笔画又称“锋头”,它的表意一般为宗、怒、催、舆等词语,以及表示星宿、六宫一气等概念。它是通过从右上角向左上角画一条斜线,然后再沿一个小弯曲向下的线,最后再回到左上角结束,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16.尾头:尾头笔画又称“钩折头”,它的表意一般为要、原、正、车等词语以及表示“岁煞魔方”等概念。它是通过从右边缘画一条连接至左边缘的折线,然后在左边缘将折线的转折点处画一个小折线,来表示这些意思的。

输入法中的隶书字体有版权吗
1个回答2024-01-24 22:35
对于输入法中的隶书字体,一般情况下是属于字库中的一种字体。字库是由制作隶书字体的公司或个人所创作的,因此,隶书字体的版权归制作人或公司所有。若他人想要使用该隶书字体,就需要支付相关的授权费用或者确保使用该字体的授权许可。在拓展内嫌前容方面,除了隶书字体的版权问题,输入法中还有很多其他字体,都有可能存在版权问题。因此,在选择字体时,需要注意版权问题,尽量选择自由授权或已购买授权的字体。同时,在发布任何文字作品时,也需要注意使用字体版权问题,避免引起版权纠纷。 排版方面,我们需要注意措辞简洁明了、规范统一。对于拓展内搏者茄容,建议按照标题-答案-拓展内容的形式排版,让用户更加清晰地了解相关知识。同时,还需注意段落分割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以提高内基察容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隶书的隶书名家
1个回答2024-04-23 20:45

清代金石考据学的兴起,结束了“帖学”近千年的统治地位,给靡弱的书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书法史揭开了新的篇章,进入了以篆隶为主流书体的时代。三百年的清代隶书创作,名家辈出,人才济济,是汉之后的又一高峰,其中一郑簠,金农,邓石如,伊秉绶为代表。
郑簠
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南京人。行医为业,终生不仕。少时便矢志研习隶书,初学明末书法家宋比玉,一学就是二十年,至中年有所悟,遂探本求源,遍习汉碑,直至晚年。为访山东,河北汉碑,倾尽家资,收藏汉碑拓片,家藏碑刻拓片有四大橱。孔尚任在<<郑谷口隶书歌>>中道:"汉碑结僻谷口翁,渡江搜访辩真实。碑亭冻雨取枕眠,抉神剔髓叹唧唧“是郑簠爱碑如痴的写照”。
郑簠广习汉碑,<<曹全>>为其基本体势与风貌。在此基础之上,又溶入行草。<<夏承碑>>与其他汉碑的某些特征,晚年形成了奔逸超纵,神采奕扬的隶书艺术风貌,以异军突起之势,竖起碑学复兴的第一面旗帜,是清代三百年隶书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郑簠的书风与艺术思想,对后来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对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如高凤翰,金农,高翔,郑板桥的影响,更为直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郑簠的隶书创作,影响了他之后的一个世纪!
金农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平生别号甚多,达数十种,浙江杭州人,博学多才。工诗词,精鉴古,富收藏,好游历,著述丰。五十岁时入京考试,未中,遂绝意仕途。居扬州地区,卖画为生。金农以布衣雄世。无论从认识的深度和作品的气格与高度,以及学问的广度与厚度等几诸多方面都是时代的佼佼者,扬州画派各家都无法与其相比,因此,金农是扬州八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艺术史的重要人物。金农隶书风格,沉稳果敢,奇崛憨直,隐约有《华山碑》与《天发神谶碑》,《衡方碑》,《夏承碑》,郑簠的影子。这种影子又不是那么的明显与突出,这是金农的过人之处。他一方面是好古痴古之士,仿佛是生活在清代的一个汉人,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近乎自负与自恋情结者。二者的结合,使其作品达到了无一笔不是汉人,无一笔不是自己的境界与高度。他的超前审美与定位,时人言其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杨守敬说:“冬心分隶,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以为后学师范,或堕魔道”。对于一些徒师其形,东施效颦者来说,此话确为灼见。尤其是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作品,更是这样,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对齐白石艺术精神与风貌产生影响的书画家中,相比八大和吴昌硕而言,金农更加深刻,秉性与金农更契合。在艺术取向方面增加一些民间艺术成分和世俗化的关照。因此,善学者夺人魂魄,庸史仅学表皮,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金农艺术给后人的启示。
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因避仁宗琰讳,遂以字行,改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他出身寒门,九岁便辍学谋生,后经梁闻山介绍,结识大收藏家梅,在梅家居住八年之久,期间,尽读所藏秦汉碑拓,金石瓦当等,心摹手追,笃志临习,每日早起,研磨盈盘,至夜晚墨尽始寝,寒暑无间,梅府八年,给邓石如艺术打下了坚实基础,是其艺术历程的重要时期,后至京师,得大学士刘墉赏识,声名益振。其书兼善各体,隶书成就最大,作品结体严整,具金石气,篆刻刀法苍劲浑朴,成就斐然,影响甚广。
就书法功力而言,邓石如是清代书家中用功最勤者,笔能扛鼎.章法结字也很完善,然而由于学养和艺术天分的限制,其作品中不免流露出一些匠气和黑、大、光、亮时弊的痕迹。隶书面貌更多的是唐人气息.在汉人的精神把握上,不如其他诸家,种种缺憾,其作品不能说是高格,乃功力型书家,形而下的上品。
邓石如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他是中国书法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书法家。
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曾为广东惠州知府、扬州知府,喜绘画、治印、工诗文。著有《留春草堂诗抄》。
伊秉绶的隶书给人如对高山,如仰大贤的感觉,其面貌可用正、大、简、拙四字概括。“正”即正格。一方面是隶书创作发展史的正脉与主流风尚,同时也有人格精神层面的因素。从伊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颜真卿精神、风格面貌的隶书再现。人格的力量支撑着他的艺术风貌,磅礴壮严庙堂气的背后是一个磊落善政的廉史,书格即人格在其身上得到了最佳诠释。“大”不仅指作品体积,更多是指作者的气格与气象。“简”是伊氏书法的明显标志,也是他自觉的审美追求,结体方正,分布均匀,用笔平铺直叙,淡化了波挑,蚕头燕尾等等一些隶书的装饰用笔特征。作品给人以明朗、直截的印象。单纯而不单调,笔简而意足,这是伊氏的能耐。一种提纲挈领,以简驭繁的能耐。他的标志还体现一个“拙”字,用“成拙方为巧,入愚始见奇”这句话对应伊氏艺术再恰当不过了。这是艺术高层面的审美境界。

写隶书用什么笔毛笔字帖 入门隶书
1个回答2023-02-11 10:10
羊毫、兼毫都行。隶书入门字帖《曹全碑》
隶书的隶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6-30 21:40
1. 隶:属,即隶属的意思。
2. 隶:奴隶
在奴隶社会:男奴隶和女奴隶生的孩子,是属于男奴隶的主人还是女奴隶的主人?
1个回答2024-02-02 02:11
在奴隶社会,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才产,奴隶主可以决定奴隶的一切,包括婚姻和生死,一般情况只有奴隶主自己私有的奴隶之间通婚,如果是和其它奴隶主之间的奴隶通婚,这在当时的情况是不允许的,如果两人私通有了孩子,那么也是归女奴隶的奴隶主所有!
我奴隶的奴隶不是我的奴隶
2个回答2023-08-12 03:37
应该是西方欧洲封建时代的,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也就是只要对上一级负责就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