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长恨歌》课件

你的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哪件事让你记忆犹新?
1个回答2024-02-13 04:43

初中时,老师说:同学们天热了要多喝开水或者凉开水。一位同学故意打岔说:老师,凉开水是不是凉水(生水)兑上开水?引的同学们哄堂大笑。

回忆课后的一件事500
1个回答2024-01-18 00:36

这个要你自己认真解决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中作者回忆了哪8件小事
1个回答2024-02-09 11:48
医院探望 ;回忆与爸爸对话;赖床被打,以后不迟到;爸爸的病;爸爸爱花 ;爸爸要我闯练;独自汇款
王安忆的长恨歌这本书怎么样
1个回答2024-02-18 20:37
看你喜不喜欢这种风格。

用一个女性的一生来演绎一个城市,用普通生活的细节淡化了历史的风云起落。

语言细腻、精致,但也略显铺张繁冗。

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王安忆的《长恨歌》
1个回答2024-02-24 15:32
“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老式唱机里传来的咿咿呀呀的歌声时常在耳边响起,简简单单一句歌词因为特别的音调,咝咝啦啦的声响变得意味深长,轻描淡写的一句,一下子将人带到那个年代,繁华的租界,嗲嗲的穿着旗袍的上海小姐。“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好象又是那么直接地一语点破瑶瑶的人生,如果没有程先生,她的人生又会如何?
看戏看得久了就象是入了梦。
会看电视剧《长恨歌》是因为喜欢上了王安忆的这部小说。书里的王琦瑶我是不喜欢的,虚荣、势利又造作,可是我很喜欢小说本身。喜欢王安忆的叙述方式,上海的石库门,老克腊,江南水乡的风情,一聊就是一个章节,笔触细腻温和,悠悠地在细节里点到要害,好象说到上海的骨子里头了。王琦瑶,虽然有缺点,虽然有时候让人恨得牙痒,却是十分活脱,十分玲珑的上海女子,典型的上海石库门里的女孩儿。
戏里的王琦瑶,我更喜欢称她瑶瑶,因为多了前因后果的铺垫外加细节上的补充,比起小说更多了些可爱可怜之处,也因为这些补充,她的故事比原作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黄奕的清纯娇嗔,张可颐的成熟冷艳,恰到好处,给了瑶瑶前后连贯的完整人生。也许每个上海女孩的身上都有瑶瑶的影子,所以才会有特殊的亲切感吧。天生丽质懂得打扮不张扬;有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惠;在父母面前发嗲撒娇,在外人面前保持着适当的矜持;只想过好自己每一天的小日子,做安分的老百姓;在任何时候不忘记咖啡、黄油和小资情调……为了参加舞会,会拿出全衣柜的衣服来选,舞会上,优雅的姿态,娴熟的舞步令人惊艳,而她的优越感也就悄然而生。这不就是活脱脱的上海女孩子吗?

终身误
戏的开头,瑶瑶妈妈安慰长相平平的吴佩珍说道“女孩子不要长得太漂亮,有个六七分长相就可以了,长相太好,心思太活络,反而把终身耽误了。”结果,吴小姐的确嫁得好人家。这句话就好象是预言摆在那里,暗示着瑶瑶一生的命运。
学堂里的王琦瑶说,自己的理想是过不一样的人生,于是她飞蛾扑火,宁愿做外室,选择了有权有势有才情的李主任,放弃了留学归来一付绅士做派,不温不火的程先生。是年少无知或是虚荣心作祟,亦或者这个有权有势有霸气的男人真的虏获了她的心,有一点可以肯定,她,不肯拘泥于平淡的日子。但这一切终究拗不过局势,似昙花一现,却付了一生的代价。三十岁依然独身的王琦瑶说,人的漂亮犹如烟火,绽放绚烂之后什么都没有了,只留下漆黑的天空。可是她并不甘心,于是她选了资本家小开康明逊,是看重他的家世也好,是那个男人主动殷勤也好,无聊的岁月,需要激情来打发。之后她载了更大的跟斗,甚至生下了私生女薇薇,那个男人竟然不敢出来担当,倒是那个她称为温吞水的程先生,默默守在她身边,陪伴她度过艰难岁月。年近五十的王琦瑶,美貌输给了岁月,却仍然不甘心无果的爱情,莫名地跟了老克腊,二十岁出头的男孩子,畸形的感情脆弱至极,很快又失败。从绚烂到不堪,小说在这里让她生命戛然而止,可是戏中的她还要继续生活下去,在失去程先生的世上,她又将如何生活下去?

长恨歌
“程先生这样的人顶多是个底。”瑶瑶妈妈说。
印象里面,读小说的时候没觉得程先生这么伟大,只是感叹他和瑶瑶的缘分总是一再擦肩而过。戏里面的他却是写得太过完美了。瑶瑶生命中的男人形形色色,可是没有一个愿意承担责任愿意给她承诺。程先生为人老实憨厚,受过良好教育,在外界政治压力之下,流露的是谨小慎微的知识分子的懦弱,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敢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向李主任要名分,逼康明逊解决问题未果,居然大度到愿意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他的世界里只有瑶瑶,她对于他是天上的月亮,她的安好就是他全部的希望,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她的利益着想,这世上除了父母亲情,我几乎不相信其他感情有这样的力量。可是,这样的人,却只是她的底。故事的尾声,瑶瑶说自己势利,程先生却说,“你不是势利,只是老早就知道我对你的感情,就像小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宠爱,所以什么淘气的事情都敢做。”其实他是最明白的人。看到瑶瑶跪在程先生膝盖前痛哭流涕,不禁心酸,失去了他,才是这个女人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对于戏中的瑶瑶,恨字里头更多是悔意吧,世上最痛的莫过于明白得太晚,追悔莫及。

时间定格在昏黄的灯光下,幽暗的林荫道深处,没有音乐的华尔兹,从这里开始由这里收场。喜欢电视剧的拍摄手法,特写的路灯,石库门房子上空飞翔的白鸽,不断交错出现的黑白镜头,以及手风琴伴奏的圆舞曲,一连串简单的上海的符号是过去的终结,也是未来的开始。时光转瞬几十年,却似过了翻天覆地的几个世纪。每每看到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外婆,想着,这样的时光不正是她一生所经历?对于那个时代,她又是怎么认为?而她似乎早已经不记得了,只好由得我们这些现代人凭着自己的理解去猜想了。
王安忆长恨歌的三个时期
1个回答2024-02-24 03:32
王安忆长恨歌的三个时期:
1、1980到1984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表现少女时代的经验和感受,作品有69届初中生,本次列车终点,流逝等,后期创作一度宏扒中断,散文集母女漫游美利坚。逗雀
2、1985到1989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寻根作品为代表,小鲍庄,大刘庄等,后期以爱情题材为代表,作品有三恋。
3、1990年以后以精神探索山绝早和艺术创新为主要特点,叔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乌托邦诗篇和长恨歌等。
王安忆,长恨歌哪个版本比较好?
1个回答2022-05-16 12:36
时代出版传媒的很靠谱
王安忆长恨歌
1个回答2022-05-04 08:51
绵长的恨!恨啊!
王安忆的长恨歌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5 23:26

小说分三条清晰的线索:第一是王琦瑶的遭遇,从片厂拍戏到登上摩登杂志到舞会流连再到选举上海小姐,把她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众人羡慕吹捧的高度,这不是幸事,而是为她的悲剧奠下基础。到这里是小说的高峰,月以满,则要亏,水到满,则溢出。王琦瑶戏剧的荣耀开始走下波路,在人们意味深长的眼里约定俗成的成了交际花,勾三搭四,堕了胎,成了最卑微的女人。最后死于他杀。无人同情。
    第二条线索是从王琦瑶的友情出发。从吴佩珍到蒋文丽到严家师母再到张永红,这些友情不过如水般淡薄,各有各的利益计较,讲不清道不明的各怀鬼胎,但彼此做了个寂寞途里的聊友也未尝不可。
    第三条线索是王琦瑶的爱情。从程先生到李主任到阿二到康明逊到萨特再到老克腊,王琦瑶并非多情也非滥情,而是生活所逼。一开始,王琦瑶的生存意识是在爱情前面的;到有那么一刹那爱情的尾巴跳跃到她眼前,也是转瞬即逝,留也留不住。忧伤的缠绵,总是带着无可奈何的悲情,像随时都要消逝般。
    王琦瑶对程先生,既是明白他的一颗心全在自己身上,她高高在上,带着些许的骄傲,因为这垫底的骄傲。于是她不承诺。“不承诺是一根细钢丝,她是走钢丝的人,技巧是第一,沉着镇静也是第一。”退到最后,还有个程先生。 她心安理得的这样想。
    命运的齿轮启转,慢慢为她踮起一层又一层的高度。她的心本是高的,只是受了现实的限制,这种矛盾终于在爱丽丝公寓里得到缓解——她当起了李主任的姨太太。名副其实的交际花,却只能在暗无天日的等待中默默枯萎。她爱他,却留不住他。这种爱是无端生出的被动的回应,在寂寞的光影度过的。她说:“我还不能走,我要留在这里等他,我要是走了,他倒回来了,那怎么办?他要回来,见我不在,一定会怪我的。”终于,小女人的任性还是抵不住命运的无情宣判——李主任飞机失事。
    到阿二,他只是懵懂少年。见着她,把她当成了童话和向往。她是他一个繁华的梦,真是是不愿醒来。但王琦瑶也没放在心上,只隔着一层暧昧。

 情缘再流转,王琦瑶由邬桥重回到上海,当了注射护士,认识了康明逊和萨沙。康明逊和她是两情相悦,却是不能在一起,当有了孩子,康明逊又无法承当。王琦瑶不怪他,她想,她是很爱这个男人的,不愿他受委屈。她对他不仅是爱,还是体恤。于是她独自承当。平安里的流言三传四传,王琦瑶不得不找来萨沙当垫背的孩子的父亲。也是略施小技,却也掩不过情场浪子萨沙的眼睛。最后他也离开。
    
    轮转了一圈,还是又回到原点,遇到程先生,他无怨无悔地照顾她和她的孩子。王琦瑶心想,若是他提出,她也定是不会拒绝他;但程先生是君子,从不在她那里过夜。两人都明白王琦瑶此刻对他只有恩没有爱。他爱她,却只能不告而别。到底是回不去了。
    当年的王琦瑶有如白绢似的,后来渐渐写上字,字成了句,成了历史。历史沉淀得深,不过是漫天扬起的灰尘。那华丽的旗袍,抖落的不单是繁华似锦,还有的是抑制不住的落寞和惆怅。时间是最具有腐蚀力的,洗尽了铅华,那夺目的荣耀,不过过眼云烟,留不住的风景,竹蓝打水一场空,到头来,只剩空旷的虚无。人什么都没有。

王安忆《长恨歌》简析
1个回答2023-08-21 07:46

热门问答